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高度:仰望星空追梦不止

3000 米,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 首飞的最大飞行高度;

6000 米,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成功首飞;

数百公里的太空轨道,“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中国卫星自由徜徉;

38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嫦娥五号”“挖土”成功,成功带回月壤……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

从一穷二白到创造传奇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1958 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列车的目的地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新中国的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这里是酒泉,也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圣地。

离发射场不远处,东风烈士陵园坐落于此。760 多名航天工作者在这里长眠,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 27 岁。

他们生前,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没有大型机械,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他们就手拉肩扛,仅用两年时间就在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60 年,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腾空而起;1966 年,我国进行首次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一曲《东方红》声震寰宇……

从一穷二白到创造传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献完青春献子孙,在茫茫戈壁上放飞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以身许国、九死不悔的壮阔人生。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深沉厚重、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1949 年到 2023 年,每一次飞行都描绘着壮丽的中国航迹,每一步跨越都标注着崭新的中国高度。

70 多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

70 多年后,国产大飞机运-20、C919、AG600 蓝天聚首,“嫦娥五号”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成功返回地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 400……

“中国航天起步时,首先是考虑解决有无问题。”“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是这一切的亲历者,他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巨变。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中国空间站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五号”带回珍贵月壤……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从仰望星空到走在前列

梦想,从历史长河中走来,闪耀着伟大复兴的曙光。

45 年准备、论证,15 年探月圆梦。

1957 年,年轻的欧阳自远被苏联发射上天的第一颗卫星震惊了。搞矿产勘探的他在想:如果能用卫星找矿,效率该有多高!

1958 年,美苏相继公布探月计划。欧阳自远急了,既然没人搞,那就我来干!

从年轻的科研人员到白发老院士,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一干就是 45 年,他和同事们最终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立项报告》。

2004 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2019 年,“嫦娥四号”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2020 年,“嫦娥五号”“挖土”成功,携带珍贵的月壤顺利返回……

“生命就这么长,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梦想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欧阳自远说。

还是在酒泉,2019 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月之间,连续三发火箭腾空而起。“捷龙”“快舟”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星际荣耀”开辟中国民营火箭新天地……中国高度未来可期。

对未知的探索永不停歇

“两弹一星”梦、载人飞天梦、探月梦……每一个梦想都成就了更大的辉煌。生命不止,追梦不止,中国人对未知的探索永不停歇。

2017 年 5 月,C919 成功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让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没有谁比中国人民更懂,什么是众志成城。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

C919 首飞现场,年近九旬的“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爱你中国》,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时光回溯

1949 年,临近开国大典。三军已经整装完毕,各兵种编队都是阵势浩大,唯独空军有点难堪。全中国筛了一遍,正常能上天的战机只有 17 架。

怎么才能让空军编队显得不那么寒酸呢?周恩来总理想了个好办法,人数不够人次凑,大不了飞两遍嘛。

于是阅兵当天,第一批 9 架P-51“野马”战机组成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后,马上绕一个大圈子,刚好跟在教练机梯队后面,又一次飞过天安门。给人的感觉有 26 架飞机在飞。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优势空军的狂轰滥炸让志愿军一度陷入被动,但那时的中国仰望天空,没有一架飞机是自己的。直到 1954年,新中国自制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终于成功首飞。

祖国,就是一代代奋斗者的不竭动力,就是一代代报国者的无声誓言!

经过几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渐入佳境。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 660 多颗新脉冲星。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从困境中奋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式创新。一个个创新成果的涌现,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月球返回、探索火星、空间驻留……仰望璀璨星空,我们追梦不止。中国将奏响探索宇宙的新乐章,崛起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jB3TjYc76PvQTKhHZUkxey3ritHcza7FQjiLzWxkunujuHtCx0oZ/mZvheP3Ei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