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回
奋铁拳海外却奇辱 折佛手村中逢众怒

这一位聪明的小孩子,到了火奴鲁鲁,第一个接触他眼帘的,便是那高大的邮政局。他大哥告诉他说:“只须在信上贴了邮票,写了姓名住址,投入一只邮箱里,便可寄到中国,和火轮船一般的快。”小孙听了大哥的说话,便认这邮政局是一座奇怪的房子。他到了夏威夷,不久便进了教会学校,从外国教授,得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他随时留心夏威夷地方上的情形,他很显明的可以看出美人治夏威夷,是替这地方的民族谋幸福的。最奇怪的,这样一个繁盛富饶的地方,却找不到一座衙门,人民很是快活,从没有犯法律的事体。小孙便想起翠亨人说的“生时不入衙门,死后不入地狱”的一句老话来。他因为美国人的治理夏威夷人很得法,他便觉得中国皇帝和官吏的虐待中国人民,是十分可恨;尤其是觉得中国急于需要美国式的共和政体和自由法律。他存了这一种意志,他在学校里面,对于美国的历史,格外的喜欢研究。后来被他发见了林肯的释放黑奴;华盛顿的大革命,脱离了英国专制势力,而建设民主的共和国;以及哥仑波找寻新大陆。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都可以使他意识上受着重大的刺激。他在外国学堂里,最感觉精神痛苦的一件事,便是外国同学们对于他辫子的嘲弄。内中有一班小学生,常常觑着小孙不防备的时候,蹑着脚从他身后走过来,猛力拖他垂在脑后的辫子。起初小孙还忍耐着,后来他忍无可忍了。好得他从前在翠亨田地上做惯了工作,体力十分发达,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便用拳脚来抵抗他们的侮辱。那同学都敌不过,他们渐渐的由畏惧他而敬重他,由敬重他而亲近他。那里有一个很大很清洁的游泳池,小孙这时俨然做了一个游泳的健将;但在游泳的时候,脑后挂一条发辫,却甚是不便。旁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发辫剪去呢?”这个问题,小孙自己也常常觉得怀疑,后来他自己找得了一句很深切的答语道:“我们看中国人的大病,应革除的,这剪辫是最后一件事。大家须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的时候,才把辫子剪去,也还不迟。若是一个一个少数的剪去,是没有什么大效力的。这种蠢陋的风俗,是满洲人强逼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中国人决心把满洲政府推翻以后,才使全国剪去这可羞耻的辫发。因为这发辫,不过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罢了。”这长不满四尺的小孩子,竟能说出这眼光远大的话来,使火奴鲁鲁人都不觉钦敬起来。不久,他在这教会学校中毕了业,在全校中他考了一个第一名,由夏威夷王亲自到学校中来,给他一件奖品。

大哥还开了一家商店,在当时所称为爱槐的地方,便是如今称做珠港的。小孙从教会学校毕业出来,又到他大哥的商店中去做了半年生意;趁这个机会,小孙能够和夏威夷的华侨接近。他常常对人说,要推翻满清政府和改革政治的事体。他大哥听了他小弟弟的一番言论,觉得这小孩子前途无量,怕埋没了他的才干,立刻又送他进了火奴鲁鲁的高等学校,称做圣路易的。在这高学校里读了一学期,又改进了夏威夷大学。这时火奴鲁鲁地方,发生了一件中国人和外国人冲突的事体。大哥十分愤怒,原想抛去了火奴鲁鲁回到自己家乡地方去。只因自己在夏威夷地方,买了田地,开了店铺,又合股买了轮船,一时不能离开,但他的小弟弟在火奴鲁鲁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与其在外面受外国人的欺侮,还不如打发他回国去侍奉父母;在他大哥是很看重中国学问的,他以为他的小弟弟所受的外国教育已够了,不要他再受外国学问妨碍他的古学。因此很严厉的对他小弟弟说,要他立刻回故乡去。这时小孙已有十八岁了,他也很想念故乡的父母,便依顺了他大哥的意思,从火奴鲁鲁动身回翠亨去。他们坐的一条沙船,将近香港口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一个小岛上的关税处。在事先,船主已对一班客人告解过了,说道:“你们对于厘捐局中的人,须要忍耐;若是触怒了他们,他们要难为你们的。”停了一刻,果然厘局中的人来了,东搜西寻。这小孙暗暗的留心着,觉得他们只知强取勒索,许多搭客只恐自己的东西充公,或是要捕捉他们去罚他们的钱;只求太平起见,不得不拿些礼物送给他们。小孙因为要免得船主多受困难,对于厘捐局人过度的勒索,他也忍受着;后来见他们拿了许多东西去,以为他们一定满意了,小孙便把自己的行李收拾起来。刚把箱子上了锁,不料又来了一批人,对他说道:“快把你的行李打开给我瞧!”小孙答道:“我已经受过检查了,你们为什么还要使我受这麻烦?”那差役们冷冷的说道:“他们是收海关税的,我们是收厘捐的。”搭客们也没得说,只得忍心耐气的,重复把他的行李打开,候差役搜检完了,大家再收拾起来。谁知第三批搜查的差役又来了,他们拿着刀子,拿着铁钎,在客人的行李上面乱斫乱刺,连声喝道:“打开来!”小孙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爱理不理的说道:“我们是查禁私运鸦片,保护百姓的。”第三次搜查过了,那船正要准备航行,却不料还有第四次检查的人;他们穿了军衣,拿了快枪,命令着客人道:“打开行李来!”众客人问道:“你们搜查了三次,还不够吗?”他们高声答道:“俺们是查火油来的。”小孙听了,不觉大怒,说道:“这是胡说!你看看我们的行李这大小的形状,可以藏得火油的吗?我可受不住你们的麻烦了!”别的客人见小孙反抗官役,十分害怕,大家都来恳求他道:“这一回也听他们检查吧!否则他们要无缘无故的扣留我们在这里的。”这小孙怒气一发,如何止得住,他心中自己忖量着道:我便借这个机会,开始努力与恶势奋斗吧!他便高声对众人说道:“诸位放心,待得我们到了港口,我便帮助你们上诉;眼看着这些谋害人民的差役,都要受罚了。”船主听了,大笑道:“孩子真不懂事!在中国是没有可以上诉的;你若是到上级官厅那儿去,他们亦不过使我们再受些麻烦罢了!”小孙这一次争执的结果,真的使搭客受着麻烦了。那一群差役,把船上的舵拿去;把船扣留起来,不准开行。直到第二天早上,船主悄悄的去纳了一笔贿,给那班差役,这一条船才得开行。可笑差役把贿赂称做罚款。小孙看了这情形,心中愤怒极了。待船开行了以后,他便趁着机会,对搭客演说中国政治改造的必要。他高声问搭客道:“中国在这些腐败万恶的官吏掌握中,你们还坐看着不救吗?”他在船中尽力的宣传,直到这条船进了金星港。

这十八岁的童儿,回到故乡来了。他已不是从前小孩子的气性了,他一肚子藏着改革中国的思想,更是一肚子怀恨那阻挠改革中国的皇帝、官吏差役。尤其是痛恨当时皇帝、官吏差役的虐待剥削我们中国的人民。他此番回家来,闲空着无事可做,他便利用这个时间,做宣传的工作。他很大胆的对村民演讲道:“你们的县衙门,是在香山城里;你们的衙门,替你们干些什么事呢?每年衙役到翠亨来一次,向你们收取那官吏规定的钱;得了你们的钱,便转身去了。你们花了钱也不向他要些什么,他亦不向你们要些什么……”这童儿在演讲的时候,那村坊上男女老少的人民围着他听的很多。从此翠亨地方家家人都在那里批评这童儿的狂妄,但他们仍旧欢喜听他的宣讲。隔了几天,他又得了一个机会,对大众演说道:“这衙役对于一年中村间所遭的事,一点都不知道,亦不询间你们,为什么呢?因为你未必比衙门高明些。你们不要衙门干涉你们的事,衙门亦不要你们干涉他的事,所以中间就有了隔膜。他们拿了你们的钱,你们没有受着出钱的益处。一个政府应该替人民管理种种事情,正像家长应该注意到家中各人一样。现在你们若是要一条路,你们要自己造,或者要你们自己捐钱的,甚至清兵所用的桥,也要你们出钱去造。这里因为车子少,我们无须大路,这是的确的;但是因为小路是通大路的,我们也应该鼓励建造大路。你们既然出了税,他们应该每年做些事体给你们看;无论是建造学校、桥梁、马路。你们所出的钱,哪里去了?到皇帝袋子里去了!皇帝替你们在这翠亨村里干了些什么事呢?却是一些也看不见,这还可以算得一个政府吗?”

我在第一回中已说过了,这翠亨村有一座北帝庙,是一个全村人民最信仰最尊敬的神道。这十八岁的童儿,天天眼见得村中一班男女老少的愚民,如狂如痴的赶到庙中去,向神像礼拜;他想中国人民,须要领他向前进,他们如今相信了神像和庙里的签诗的话,便永远没有方法使他们进步了。他知道迷信便是愚昧的表现,又想到中国若常在紊乱的礼拜和迷信的极桎状态之下,只有退化的。他常常对人说:“迷信使人害怕这些神像,必须在中国能够成一个进化的民族之前去掉它,因为迷信的原因,便是畏惧和愚昧。”他便起了一个决心,在一天香市最热闹的时候,他领了几个同伴,直闯进北帝庙中去。见有人向神像跪拜的,他便把他们拉起来;又自己走近神像前去,握住了北帝的那只木手。在庙中的一班的香客,见他如此亵渎神道,便大惊起来。这童儿也高声向众人说道:“我们为什么敬礼这个木偶?他们自己还不能帮助自己,谁说他能帮助我们?现在看我拉去他的手指,他能不能反抗我!”他说着,只听得刮啦啦一声,那北帝的木手,竟被他拉断了。他把木手高擎在手中,又高声对众人说道:“现在你们可以看见这样的保护乡村的神道了,我折了他的手指,他还照旧撑着嘴笑;这样的神道,如何能保护我们的乡村?”全庙的香客,见了这童儿大胆的行为,都十分惊惶的逃出庙门去。不多一会儿,这个惊人的新闻,传遍了全村。这童儿的行为,被家家人呼着他的名字咒骂着他。村中做父母的教训他的儿子道:“你们快离开这个疯子吧!这都是外国教育使得这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来的!这样亵渎神灵,只有洋人教得出来。啊唷!天哪!这孩子得罪了神明,俺们这全村都要遭灾了!”这班人愈说愈气愤,大家赶到孙家去,围住小孙的父亲讲理,还要这孙大爷担保全村人口十年的平安。孙大爷是一个看重旧礼教的人,他因为要平乡中父老的气,立即拿出钱来,去把破坏的神像修复;村中的人民还不甘心,大家挤在孙家屋子里吵嚷,说非把这个疯癫了的小孩子驱逐出翠亨村去不可。今天也吵,明天也吵,这位孙大爷知道自己儿子得罪了全村的人民,再也难把他安顿在家里了;看看这个小孙,依然是倔强不服气,留在他家中,难保不再闯出大祸来,便去和住在蓝谷的弟弟商量。他们便决定把这意志坚强的童儿,送到香港皇家学校去读书。在一天清晨的时候,小孙乘一只小船,离了他的翠亨村。他的父母,一夜没有好睡。因为他不服从中国的教训,让他到外国人中间去,也许他回来时终究要虚心而顺从的。他们以为外国法子是坏的,但是因为他已经依了他们,索性让他这样下去,学个透彻,也许他会觉悟过来,懊悔而回来敬重他的家属和故乡。这一番话,是小孙的父亲,在小孙临走的时候,用严厉诚恳的声调再三叮嘱着。这小孙听了,也不觉起了骨肉分离的悲感;但他的意志,却还是很坚强的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vcJ9Ba7JZDSgCqd0WguwzBJ3blyxDVHExP+QJTkGUChstNQTxcETegE4EftMTxs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