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贵港汉墓及出土钱币概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内大规模基础建设陆续开展,面对巨大的“基建”压力,各地急缺专业的考古人才,因此,1952年至1955年,中央文化部联合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学开办了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从全国共招收学员369人,这些学员后来大部分成了各省、区早期考古事业的领导者 。广西的黄增庆和何乃汉两位先生学成回来之后,主持了早期广西汉墓的发掘工作。从1954年至2010年,贵港市正式发掘汉墓逾500座,这些汉墓群多分布在今贵港市贵城镇郊区,南起郁江,北至贵港高中,西从贵港糖厂向东沿风流岭、大公塘经旧飞机场直到罗泊湾、南斗村和铁路桥,区域面积约19平方千米,这是广西保存最为密集的汉代古墓群之一

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贵港汉墓的年代上限为西汉早期,下限至东汉晚期。西汉早期墓葬发现较少,最具代表性的为罗泊湾一号墓 和二号墓 ,为大型土坑木椁墓;西汉中期至晚期多为竖穴土坑墓,这其中又包含有墓道和无墓道两种亚类型;东汉早期也多为竖穴土坑墓,到了中晚期则以砖室墓居多。笔者查阅了有关贵港汉墓的文献,发现绝大多数汉墓中都有铜钱出土,且以土坑墓居多,而砖室墓出土铜钱相对较少,这可能与砖室墓大多被盗有关。从文献分析来看,贵港汉墓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是两汉五铢钱,其次是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和货泉,此外还有少量的陶质五铢钱和泥质五铢钱等冥币(见表1)。

表1 贵港汉墓出土钱币简表

(续上表)

(续上表) e2KZzSA7amUvdulnRpcY2LHqOy8qCeIiz1v+9AuvnX9oRcT0IlBveOMEbT9VK/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