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其价值的必经途径。
实践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是因为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强大武器,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发展进步。21 世纪,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两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思想道德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全体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这一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人们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就能较好地培养“四有”新人。可见,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创造条件,才能顺利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但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自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性质和方向,只有通过教育科学文化部门的党组织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使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例如,教育部门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教育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科学研究部门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科学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文艺部门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新闻出版部门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生产更多、更健康的精神产品,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可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保证。事实上,由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四有”新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最终都必须围绕着人来展开。教育有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科学和文学艺术有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有一个如何引导人的问题。而培养“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其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其他方面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所有这些方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都从特定方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功能性地位表现为,它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功能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其他方面所不可取代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做,要做好工作,就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否则各项工作不仅难以做好,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经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做业务工作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思想领先,充分发挥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巨大能动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业务工作中,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而孤立地进行,否则就易陷入空头政治的境地;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更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由此可见,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证经济、技术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圆满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航功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决定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一定阶级、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而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方面影响的社会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带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因此,导航的功能便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它的导航功能主要表现如下:
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领域,经济领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社会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以及人们的经济生活等都是没有方向性的。它们究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还是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其自身都是无法得到解决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经济决定政治、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是第二性的。谁不承认这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但是,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一经产生和形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为经济服务,并确保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沿着实现本阶级经济利益的方向前进,从而对经济起着导航的作用。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起着不同的导航作用:先进阶级、集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经济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落后腐朽的阶级、集团的思想政治教育,阻碍经济的向前发展,即能引导经济倒退,使社会经济衰败乃至全面崩溃。就阶级性来看,各个阶级都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经济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航向上,以达到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如,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使经济始终沿着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巩固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如果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蜕变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反作用下。就会使社会主义的经济航向转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航向,即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导航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都憧憬和追求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而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见解、观点、理想等的坚信无疑,并努力身体力行为之奋斗的精神状态。
崇高的理想和卑劣的理想,科学的信念和非科学的信念是怎样形成的?它是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的信念;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使人形成卑劣的理想,使人接受非科学的信念。
行为是指受人们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即人们的行动、动作和作为。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有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法律行为、道德行为、宗教行为、精神文化行为,还有生理行为、操作行为等。
在人的复杂行为中,有正确的行为,也有不正确的行为,还有无所谓正确和不正确的生理等行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反映。而人的思想又是各式各样的,有正确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不同的思想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人的思想不是天生的,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形成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又导致不同的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行为最终起着导航的作用。
由于人类实践经验的积淀,形成了人们的行为规范,诸如,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又是千差万别的,有先进的,正确的,也有落后的,错误的。不同的行为规范会导致人们不同的行为。
人们的行为规范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它们传播、灌输给人们,使人们内化为自己必须遵循的思想信念,并逐渐转化为他们的行为。然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按照不同行为规范方向活动。如若用先进的、正确的行为规范教育,能使人们的行为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相反,则会使人们行为沿着错误方向行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按照何种行为规范行进就起着导航的作用。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航功能作了一些探讨,其实它的导航功能远不止这些,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导航功能也会随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它们的性质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同时,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但是,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属于哪个阶级?沿着哪个方向发展?它们同社会的经济基础直接相关,也同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即用哪个阶级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关系到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的阶级性质和发展的方向。事实上,任何阶级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指导下进行的,而这些建设中又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成了这些建设的灵魂。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导航的作用。如果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去进行教育,那么,思想道德就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航行,科学文化教育就会成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工具,这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就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如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即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去进行教育,就会使思想道德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使科学文化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这时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就具有无产阶级的性质。因此,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确保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航向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是以塑造和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为任务的。因此,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说:“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经验。洛克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婴儿落地,从母体中诞生出一个新的生命,他们的头脑中一片空白,随着新生命体的发育,家长们教孩子说话、走路,到三四岁时,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家长、幼儿园教师通过讲故事、教歌谣等方式向孩子灌输做好人,不做坏人的思想。此后,社会、家长、学校老师不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这就是说,通过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来培养和塑造青少年一代。在以后的成长中,人一刻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一代代的人们。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作用,是指通过民主、说服、调解、沟通、咨询、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情绪、人际关系和利益等方面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的目的,以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大学生的思想也是如此。大学生思想的变化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向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方面变化;二是向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方面变化。这就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并及时加以调节:推进第一种变化,抑制第二种变化,并尽可能使第二种变化减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