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出使美日秘日记》与广东银元

崔国因所著的《出使美日秘日记》载:“广东自铸银钱,近日流通浙广,有运至新加坡者,商民均以为便,入市日多。新加坡总督遂立例禁止,自本年始不准行用云。”

崔国因是晚清著名学者、外交家,其在海外任职期间,注意体察外国国情,撰写了《出使美日秘日记》16卷,起始时间为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初一至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初四,是研究清末中外关系史的宝贵史料。

关于新加坡货币问题,书中提到了当时的流通状况:广东银元流入新加坡日益增多,但很快遭到殖民当局的禁止。作者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观此而可证通用银钱之得利也。中国行用墨西哥国银钱近八十年,中国利源漏卮入外国者,盖数千万矣。因尝言之,或不信也。试以此证之,非能夺他国之利,新加坡何以禁其通行哉?” 举出新加坡禁止广东银元流通的例子,认为中国流通墨西哥银元使他国获利,本国受损。

在钱币界有一种共识:由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与中国相邻的许多国家也采用中国的钱币形态,因此形成了中国钱币文化圈 。无疑,在封贡体系、华侨华人、通货紧缺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新马地区一度仿效中国的制钱,并采用中国的货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属于中国钱币文化圈的范畴。

上文提及,在此时期新加坡曾混合流通多国银元,但为何颁布条例禁止广东银元呢?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初二,广东的铸币厂正式开铸光绪元宝银元,开启了中国币制现代化的进程 。广东银元面世后,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迅速输往各省,并被当作其他省造币的样本。随着华侨华人及贸易商人南来新加坡,广东银元也逐渐进入当地市面流通。据《申报》光绪十八年(1892)的报道,“羊城铸银局自前年开办以来所铸钱银甚颖。而去年间,已有携至新加坡行用者。然惟一、二盾之小银为多,间有携其制钱至坡以供玩好者” 。从中略窥一二,推测殖民当局禁止广东银元可能的原因:一是各国银元的流通,主要在于外商贸易,并且是为便利较大额贸易,而广东银元以小额流通为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金融货币市场;二是广东银元符合华侨以及华商的审美观,颇受欢迎,而殖民当局却一直试图摆脱中国钱币文化圈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史料进行佐证。 yalMP6BcUxp57QxvrjAfWRhxqtGb0h1v9dk23s17YG0N6Dk3CbZHYWUeDxWB28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