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是一种综合运用现有知识和技能提出新方案和新思路的能力,它体现了人们改革和创新的决心、信念、勇气和智慧。这种精神鼓励人们摒弃过时的观念和做法,勇于探索新的思想和事物。
创新精神要求个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他人的意见、不盲目崇拜权威,同时也要保持谦逊、避免自大。创新精神鼓励人们面对错误和失败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具备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
基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创新精神倡导摒弃陈旧的观念和实践,勇于创造新事物和新思想。这种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源远流长,从古代“燧人取火”的传说到“四大发明”的贡献,再到现代“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和国家太空实验室的运行,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是中华儿女不懈努力和探索的结晶,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持续创新的历史。正是因为不断的创新,中华民族才能够历经风雨而越发强盛,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不断向前发展。
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贯穿古今。早在上古时期,先人们就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变革的深刻认识和积极态度。这种变革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相结合,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新精神。古代典籍,如《论语》《孟子》《汉书》等,都记载了对创新的重视和推崇。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创新的长期追求,也展现了创新意识的深远影响和持续传承。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在古代的发明和创造中得到体现,并在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历史的长河见证了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新一代的中华儿女在继承这些传统的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推动着国家向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展现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现代活力和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技经历了跨越式发展。2023 年 8 月,我国成功运行国家太空实验室,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2023 年 5 月 28 日,中国东航实现了C919 大型客机的商业首飞;2023 年 11 月 4 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碧海之上正式命名交付。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持续创新的精神。
大学生作为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重要群体,承担着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要深入理解企业家精神,首先需要区分“商人”和“企业家”这两个概念。尽管在日常语境中,这两个词经常被交替使用,但它们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商人通常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他们通过交易和商业活动来创造价值,并以此为手段实现盈利。相比之下,企业家更注重创造价值本身,利润对他们来说是价值创造的自然结果,而非最终目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企业家的定义也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企业家的核心在于创造新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家的含义,即通过实现新组合——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品、新的市场等,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在中文语境中,“企业家”一词不仅指代那些从事企业活动的人,还隐含了一种哲理,即企业家是敢于追求梦想、勇于探索、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是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弗兰克·H. 奈特是最早提出“企业家精神”概念的经济学家,他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企业家的才能与才华。奈特认为,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企业家的决策和行动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强调企业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所展现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家精神有了新的内涵、新的元素。
2017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对企业家精神提出了要求,其总体概括为 36 个字: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2020 年 7 月 21 日,在北京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企业家精神再次被赋予新的内涵。企业家精神的新内涵包含以下五方面: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
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营销无边界,而企业家的心中却装有一份深厚的爱国情怀。在当前环境下,爱国应深植于企业家的心灵深处,成为其精神内核的一抹亮色。这不仅是企业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企业家的传统。杰出的企业家需怀抱对国家和民族的崇高使命感与深切责任感,将企业的成长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崛起及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自愿为国家的福祉承担责任、分担忧虑。正如古语所言:“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对于企业家而言,爱国情怀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首要之举是恪尽职守、打造顶尖企业,引领企业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实现更优质的产品、更高的效益、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换言之,企业家应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致力于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积极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的贡献。
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为了建立并运营顶尖企业,创新成为企业家成功的核心要素。
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先锋、策划者和领航者,要勇于推进生产方式、技术和市场的革新。企业家需要重视科技研发和人才资本的投资,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致力于将企业塑造为一个强大的创新实体。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正是在于不断创新的追求。
一位深怀家国情怀的企业家,自然不会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和法治是经济活动的基石,诚信守法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唯有在这样一个诚信与法律得到尊重的环境中,市场才能保持公正与秩序,企业间的竞争才能健康有序,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必须坚守道德的底线、培养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并持之以恒地践行这一原则。
企业家承担的责任不仅限于经济和法律层面,还包括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真诚地回馈社会,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企业家应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并致力于稳定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除了在经济发展上做出贡献,企业还应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做好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努力维持就业稳定,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国际视野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关键要素,反映了企业家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把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门越开越大,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开拓之中。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舞台。因此,我国的企业家们必须具备前瞻性思维,增强对国际市场动态和需求特征的洞察力、提升对国际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中开拓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引领企业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取得更好地发展,从而推动国内外市场的良性互动。
为了引领企业克服困难、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企业家需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情怀、创新能力、诚信经营、社会责任及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持续自我提升,努力成为新时代下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科技创新不是名利追逐场,而是拼搏奉献的崇高事业。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是求索创新的不竭动力,也是甘心寂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由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才成长必备的精神营养和“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科学家精神内涵更加丰富、思想境界更高、更易于传承践行: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这是科学家的崇高志向和神圣使命,更是最高的职业追求和人生境界。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即科学家需要有胆识和勇气,必须不畏艰险、探索未知、勇往直前,在遇到难题时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通过创新思维和行动来克服障碍。
(3)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这是科学家必备的职业特质。科学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实事求是、务实求真是基本要求。真理是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真实反映,必须认真求证,不能有半点敷衍轻率、马虎大意,更不可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4)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这是科学家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钱财所动,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苦,以默默探索奥秘为乐,以为科学献身、为社会奉献知识为荣,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情怀书写人生的辉煌。
(5)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团队精神是科研事业的内在要求。科学家不但要乐于交流合作,更要善于合作。不仅大科学工程、大工程科技需要团队协作、集体攻关,很多研究也都需要合作交流。
(6)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是科学家需具备的博大胸襟和高尚风格,也是科技日益繁荣、人才辈出的内在规律。这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境界,更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格局。这一精神的传扬,必然使众多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科技成果繁花似锦。
科学家精神的发扬光大、代代传承,必将引导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健康茁壮成长,从而加速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如图 2-1 所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许多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4 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 1100 万。《“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 100 万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 1500 万人。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返乡创业人员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引自:国家乡村振兴局.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2-06-14)[2024-04-08].https://nrra.gov.cn/art/2022/6/14/art_56_195505.html)
图2-1 乡村振兴战略
请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从下列每组句子中选择最能够反映自己个人观点的一句话,并将答案(“A”或“B”)填写在括号内。
1.( )
A.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B.我倾向于与杰出的伙伴为伍,这样能从他们那里收获对我工作的指导
2.( )
A.随着责任的增长,我感到更加充实
B.我喜欢事先规划好一切
3.( )
A.我避免参与可能导致个人损失的活动
B.掌握盈利方法是创业的首要步骤
4.( )
A.无论是多么诱人的机会,只要有失败的可能性,我就不会冒险
B.相比于自己,我更关心其他人
5.( )
A.我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
B.只有那些让我感觉有安全感和快乐的事值得我去做
6.( )
A.我非常担心失败可能会遭到他人嘲笑
B.尽管自信满满,我依旧需要他人的建议
7.( )
A.面对挑战时,我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B.如果新事业未能成功,我将继续做原有的工作
8.( )
A.一旦认定某个想法有价值,我就会付诸实践
B.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得比现在更好
9.( )
A.我非常在意同事的眼光
B.任何意外情况都是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0.( )
A.即使尝试未能成功,我也能从中得到经验
B.我倾向于享受安逸的生活
11.( )
A.我只投资于我认为有胜算的比赛或彩票,期待好事发生在我身上
B.某项工作失败后,我会深入分析原因
12.( )
A.我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同事
B.如果有更好的职业机会,我会选择离开
13.( )
A.在采纳新计划前,我会仔细权衡
B.如果亲人去世,我会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参加葬礼,哪怕这会导致工作延误
14.( )
A.我相信只有资金充足时,才能开始创业
B.我期望能够独立作出关键决策
15.( )
A.当别人的信任被辜负时,我不会袖手旁观
B.如果事态未按预期发展,我会寻找其他可能的途径
16.( )
A.我接受自己可能会犯错的事实
B.我享受与朋友相处的时光
17.( )
A.我期望我的资金能在银行中安全地增值
B.我非常清楚自己工作上的优势和不足
18.( )
A.我渴望拥有足够的财富来确保舒适的生活品质
B.作决策时,我期望能得到他人的建议
19.( )
A.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关照好家人和朋友
B.我热衷于解决问题
20.( )
A.我宁愿自己的利益受损,也不会作出让他人不快的事
B.资金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1.( )
A.我期望我的事业能迅速发展,避免经济上的困境
B.失败不是自我责备的理由
22.( )
A.我应当能够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
B.我相信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我才能感到幸福
23.( )
A.如果失败,我认为那主要是由于他人的过失
B.我只选择那些能让我感到舒适和满意的活动
24.( )
A.开始新工作前,我会深思熟虑其对我的名誉可能造成的影响
B.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购买奢侈品的能力
25.( )
A.我期望能拥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B.我从失败中学习,以提升自己
26.( )
A.开始任何工作前,我都会考虑其长远影响
B.我希望一切事务都能按照我的预期发展
27.( )
A.金钱是舒适生活的保障,因此我的主要目标是积累财富
B.我喜欢在能经常与朋友相聚的地方工作
28.( )
A.我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了解,不担心外界的批评
B.如果失败,我会对自己感到失望
29.( )
A.面对困难,我应该寻求新的、积极的工作机会
B.在开始新工作前,我会听取经验丰富的朋友的建议
30.( )
A.我的经历都是推动我前进的动力
B.我期望拥有丰厚的财富
31.( )
A.我追求的是无忧无虑、一切顺利的平静生活
B.无论面临何种挑战,我都将坚持达成目标
32.( )
A.我不喜欢他人无故干预我的事务
B.为了财务收益,我愿意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
评分方法如下:
根据表 2-1 将每题分数相加,得出最终分数。
表2-1 分值情况
(续表)
得分说明如下:
0~25 分=不具创业精神。
26~36 分=中立。
37~47 分=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
48 分以上=非常具备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