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大学生应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新时代国家事业全面发展,务必要维护好主阵地和主战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高等院校担负着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任,引导大学生切实践行好总体国家安全观,事关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事关百年发展大计。

一、大学生应积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要始终把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严密防范和有效化解政治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和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

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执政安全,是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敌对势力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的战略图谋是长期的,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放松警惕,坚决防范和抵御“颜色革命”,坚决遏制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维护政治安全,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高校作为人才汇集的场所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向来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和破坏的重要目标,他们寻找各种机会进行反动宣传,散布谣言,制造事端,煽动闹事,唯恐学校不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成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自觉维护者,要提高警惕、明辨是非,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上当受骗,不被坏人利用。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善于识别各种伪装,要严守党和国家秘密,自觉同泄密行为和窃密行径作斗争。

案例警示

1999 年出生的田某,是河北某高校新闻系学生。田某长期收听境外反华媒体广播节目,经常“翻墙”浏览境外大量有害政治信息,并同境外敌对势力人员进行接触,甘于充当境外敌对势力的“棋子”。进入大学后,田某经境外反华媒体记者引荐,成为某西方知名媒体北京分社实习记者,并接受多个境外反华敌对媒体邀请担任驻京记者。在此期间,田某大量接收活动经费,介入炒作多起热点敏感案事件,累计向境外提供反宣素材 3000 余份,刊发署名文章 500 余篇。在境外人员的蛊惑教唆下,2018 年田某创办了一个境外反动网站,大肆传播各类反动宣传信息和政治谣言。2019 年 4 月,田某受境外反华媒体人邀请秘密赴西方某国,同境外 20 余个敌对组织接触,同时接受该国 10 余名官员直接问询和具体指令,秘密搜集提供污蔑抹黑我国的所谓“证据”。2019 年 6 月,国家安全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将田某抓捕归案。

该案反映出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大肆对我境内人员开展意识形态“攻心战”。此外,还有少数赴境外就读的留学生受煽动蛊惑,被裹挟参与敌对活动。

二、大学生应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国土的安全状态与国家能否繁荣息息相关。国土不受外来侵略和威胁,资源不因战争或预防战争过分消耗,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当前,我国国土安全面临复杂严峻挑战,维护国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提升维护国土安全能力,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筑牢国土安全的铜墙铁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深入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三股势力”,坚决防范“藏独”“疆独”,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全力维护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案例警示

2020 年 6 月,国家安全机关侦破一起内地赴港学生杨某某与境外敌对组织及反中乱港势力相勾连,从事颠覆我国家政权及反中乱港活动案。

经查明,杨某某,生于 1995 年,毕业于江苏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赴香港某大学就读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赴港学习期间,其受到境外反华势力言论影响,对我国内地产生敌对情绪。2018 年 10 月,杨某某参与某境外敌对组织组党结社活动,帮助开展反宣并参与非法游行。随后其得到某敌对组织的任命,成为相关网络群组的管理员,接受该敌对组织培训后,负责在互联网上引导话题讨论、转发视频图片等工作。作为群组管理员,杨某某加入了该敌对组织核心群组“小沙龙”。杨某某在群内发布封杀中企讯的联署信、讨论我国领土问题、提出利用无线网络和Airdrop传播“敌对理论”等扩大组织影响力的方案。2019年 6 月,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其大肆转发声援香港暴徒的推文,引导群内成员关注、讨论、抹黑香港警方,甚至向境内倒灌香港“斗争经验”。

2020 年 6 月,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将杨某某抓获归案。通过教育感化,杨某某对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主动交代揭发境外敌对势力的丑陋行径,承诺不再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三、大学生应参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制定网络安全标准,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确保自己不违反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积极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敢于同身边的违法现象和违法分子作斗争。主动参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四、大学生要自觉保守国家机密

我国高校承担着国家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任务,有许多方面在国内、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高校中存有国家秘密,甚至有些秘密的密级还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对外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更加复杂艰巨。作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参加科研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保密意识,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

(1)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知识教育。要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既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又要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要克服有密难保、无密可保的糊涂认识。

(2)提高防范意识,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凡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要么回避,要么按上级的对外口径回答,不要随便提及内部的人事组织、社会治安状况、科技成果、技术诀窍和经济建设中各种未公开的数据资料。

(3)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不带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信息载体。对方直接索取科技成果、资料、样品或公开询问内部秘密时,要区别情况,灵活予以拒绝。

(4)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不准境外人员利用学术交流、讲课等机会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填写境外人员发放的各种调查表或替他们写社会调查方面的文章。

(5)在新闻出版工作中,注意保密原则,不得随意刊载有关国防、科研等事关国家机密的事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要按规定办理审查手续。不得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

(6)自觉遵守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到“八不”: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录的不记录;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不在通信中谈及国家机密;不在普通邮件中夹带任何保密资料。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坚决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案例警示

小李是郑州市某大学的大学生,自 2018 年 11 月 16 日添加一位陌生人好友后,与对方展开热聊。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自称是一家军民融合企业的公司职员,还称可以介绍不错的兼职机会。在此期间,小李也向对方透露自己曾参加空军招飞,知晓一些涉军资料信息等。

2019 年 1 月,小李因为经济问题,主动向对方提出兼职的需求。对方提出让他拍摄一些军事杂志的图片。小李利用假期拍摄了 700 多张图片并传送给对方。让小李高兴的是,对方通过微信转账给他支付 1800 元的报酬。接下来,对方要求小李搜集一些关于我国阅兵的信息。沟通中对方的反常行为让小李有点怀疑,对方多次打听他招飞的情况,但并不关心飞行员录取后怎么办,而是专门问淘汰后的飞行员的去向等问题。在一次聊天中,小李试探询问对方“是不是间谍啊”。对方没有直接回答,仅仅回复了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

就在小李内心猜疑时,郑州市国家安全局的侦察员找他谈话,并扣押了他的手机和电脑。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和小李联系的实际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对方以兼职为由策反利诱小李从事窃密活动。值得庆幸的是,小李的错误行为被及时制止。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没收小李非法所得,并作出进一步处理。

拓展链接:

国家安全微电影:《密战》

五、大学生要主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统筹发展与安全,也是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的重要原则。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文化安全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备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新时代的文化安全工作。

回顾历史,无论是苏联的解体,还是“阿拉伯之春”运动,“颜色”运动都有文化渗透的影子,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文化领域战争。早在 1950 年,杜鲁门向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外交使团发布了一项总统密令,规定“要用更强有力的心理战武器对付日益扩大的共产主义威胁”。同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了一个叫作“文化自由大会”的组织,该组织鼎盛时期在全球 30 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自己的新闻社,出版 20 多种刊物,经常举办艺术展览,组织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并为音乐家、艺术家颁奖。这些活动、电台、电视网由美西方政府提供巨额经费,设备先进、用数十种语言文字,昼夜不停地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煽动宣传,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美西方国家西化分化的重点。近年来,美西方更是加大了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攻势,利用互联网及其他传媒,利用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电影电视、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文化渗透,已成为当前“文化冷战”的新途径。

中国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走向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坚定文化自信,破除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一定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人民有足够的底气、资格、理由坚定文化自信,不负这个时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作为高校大学生,一方面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不搞历史虚无主义,既不忘本,也不盲目复古,要坚持实事求是、古为今用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对西方文化有清醒的认知,不崇洋媚外,不自我矮化,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中国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因子。总之,就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博采众长,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高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十分显著。因此高校在文化建设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读书的远大目标,让大学校园成为优秀先进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基地,从而带动全社会去自觉维护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思考与练习

1.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有哪些?

3.大学生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b5RhlPfMlfvLpCDAsTfJe80ZsHy8QF/lwr7qnAFUZjLGaioSUOuWy8XMkDrNJtU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