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监理业务信息系统平台根据《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业务工作规范》《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等规定和标准开发设计,适用于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办理。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信息化技术不断地改变、满足、扩展着我们的生活,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重要基础的农业机械化应紧紧抓住信息化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建设现代农业。
当前,农机产业借助互联网已经踏入新的发展时代。互联网与农业机械化的融合发展,增进了现代要素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大大拓展了农机发展空间。通过实施互联网+农业机械化,增加互联网在农机生产作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机化作业模式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
针对不同作业区域的各类农机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匹配地块统计、作业面积管理、智能测亩、作业监控、作业分析、作业审核、数据统计等功能。智慧农机信息系统平台借助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农机实时定位,实现了地区结构管理、农机管理、农机调度、农机执法与事故处理、农机救援、合作社管理、农机作业管理、测亩计产、土壤墒情、农机维修服务、农机保养等功能。
下面以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智能探测系统及农业自动驾驶系统为例。
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智能探测系统基于地理空间遥感技术、多元传感器融合技术、断点续传技术将大数据处理及农机信息化相结合,达到互联网+农机行业的典型应用。
作为农机作业探测设备,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智能探测系统安装在作业农机以及农具上,可实现农机作业面积实时统计、农机定位、作业质量实时计算功能。系统支持农机的播种、插秧、植保、收获、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作业等多种农机作业类型,此外,系统可实时测量作业油耗、获取农机工况信息。
通过智能探测系统改变传统人工统计核查的方式,所有数据均可视化,作业类型、作业地点、作业质量、作业轨迹、作业回放、数据导出一应俱全。支持多种作业类型,如播种、插秧、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等,同时支持合作社、大型农场的作业质量管理如农机电子围栏、植保、油耗监控等,为合作社、机主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系统的推广与使用,有益于农机管理部门及合作社掌握农业生产进度,方便机手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及作业功耗实的时把控。
1.深松、深翻、旋耕作业:可实时查看作业影像,实时探测并显示作业深度、轨迹、面积。
2.植保、插秧、秸秆还田作业:实时查看农机位置、作业轨迹,应用于多种不同传感器精准判断作业状态并计算面积。
3.播种监测:在播种作业中,播深、播种量、播种是否管堵塞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在播种作业探测中,我们通过传感器检测播种量或施肥量、导种管是否堵塞等情况,及时向机手告警并同时记录作业轨迹,统计单位面积的播种量。
4.打捆探测:打捆机进行秸秆打包作业是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打捆机位置、轨迹和打捆数量及飞轮的转速等信息,可方便作业机手实时了解打捆数量,管理部门可实时调取作业轨迹及数据。
5.油耗管理:精确统计车辆在行驶或作业等不同状态下的油耗,实现油耗精细化管理。基于地形、作业类型和历史作业数据,预估不同作业面积所需的油量。详细统计车辆在指定时间段内加油、漏油等状况,支持多种图表查看和导出。
6.电子围栏: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可实现农机的电子围栏功能,超出指定区域报警。
7.跨区作业:设定如某市、县指定区域,可精准统计农机在该市、县区域内作业情况;并可统计超出该市、县边界的其他区域作业详情,便于掌控农机生产、作业情况。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利用GPS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差分技术,结合相应传感器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农机设计作业路线的自动驾驶作业。
系统组成:定位系统负责为作业车辆定位,兼容多星系定位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显示系统是驾驶员与系统的交互接口,系统通过显示界面把系统的相关状态、精度等参数实时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通过显示界面对系统进行设置以达到想要求的工作模式;控制单元是系统的执行单元,根据农机定位信息和驾驶员设定的作业模式及路线,判断拖拉机的偏移量,并根据偏移量直接操纵拖拉机的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自动驾驶的功能;基站系统是保证拖拉机定位精度的关键性设备,基站分固定式和移动式。
系统用途与特点:该系统用于农机作业各个环节的自动驾驶,如起垄、播种、插秧、中耕、喷药、收获等。该系统全天候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对驾驶员的精准驾驶要求,减少了人力投入;作业直线度高,减少种子和肥料的浪费;易实现标准规范作业,交接行均匀,无堑沟,无遗漏,均水均肥,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