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可读性弱的文章难以改变受众的态度,无法在受众阅读后的行为、情感、认知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可读性强的文章,能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财经报道的正面态度,使读者更愿意再次阅读、优先阅读、推荐给别人阅读等。此外,经济类专业的读者更有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这也进一步说明财经新闻专业性太强,非经济类专业的读者群难以理解并对其产生阅读兴趣。因此,提高可读性,实现专业性和可读性的结合是财经新闻扩大受众、获得更多认可的必由之路。

通过本次研究,对财经新闻的写作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宏观、难以理解的数字,不可频繁使用,否则,不仅对提高信息的丰富度和全面性没有帮助,还会降低可读性,让读者产生疲劳感

本研究发现,可读性强弱跟信息丰富度并没有明显的联系,换句话说,财经新闻试图通过许多数据来提高文本的信息容量,使文章更加详细精确,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让文章艰涩难懂,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

2.在专业术语的使用上,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必要时应该对难懂的专业术语给予通俗巧妙的解释分析

本研究发现,专业术语过多使用直接导致可读性的降低,可读性弱的文章跟术语过多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对于专业术语的使用,记者应该学会作巧妙的解释和替代。在优秀的财经新闻写作中,记者常常用多种巧妙的方式来解读财经新闻,比如,在一个句子中巧妙地进行定义,让定义成为句子的一部分;比如,用比喻或者拟人将专业术语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表达出来,来替代对专业术语的说明等,这些都是能让专业术语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

3.对文章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是提高可读性的重要策略

本研究发现,对文章的分析说明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对数据进行充分的解释、对专业术语进行充分的解释、用背景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和对财经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在数据的解释中,可以通过对比、比喻、展现计算过程、把数字单位化小等多种方法进行解读;对于专业术语,要学会用巧妙的解释和俗语替代;背景资料横纵向的梳理,能够帮助读者对财经信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有个立体的理解;对文章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在展现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内在的原因和重要性,等等。

4.财经故事是财经新闻中吸引人的重要元素

财经故事包括多种形式,如对企业盛极而衰的过程展现,对老百姓受宏大经济政策影响而带来的生活改变,一个财经人物如何成功的经历,等等。优秀的财经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为它呈现的不是干巴巴的信息,而是真实的生活。

5.可读性强的文章对读者有利,能让读者产生正面的阅读感受,激发积极的阅读行为

本研究发现,财经新闻的可读性强弱对读者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读者传播效果分为4个维度:行为意向(愿意再次阅读、优先阅读、推荐别人阅读)、情感态度(有趣、有说服力、平易近人、有吸引力、印象深刻)、易用性认知(容易理解、容易获取信息、容易了解财经信息、阅读过程轻松)和有用性认知(提供有用信息、分析解释到位实用、了解财经信息、增进经济知识)。可读性强,读者做出行为改变的倾向更大,情感态度更趋向认同,在易用性认知上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文章,在有用性认知上更能接受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可读性弱的文章则相反。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易用性和有用性是读者阅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方便阅读,在繁杂的信息海洋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实用信息,这不仅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也能让财经新闻获得更多的认同,进而转化为正面的态度,产生积极的阅读行为。

6.提高可读性以扩大财经新闻影响力,实现读者和财经新闻媒体的共赢

本研究通过对专业和阅读财经新闻的习惯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是否为经济类专业对平日里是否有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具有显著影响,经济类专业的人更有平日里阅读财经新闻、获取有用资讯的习惯。没有经济专业基础的受众目前对于财经新闻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尚未成功开拓的市场,而提高可读性能让财经新闻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让没有经济知识积累的受众也能够在财经新闻中获取实用的信息。经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财经新闻产生于经济,更应该和读者的需求紧密相连。因此,提高可读性,能帮助更多读者了解更多实用方便的财经信息,把握经济发展变化,实现“新闻创造价值”,也能让财经报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理财投资预测顾问,实现读者和新闻媒体的共赢。

(本章作者:陈致中、王欢。原载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8oy96rhX2COtWg4NVhLoJPAoL2+TWLybieBXHayddhXDYZU0yWomy69a/4pMB4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