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以推进“一件事高效办”为牵引,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时事聚焦

优化政务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2024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推进“一件事高效办”为牵引,整合工作事项,简化工作流程,大幅减少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得到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一、自助服务进社区:完善基层政务“一站式”服务

“这可太方便了,操作简单,下次来我自己也能打单子。”2024年1月2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西城街西社区居民庄玉兰在社区服务大厅通过自助终端设备完成了社保查询,对于这项服务,她感到很满意。

这台“新智助·丝路通”自助终端设备,是红庙子街道西城街西社区与新疆银行对接合作,为社区居民打造的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汇集了社保、医保、公积金、金融等领域的民生事项,方便群众提交办事材料、查询相关信息、材料打印等,实现一站式办事。

据西城街西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自助终端设备,在办事高峰期,将减少居民排队等候的时间,实现即来即办(图1-1)。“公积金账户查询、社保卡信息查询、社保参保缴费证明打印等居民使用频率较高的事项,以前在社区办理或查询的话,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分别登录不同的网络平台系统,现在自助终端均可‘一机办成’。”

图1-1 居民办理业务

自助服务进社区是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为实现政务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乌鲁木齐市加快“新智助·丝路通”自助终端设备进社区的脚步,同时加强帮办人员培训,让企业、居民在家门口办事成为常态。

二、深化“综窗”改革:一厅办理全部医保业务

2024年4月1日,乌鲁木齐市医疗保障局医保经办业务窗口搬迁至市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单位个人参保登记、个人医疗保险停保续保、异地就医备案、生育保险报销、长期护理保险等40项医保业务。

以前参保登记和待遇报销需要跑两个地方,如今一个大厅里就可全部办理完成,群众可以进一次门就可以完成整套报销流程,这种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方式获得了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居民商保大病业务窗口,市民张军带着相关资料帮父亲办理了商保大病医疗补充报销的业务,他告诉记者:“我就在附近上班,10分钟不到我的业务就办理完了,很高效也很便捷。”

“我来办理医保报销业务,之前需要到区县医保分中心办理参保、停保业务,然后再到市政务医疗保障分大厅办理报销业务,现在集中办理,能一次性办结,对我们来说节省了很多时间,体验感特别好。”家住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苏斌对于一厅办理全部医保业务的体验打了满分。

截至2024年4月,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窗口110个,服务事项近千项。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深化‘综窗’改革工作是2024年乌鲁木齐市十件民生实事之政务服务便利化行动的重要内容,医保局业务整体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志着我们政务服务深化‘综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是我们落实十大实事之政务服务便利化行动的一项有力举措。后期,我们会加大力度深化‘综窗改革’,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标准通办更多高频事项,优化政务服务重点工作,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三、简化办事流程:扩大“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2024年4月17日,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共涉及8个单位80项“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80项“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中,有32项是不用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原件,剩余48项是不用提交纸质版工商营业执照。

市应急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次我们有14项业务不用提交纸质版工商营业执照,企业可在网上办理,如果线下办理,证照也可以选择免费邮寄到单位。”

乌鲁木齐市应急管理局主要业务面向的是危险化学品企业、非煤矿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等,所以在审核的时候比较严格。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市政务服务人员在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新疆泽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朱家宏在办理储存介质变更项目安全预评价业务,他称赞道:“办理这项业务更便捷了,现在只需要提交3项材料,也可以一趟不用跑,在网上办理。”

据了解,2023年10月,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共涉及11个单位65项“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2024年“证照免提交”范围继续扩大,涉企领域“证照免提交”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乌鲁木齐市积极推广使用电子证照,为企业、群众办事“减材料”、减时间,真正把“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资料来源:《新疆日报》,本书作者汇编。

时事点评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标准的公共服务和高质量的政务服务缺一不可。当曾经线下办事的“难题”被逐步解决,群众对办事的速度、便捷度有了新的要求。乌鲁木齐市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整合优化资源、推动模式创新,持续深化“综窗”改革工作,努力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通过一厅通办、“证照免提交”等有力举措,切实推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效应更为凸显。

学习进行时

要继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也能有效承接的权责事项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同步下放相关资源,持续下沉人员编制,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2023年7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时事解读

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明确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并从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高效办事方面明确了13个重点事项及其责任部门。

《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行政管理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新抓手,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人民政府是有为政府,有为之“为”在于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不渝为人民谋幸福,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有为政府要做到心中有人民,眼里有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从突出的问题着眼,从具体的工作抓起,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聚焦群众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对于企业和群众来说,办成才是关键,高效就是福祉。人民的幸福感有赖于政府为民服务的实效。企业和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密切相关。对于民众来说,“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意味着要尽可能节省办事时间,减少办事成本,相关环节的手续与材料能少则少,能省则省,节奏要快,效率要高,关键在于“办成”。这些事情,不管是快速办理、联合办理,还是重点办理,总之都要“高效”,不要拖拖拉拉,不要拖泥带水。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从上海的“一网通办”到北京的“接诉即办”,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到山东济南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这些都在聚焦突出问题,注重顶层设计,不仅极大便利了当地企业与群众,还成为当地的政务服务品牌,引发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需要办成,更需要办好。如果说“马上就办”需要有态度、有行动、有制度,那么“办成办好”则更需要有渠道、有技术、有保障。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安全可信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平台,整合构建结构合理、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适度超前布局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这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选择。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从“能办”到“好办”是态度,是责任,更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进阶之路。为人民造福,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人民造福的事情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合力攻坚、久久为功、一抓到底,钉出成效。 WIrh8f5b7pkZM0j1+Ylge4guaLIbSwyROig3B7MBbUqdne3J6S2xM2mcz+cEkq5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