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赏罚分明

统一了整个蒙古族,接受了大汗之位的成吉思汗很好地做到了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成为众望之所归。他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因此尤其注意军制的整备,以及军纪的严正。下面我们便举出这方面的实例予以说明。

皇座上的成吉思汗(出自拉施特的《史集》)

在远征花剌子模王国期间,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个皇子在攻下阿姆河下游兀笼格赤城(花剌子模王国的旧都)时发生了一件事情, 《蒙古秘史》对此有以下的记录: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个皇子占领了兀笼格赤城后,三个人把各城百姓分取了,没有留下献给成吉思汗的一份。成吉思汗恼怒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个儿子,有三天没让他们拜见。于是,成吉思汗的臣下奏道:

“我们征服了抗命不服的花剌子模的札兰丁,夺取了他的城邑、百姓。被分取的兀笼格赤城,分取的皇子们,都是成吉思汗所有的。蒙天地佑护,我们已如此征服了花剌子模的百姓,您的众多军马正在欢腾,大汗您为什么如此发怒呢?皇子们已经知错惧怕了,今后引以为鉴。但恐皇子们冷了心懈怠起来,望恩赐准予拜见吧!”

成吉思汗息了怒,让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个儿子来见,引证祖言、分析古语责备他们,直说得他们无地自容,额上的汗擦也擦不尽。正在责备、教诲、宣谕时,他的侍臣向成吉思汗奏道:

“像刚开始调教、练习的雏鹰,皇子们初学出征,为什么要这样责怪他们,使他们退缩、困惑呢?这样恐怕会使他们惧怕而灰心吧?从日出到日落之地,敌国还多。像指挥土蕃狗似的,让我们去征讨敌国吧。若蒙天地佑护,我们为您取来金银、缎匹、财物、百姓、人口……”

成吉思汗听了这番话后,息怒称是。

这一段文字是不是把成吉思汗的面目刻画得栩栩如生呢?顺带一提,我们在这里以口语翻译了《蒙古秘史》的一节,本来在蒙古语中这是很出色的文章,充分表现出了蒙古语高雅的格调。

从上文看来,成吉思汗会以严厉的军纪规训麾下的蒙古军。不过,西方的史学家却没有考虑这一点,他们认为成吉思汗享受侵略和征服的感觉,简直就像嗜血的恶魔一样。他们利用被蒙古人征服的伊斯兰教国家的书写记录作为素材,加上对作为异教徒的蒙古人的憎恶,因此对成吉思汗的行动的评价自然非常严苛,绝不能说是正确的实录。

成吉思汗西征是一场以寡敌众的远征。游牧民既然要长驱直进,入侵定居民的农耕地,就无可避免地会从敌人身上掠夺粮食。蒙古军在攻城时,首先会派出劝降的使者。如果敌方立刻投降,那他们不会在掠夺以外再做破坏。不过,如果敌人多少有反抗的尝试,他们一旦攻破城池,便会把那个城市的防卫设施破坏掉,把敌方的壮丁充军或全部杀死。如果敌方到最后仍负隅顽抗,又或者把劝降的军使杀死,那么蒙古军便会彻底地破坏城市,屠杀全部居民。这是蒙古军的惯例。

根据中国方面的史料,蒙古在征伐西夏王国和金国时,比上述的常态都要宽大。如果他们对待宿敌金国是那样的话,我们很难想象蒙古军在西征的时候会特别残酷。

巴米扬和内沙布尔遭到彻底的破坏,可以说是例外。巴米扬的情况是因为在攻城时察合台的孩子被流矢射杀。悲伤的成吉思汗决定要为爱孙报仇,因此强袭了这个城市,城里任何一个居民都未能幸免,任何一件物品都被彻底破坏。

内沙布尔城的情况也很相似。攻击军的主将是拖雷汗的妹夫脱忽察儿,他在这场战役中战死,蒙古军为了报仇把技工之外的全部居民都杀死了,据说城中尸体堆成了金字塔。这些情况都是因为一族之中有人被杀死了,蒙古军情绪高涨所致。这当然是难以容许的事情,不过这些情况也应该被看成是特例。 Ojm3wb9MTzNWOLdZqKEhZVHoPy6O2gxtv/btgW7mo7L4O5RfrQDWN0qAXNXgEA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