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企业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的分类

本节对企业可能遭遇的两大类风险,即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进行详细解释。物理风险主要涉及由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长期趋势引发的直接影响,如台风、洪水和海平面上升。转型风险则源自全球向低碳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带来的金融和市场风险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本节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清晰的风险框架,帮助企业在制订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时对面临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评估。

2.1.1 物理风险

物理风险可进一步细分为急发性风险和慢发性风险:

1)急发性风险(Acute Risks):指由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洪水、极端高温)引发的突发性风险,它们通常发生突然,造成的破坏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

2)慢发性风险(Chronic Risks):指由气候变化长期趋势(如海平面上升、温度升高、降水模式变化)引发的风险,这些变化可能逐渐影响农业生产力、水资源可用性、基础设施稳定性等。

对某一特定地点和时间,极端气候事件是统计分布中的小概率事件,通常发生概率仅相当于或小于该类天气现象的10%(或大于90%)(IPCC,2007;IPCC,2001)。《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中定义极端气候事件指天气或气候变量高于(或低于)该变量观测值区间的上限(或下限)端附近的某一阈值时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一般小于10%。2011年11月18日,IPCC正式批准了一个新的特别报告,即《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SREX,2011)。其中将与灾害相关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分为三类:极端的天气和气候变量(温度、降水、风);影响极端天气或气候变量发生或者本身就是极端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季风、厄尔尼诺、热带气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干旱、洪水、极端海平面、沙尘暴、冰川、地形和地质影响,包括多年冻土在内的高纬度变化)。与此同时,如表2-1所示,《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中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分为单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多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两类。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具有发生频率低、社会经济损失严重、具有较小或较大的强度值等三个特点。

表2-1 极端气候事件分类及依据

(续)

气候模式长期变化指的是气候系统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关注的是气候系统在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跨度上的变化趋势和模式。气候模式长期变化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变化、火山活动等)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气候模式长期变化的研究对于了解气候系统的演变和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非常重要,常见的气候模式长期变化包括全球变暖、降水分布变化、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等。其中,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气温整体上升的趋势,这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和冰川融化等事件的发生等。

从时间长短看,物理风险的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突发极端天气事件对位于气候灾害集中地区企业的资产和运营产生影响,直接导致业务中断和财产损失,尽管这类风险的影响被认为是短暂的,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将大幅提升,破坏力也将越来越大。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这些长期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劳动力、资本供给和市场需求变化,需要企业的大量投资和适应。

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物理风险的影响分为劳动力影响、土地影响、资本影响和数据影响。首先,物理风险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减少劳动力的可用性和劳动效率。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可能导致员工受伤和交通中断,降低员工的到岗率。其次,物理风险导致土地受损和基础设施受损,需要进行修复或重建,甚至无法利用。再次,物理风险增加企业资金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融资导致获得性降低。面对物理风险企业需要采取购买保险、建立紧急基金等措施,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财务负担,由于经营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企业可用资金大幅度减少。最后,物理风险导致企业信息系统中断,甚至数据丢失,影响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1.2 转型风险

转型风险指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全球和地区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转型所带来的金融和市场风险。随着过渡到低碳经济的进程加速,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相关的转型风险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政策和法律风险。围绕着气候变化,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它们的目标通常可分为两类:限制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不良影响的活动,或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相关示例包括实行碳定价机制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多地使用污染排放较低的能源,实行节能解决方案,鼓励实行更多的节水措施,以及倡导土地可持续使用。与政策变化相关的风险及其产生的财务影响取决于政策变化的时机和性质。另一个重要风险是诉讼或法律风险。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房产业主、市政机构、保险公司、股东和公共利益组织向法院提出的气候相关诉讼索赔不断增加。此类诉讼的原因包括各组织未能缓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未能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未能充分披露重大财务风险。随着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损坏价值的增加,诉讼风险也可能随之增加。

第二,技术风险。支持向低碳、节能型经济体系转型的技术改善或创新,可能对各组织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对可再生能源、电池储能、能源效率、碳捕获和封存等新兴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将对特定组织的竞争力、生产和配送成本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终端用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新技术取代现有的旧体系,将对现有经济体系的某些部分造成干扰,在这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将产生赢家和输家。在评估技术风险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时机是一项关键的不确定因素。

第三,市场风险。虽然市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方式多样且复杂,但随着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影响方式之一是改变对特定大宗商品、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另外,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对高碳产品的需求减少,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

第四,声誉风险。气候变化已被认为是声誉风险的潜在来源,这可能会改变客户或社群对企业的看法:是对转型至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还是背道而驰。此外,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气候变化表现,企业如果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可能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支持。

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共同构成了企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必须面对和管理的挑战。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全面的气候风险管理策略,整合到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中,以确保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状况。 5IS59ISLTKSOxoKS3BrtHksPcdxfZOCcK5T7ymKjo4rGjLGZtkmcsow1dsn2tT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