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世博会期间,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世博官网和上海文广百视通联合推出《全景世博会》版块,在具体的6 大栏目(资讯、场馆、直播、互动、百科、服务)中,“直播”和“互动”是最能直观反映世博会的。在“世博互动馆”里设有多种征集活动,有“世博寻宝—我要上传”,也有“亿万网友相聚世博—我要参与”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世博会”,这是实现“会”散而“形”不散的时时刻刻全面展示上海世博会的大平台。全世界网民只需在世博会园区主页上点击展馆,就可足不出户三维游览整个世博园区。无法亲临世博会的观众也可以体验各个场馆,并可在世博会结束后“重游”场馆。
点评:
网上世博会,让世博会实现跨越时空的大延伸。这次世博盛会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的传播手段应用到了极致,在盛会期间将远在异地的受众也带入盛会的氛围之中,并通过网络完美地复制收藏,实现了“永不落幕”的上海世博会的构想,成为在漫长的世博会历史上意义深远的里程碑。
事件回放:
2010年2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率先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全国首个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此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公安局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其中广州市公安微博的运用广获民众赞誉。6 月3 日,广州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一男子对民警先后开了两枪,一民警被子弹击中左腹部。特警多次发射催泪弹仍未能将该男子制服,为保障民众的安全,将其击毙。其间,广州市公安局在官方微博上实时发布事态进展。广州公安微博显示,其最早发布的相关信息是在6月3日16点16分对网友“DIDI221”的回复,此微博介绍了民警被击伤的情况及市公安局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指挥展开救治伤员及围捕嫌疑人等工作。此后,广州公安先后于16点17分、20点29分、21点31分等时间发出5条关于此事的博文,内容有现场情况描述及事件最终进展等。
点评:
据悉,这是国内警方首次网络直播类似的恶性刑事突发事件。广州公安如果未对该事件进行实时的在线发布,有可能引发诸多猜测,甚至会被扣以“滥杀无辜”的恶名。该不该击毙持枪伤人者,现场的镜头使大家一目了然。著名评论员杨锦麟对此评价:“利用微博,抢夺话语权高地,值得鼓励。”
事件回放: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大门口发生持刀杀人事件,共造成8死5伤。媒体及时作了报道。之后的一个月内,“校园惨案”接二连三:4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发生凶杀事件,造成2 死5 伤;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又发生伤人事件,16名学生和1名教师受伤;翌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恶性伤人事件,一名男子冲进幼儿园,砍伤32人,其中包括29 名幼儿。这些事件经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此外富士康“八连跳”“十连跳”等报道,也引发了舆论对媒体报道的质疑,有些人认为媒体报道产生了“诱导”的不良后果。
点评:
从新闻专业精神的要求出发,媒体是需要披露真相的,但同时又要从社会责任和媒体的道德要求出发,“公正、客观”地进行平衡的报道。有的媒体为博得受众眼球,把焦点聚集到凶手作案手段,对案件现场进行细致刻画,甚至以对案犯的感情生活进行挖掘为名,实为案犯开脱罪行。这些都是有悖媒介伦理的,从根本上来说违背了新闻专业精神。“全面”就是不片面,要兼顾方方面面;“客观、公正”就应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把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和避免问题发生上,追求报道产生的正面效应。
事件回放: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了一起由“强拆”引起的住户自焚事件,一栋三层的小楼房房主钟家3人被烧成重伤,其中1 人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官方以通稿形式发布新闻称自焚是“不慎误伤”,随着质疑的舆论骤然兴起,官方才不得不承认是“强拆”导致了自焚。应凤凰卫视之约,9月16日钟家姐妹钟如翠、钟如九到北京接受采访,却遭宜黄县委一些人的阻截。姐妹俩躲进女厕所向媒体反映情况,记者邓飞在微博上进行实时直播,被网友戏称为“女厕攻防战”。第二天,钟如九开通新浪微博,随时传播相关信息。10月10 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布信息称县委书记被免职,事件暂告一段落。
点评:
在媒体高度发达,民间舆论与新媒体、传统媒体形成合力的立体式舆论监督年代,隐瞒真相是痴心妄想。果然,在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中,越是掩饰真相,试图阻挠舆论传播,舆论的力量反弹得愈加激烈,越是引发数百万网民的关注。
事件回放:
2010年8 月8 日3 时23 分,新浪微博用户“Kayne”发出一条信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并配有一张照片。“Kayne”的真名叫王凯,为重庆理工大学大三学生,8 月2 日从重庆回到甘肃舟曲外公家度假。在这条微博发出前的8月7日晚10时许,特大泥石流覆盖了半个舟曲。这条微博发布后的9天里,王凯手持便携式相机和手机,在灾区现场来回走动拍摄,随时随地对特大泥石流现场和救灾过程进行“直播”,连续上传博文300多条。他的其中一条微博获得了5 404次转发、1 144条评论,潘石屹、杨锦麟等名人也予以高度关注。
点评:
在泥石流毁坏舟曲、灾民急需救援的紧急关头,而且专业记者又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报道的情况下,作为自媒体人的王凯利用新的传播手段直播,让外界及时知悉灾情,这对推动抢险救灾,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华社在提到王凯的举动时称赞“这些互联网上的记录者,用键盘传递牵挂、凝聚力量”;而王凯也说:“一个数码相机、一部手机,我也是记者了,希望能把我看到的舟曲抗灾最新情况报告给大家。我可能经验不足,但我会努力的。”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27日,一条“记者因报道定罪或遭全国通缉”的微博被网友们广泛转载,被通缉者为《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5 月间,仇子明接到“报料”,涉及凯恩股份实际控制人在凯恩集团改制过程中的内幕。仇子明采写后,经编辑部安排,从6月5日起作了系列报道,随后却被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公安局以“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网上追逃”。7月27日,名为“冒安林”的微博用户发布了此消息。《经济观察报》在积极与遂昌县公安局交涉的同时,在经济观察网刊发了《经济观察报严正声明》,并同时向中国记协、新闻出版总署等紧急申诉。紧接着,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介入声援《经济观察报》和记者仇子明。7月29日,遂昌县公安局撤销对仇子明的网上通缉,并向经济观察报社和记者仇子明道歉。
点评:
警方对仇子明进行拘捕的证据明显缺乏,或者说根本不成为依据。《经济观察报》和记者仇子明坚持认为披露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内幕”是正当的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如果地方官员认为报道失实,可以向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反映;如果相关企业认为是恶意伤害了他们的企业信誉,也属民事范围,可以打官司,法庭上见。警方介入抓人,无论如何都缺乏法律依据的支撑。这个口子一开,媒体人随时都有可能在某种借口下被无理打压。如果不是《经济观察报》的强硬态度和全国媒体的声援,仇子明也许真的就被刑拘了。媒体被无理打压,依然要靠媒体之间形成合力的舆论监督力量来解决。
事件回放:
2010年9月14日,中国产业报协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首个援助困难记者及家庭的项目——首都记者援助项目。项目公布了首批12名受援记者的名单,其中包括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受辐射等战争伤害严重的新华社战地记者宋聃,为救人遇难的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记者刘薇,在长期调查采访中遭受严重的身心伤害、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黄雄,在调查采访过程中遭受身心伤害的《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在伊春空难中因公遇难的《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胡文雅等。
点评:
首都记者援助项目的援助对象包括两方面人员:一是采访中受到环境伤害或见义勇为的遇难者,二是采访中受到权力或利益集团的打压者。援助困难记者及其家庭的项目,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和国家权威媒体的支持,包括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记协及中央主流媒体中高层领导也出席了启动仪式。设立项目本身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传递了对长期战斗在第一线的记者的温情,表明了对维护记者权益的鲜明态度。
事件回放:
2010年10月29日,奇虎推出了针对腾讯的“扣扣保镖”安全工具;11月3日6时,腾讯发出“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的声明。由于QQ和360的用户量很大,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不得不进行“二选一”,被迫卷入这两家公司的争端。政府部门进行干预,一方面要求腾讯公司停止软件之间不兼容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360 停止开放下载引起争议的360 “扣扣保镖”,QQ软件与360的全线产品才恢复兼容。其后,腾讯和奇虎都发出致歉信,称对此事给用户带来的不便和影响表示歉意。11月21日,工信部发出关于批评奇虎和腾讯的通报,责令两公司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两公司已分别表态,接受工信部的批评,再次向广大网民致歉。
点评:
国家有关部门表态,在这件事上两家企业为了各自利益,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在竞争中有不规范的地方,为了经济利益损害了网民利益和公司形象。双方具体错在什么地方,这里姑且不去详细评论,值得警醒的是在新技术日益先进,而企业竞争也愈加激烈的今天,互联网运营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企业总是要把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尽管也强调社会责任感、用户至上和良性竞争,但一旦碰到切身利益,其压倒对手的本能会表现得十分强烈。因此,单靠企业自身的约束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操作性强的运行规则去确保市场竞争秩序。
事件回放:
2010年10月27日,中南传媒在上海举行上市庆典活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资本市场的对接,始于2000 年的改革。2000 年6 月,湖南新闻出版局旗下十多家出版发行单位进行了整合,成立出版集团。2004年,该集团转制为企业,更名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8 年,组建中南传媒,形成了拥有印刷、出版、发行以及报纸、网络、手机报、框架媒体在内的完整的出版传媒产业链,销售规模也跃升至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如今又完成了中南传媒的上市。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4亿股A股,成为当时已上市出版传媒类公司中业务最全、收入规模最大的传媒企业,成为A股上市传媒类公司的新龙头。
点评: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24 家出版集团进行的调查表明,17 家改制转企的出版集团公司的平均总资产和利润大幅度增长,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团平均利润负增长。文化产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高度来看待,但传统的体制已很难适应包括传媒业、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光自身进行小打小闹的机制改革不行,须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体制创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地方官员高调出席中南传媒上市庆典,体现了官方对体制创新的支持,也表明了改革的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