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切入角度创新

在切入角度方面,由于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绩效评价的研究在一定层面上处于需要开发与挖掘的阶段,因此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专门针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书立足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实际情形,以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构建→实证分析→发展策略为主线,从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结果和公众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所研究问题进行变量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推动其研究由零散性向系统化转变,为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绩效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新的观点。整体而言,从小切口切入,视角新颖,有研究价值。

(二)研究思路创新

在研究思路方面,本书研究着眼于理论分析,并结合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的现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努力编制一套合理且有效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详尽考察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实施现状,由此揣摩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旨在激活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综合效用。本书在嵌入特有的中国改革经验的前提下,通过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内涵界说、理论基础、演进轨迹、实践检视、价值意蕴、效果评价、实证研究和推进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一套连接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框架,跨越二者之间的鸿沟,以期在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运用情境中寻求突破,从而初步形成相关理论框架,为学界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原则性框架和理论储备并拓宽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创新

在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关于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研究角度和视域主要集中在定义剖析、意义梳理、问题检视和对策分析等定性方面,较少运用定量的方式来实施效果的研究。本书通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方法,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等方法,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指标的修正和赋权,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改革模式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分析框架。而这样的研究相较于纯理论的研究,也更加生动形象和客观合理。

二、研究难点

一是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是政府改革从理念、组织、制度、技术以及人员的全程体系。本书所研究的议题牵涉面较为广泛,利益关系非常微妙,对外部变量相当敏感,使得难以对其进行精确的描述和分析。目前推进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其逻辑起点大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制度变迁,这种困境的制约力量将会逐渐显现出来,从而使边际收益不断递减。如何形成改革共识、克服改革阻力是本书研究的第一个重点难点。

二是由于与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密切相关的主体包括了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民众,指标包括成本、收益、效率、满意度、信息技术革新、方便性等各方面,评价的方法更是种类繁多,而且经济类指标数据比社会类指标数据精确统一,因此难以用数据和模型来深刻揭示不同绩效水平与管理模式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坚持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克服理论缺乏解释力的弊端是本书研究的第二个重点难点。

三是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实证与案例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而明确地意识到理论的宏观框架与现实的微观进程之间进一步密切弥合的重要性。如何立足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行的实际情形,根据所研究问题进行变量的设计,数据的分析,理论的构建,最终归纳出实务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路径,才能克服理论设计的抽象理想化倾向,真正将具体策略落实到案例分析与现实模拟操作层面,是本书研究的第三个重点难点。

四是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是一个稳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实施过程,必须按照合理的程序逐步执行。同时,实施的方法与技术也是目前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面临的一大困难。如应该选择哪些管理工具与技术实施制度推行过程的控制与结果的检测;如何进行制度推行的模拟试验以及适时纠错;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制度推行的有机衔接等,这是本书研究的第四个重点难点。 nhBX/fm9oJ7h0O6LPSqzR0fC2fqs1UqYZx/BgaJ3DFfezqUwTZty9QE+DKZrzS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