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出清风险与稳定预期

(一)出清风险是出清市场的前提

市场出清是实体经济学的逻辑,风险出清是“风险经济学”的逻辑。在风险社会中,行为主体的目标由利益最大化转变为风险最小化,这个时候只有出清风险才能改变预期,进而出清市场。为了让经济产生活力和内在动力,就必须出清风险。出清什么风险?我刚才说风险不能清零,这个就要弄清楚了。

市场参与者都有一个风险账户,包括市场风险和公共风险。对市场参与者来说,公共风险是无法准备也无法防范化解的,所以风险出清对象是公共风险,或正在公共化的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不需要政府出清,它恰恰是优胜劣汰机制所必需的。

公共风险导致风险成本上升。风险成本是应对风险的准备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沉没成本、选择空间收窄产生的机会成本,等等。在经济增长曲线下行的背景下,结果就会上升,如果防范风险措施不到位导致公共风险上升,风险成本就会雪上加霜。现在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还没达到我们的预期,信心还没有恢复到以往的状态,这就是风险成本普遍上升导致的。不过,个别企业的风险成本上升不影响市场预期。

风险成本的普遍上升是公共风险造成的,比如外部风险、经济下行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监管等。风险预期普遍上升,资产负债表就会收缩,市场出清更加困难,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用资产负债表来解释经济衰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资产负债表的金融属性,从财务属性来看,资产负债表是不成立的。当经济金融化达到一定程度,资产负债表收缩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当年日本出现衰退的时候,经济金融化程度比我国现在的还要高,而我国至少在农村有很多资产不能估值、转让,连货币化都没有实现,更不用说金融化。

(二)当前亟待出清的风险

一是房地产长期累积的结构性风险。房地产业有一种“3456”的说法,当然这是形象化描述,不是精准定量。房地产增加值在GDP中占30%,在贷款中占4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50%,在居民资产中占60%。可以看出,房地产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房地产面临流动性风险,怎么解决?银行政策做了调整,但是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风险越大,银行越不敢贷。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房地产行业风险公共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不仅是风险救援的问题,还有转型的问题。

房地产转型与城乡二元结构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相关。过去是计划经济,实际还有一个对应的“计划社会”,比如体制内、体制外,干部、工人身份等,计划社会就是让社会和计划经济相匹配且适应,这就涉及社会转型,核心是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5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两者相差17%左右。房地产转型发展要与人口流动、农民工市民化结合起来。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不是现在形成的,而是长期累积的,与社会结构有紧密的关系。

二是政府债务的结构性风险。这类风险涉及央地债务调整问题。现在地方债务规模大、占比高,中央债务规模小、占比低,债务结构不利于风险控制。2023年发行特别国债,中央转移给地方使用,2024年开始大规模增加中央债务,发行超长期国债。中央债务增加是万亿元级的,地方专项债增加1 000亿元,这种变化反映了央地债务结构调整。

三是金融风险。最大的问题是估值稳定,估值稳定和金融有什么关系?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抵押物估值现在和以前不一样,随着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走低,财富存量贬值,银行的贷款抵押物是升值还是贬值要做评估。如果银行贷款的抵押物普遍贬值,银行贷款自然就会下降。币值稳定也很重要,物价下行,钱更值钱,对老百姓来说,眼前是好事,但对企业来说就是灾难。因为收入是名义上的,企业利润也是名义上的,当价格下降的时候,企业利润减少,估值也会下降,居民收入难以增长。从当前来看,估值稳定比币值稳定更加重要。

四是安全领域的结构性风险。比如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合规性风险、社会保障风险等,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使这些风险出清。

五是增长的结构性风险。比如,物价变化为正数,意味着名义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而物价下行意味着抬高了实际增长率。再比如顺差,顺差会带动GDP增长,但是顺差越大,意味着对外循环的依赖越大,这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而言隐含着风险。

六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构性风险。数字化、智能化、低碳绿化中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替代也会产生风险。

(三)稳预期的关键在于风险预期

在宏观确定性条件下,微观风险预期不会引发普遍的悲观预期,只有宏观风险预期才会导致普遍的悲观预期,现在要出清的就是宏观风险,因为微观主体无法通过权衡来应对宏观风险。宏观风险来自公共风险,公共风险一旦形成,就会内化为微观主体的风险成本。所以要把稳增长、稳就业放在首位,稳预期就是要避免宏观风险预期上升,这一点至关重要。

从内部风险来讲,房地产、地方债和政策确定性是宏观政策的重点,要有效遏制风险循环累积。城镇化、产权保护、央地关系是当前改革的重点,要形成遏制风险循环累积的制度性安排。外部风险方面,大国关系、周边关系是重点,要防范外部风险输入导致内部风险上升,通过风险权衡去应对风险世界。现在人类处于风险社会,我们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真正防范化解风险,给发展构建更大的确定性。 mr4xPDCsT1dlupdXY8Magl3Lu+xx5laZ0v0jHeVnqV7DQDS/wuOZabWd1ZstV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