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是中国传媒业融合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人们既看到了传统媒体的衰退,也感受到了新技术推动下各类新兴媒体和传播平台的勃兴。传统媒体面对困境,一方面通过自身变革创新寻找突围之路,另一方面积极介入新媒体的融合转型。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各类传播平台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媒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于是,“万物皆媒时代”“众媒时代”“智媒时代”等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提法接踵而至。媒体实践中涌现的“中央厨房”“互联网+ ”“机器人写稿”“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等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作为传媒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传媒业自身的业态、媒介形态的变化,也要关注与此相关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于是,就有了“老范看传媒”丛书:“传媒事件回顾篇”《触摸传媒脉搏:2008—2018年传媒事件透视》,“传媒前沿现实篇”《传媒现象思考》和“传媒未来发展篇”《泛内容变现:未来传媒商业模式探研》。
2006年底,我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领导岗位退下来进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职之后,就以研究者的身份关注传媒业的发展。我不仅关注传媒业自身的业态、媒介形态的变化,也关注与此相关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于是,就有了《触摸传媒脉搏:2008—2018 年传媒事件透视》这本书的构思。本书将2008年至2018年期间每年发生的较为重要的传媒事件罗列出来并逐个进行点评,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剖析。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事件不仅繁多,而且错综复杂,本人无法全面兼顾,只能选择自己比较了解和感受较深的事件进行点评、剖析。
本书讲述的不只是传媒业自身的事件,还包括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在人人都可以利用平台传播自己声音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同时也不乏因传播信息和处置舆论事件不当,给他人或自己带来困扰的案例。在传媒行业,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值得回顾总结。事件虽然已过去,但依然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深沉思考,期待能引发大家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本书的“传媒事件透视”部分,一部分文章的材料和观点引自我指导的研究生与我合作的论文,这些研究生是:陶志强、陈晨、邬茜、霍慧、段惠婧、朱海威、严艳、王悦、殷航、张令、李帅、王艳、林秋铭、彭一力。此外,我指导的研究生聂浩、何国胜、陈璐、唐淑、彭琪月、杨晓倩等参与了本书的一部分文稿校对工作。在这里一并致谢。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