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含义

所谓对象,是指观察、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认识、教育、改造的对象。它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对象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对象,是因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他在教育、改造别人的同时,还要接受别人的教育、改造以及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狭义的教育对象就是指受教育者,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指导下接受、实践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其施加影响,以期使其形成相应思想政治品德的对象。受教育者有集体和个人对象之分。集体的教育对象是相对个人教育对象而言的,它是由许多人结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比如,工厂中的车间、学校中的班级、军队中的连队等。这些都是属于集体教育对象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教育对象,是从广义的视角去进行研究的,即指一切人。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践的主体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只能是受教育者,也就是说,要重点把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作为我们认识、改造的对象。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能否对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无疑是做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对这一特定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对教育对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把握好教育对象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和动机,也就难以做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大学生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有各种需要。人的需要主要来自自然属性,即生理、心理的需要;但有些需要却来自社会属性,即社会的尊重和事业的成就。一般而言,人的需要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种需要主要来自生理的需要,是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后三种需要来自社会性的需要,是属于高层次的需要。人要尊重这一高层次的需要,相应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平等相待。教育者不能以“教育者”而自居,必须开诚布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如果教育者居高临下,自视为高人一等,不能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一员,而是以权力压人,以大道理训人,以尖刻的语言伤人,其结果不但不能收到入耳、入脑、入心,解决思想问题之实效,而且还会增加对立情绪,使矛盾激化。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其次,大学生是一群独特的人。要尊重他们,正确引导而不是压制。最后,大学生是一群亟待发展的人。每个大学生都是可造就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大学生身上的潜能和不足,更要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其进步和发展。最后,大学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应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点,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要认真把握大学生主体能力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要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进一步探索学生主体活动的规律。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即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的科学教育理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教育学生、为了服务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学生,是一切学生。 /9/ShTgu+rFuKwjMAi8kJm+hKfBDs9Cy1r8zzjUFanTQt9LQT6iH1iYqijH12Q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