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列宁将马克思的这段话概括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所以马克思的分析也就从商品的分析着手。”
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中占统治地位的表现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劳动产品都能成为商品,在此之前的长时期内,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由自己直接消费或留作生产资料,另外一部分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加以挥霍浪费。从整个社会看,作为商品与他人相交换,不占统治地位。但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上所有的生产几乎都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先是将产品作为商品销售出去,换回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许多非劳动产品也被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不同于奴隶制和农奴制中的奴隶和农奴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奴隶和农奴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不具有普遍意义,也不经常进行,本人卖身为奴也只能是一次,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普遍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者每周或每月,一次又一次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占统治地位的表现,也是这种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时劳动者一方面得到了人身自由,另一方面又失去了生产资料,为了生存,劳动者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并进入市场,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不再由自己直接提供,而是全部通过市场购买。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资本家本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必须在销售自己直接占有的劳动产品之后再去购买。
既然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中占统治地位,因而对商品的分析就具有普遍意义,能够揭露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发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商品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早在原始社会中就开始出现商品的萌芽,因此对商品的一般分析还没有真正接触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但是对商品的分析却是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项理论上的基本准备工作,因为资本是由货币转化而来,货币又由商品转化而来,从商品分析入手,可以使我们认清资本的由来与发展,揭露资本的本质。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第1分册的开头,从被他当作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生产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派生的形式,即已经在资本主义下变形的商品出发。”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因而简单商品中就已经包含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