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回
行白契老父困苛税 劈甘蔗奇童展长才

这穿蓝衣的小孩子,拉着他哥哥,从内屋子出来;正经过外屋子的门口,只听得外屋中有两个人,高声叱咤着,接着又有他父亲很柔和的声音解说着。这小孩子听他父亲在那里受人的欺喝,他心中十分的不自在,便把他的脸凑近门缝中去一看。只见他父亲拿着两个小包儿,向两个客人袖中塞去;那两个客人,还大模大样的,不肯收,经他父亲连连作揖打恭,说了许多好话,那客人才勉强收下了。小孩子看了这情形,心中万分疑惑,忙问他哥哥:“这是什么?”他哥哥年纪比他大,自然知道他父亲的事体,便低低的对他弟弟说道:“父亲在那里完白契的地税呢。”小孩子不懂什么叫做白契,他哥哥便拉他走到院子的东南角上一株大槐树荫子下面,并肩坐着,细细的对他说道:“俺们孙家,自祖宗搬到这翠亨村来住也留下了数千亩田地;后来因为俺祖父和父亲在急要用钱的时候,陆续把田地卖去了几部分。这几次所卖的,都是照广东向来习惯,用白契转让的,因为若要官吏在白契上盖一颗印,成了红契,那便要费很多的银钱。这笔钱在买的卖的两方面都不肯花,因此那卖地的,不过给一张官厅未曾盖印的契纸与买主,这是私地买卖的办法。那买主虽得了田地,而官厅地产册子上却还是原来地主的名字;因此,俺家虽卖去了许多田地,而俺父亲却依旧有缴纳全部田地税响的责任。我每年总看见这两个可厌的差役到来向俺父亲收取全部的地税。那差役明知道俺父亲已不是全部田地的主人了,也知道这全部的地税是再要俺父亲向那些有白契的人家经过种种困难才能收得到。这是每年使我父亲因为要保全孙家的体面和白契的信用,不得不受着加倍的困难,向那真正的地主收得了税钱,并在一起,交给这收税的差役。但是这田地卖去已多年,地产已经改换了许多主人,因此常常因无从查考,便不能够收得地税。但俺父亲无论怎么样困难,每年必须付这一大笔全部的白契地税。可是,弟弟!你也知道俺孙家的境况,一年难似一年了,不比从前俺父亲在澳门做裁缝时候的有钱了。因此,俺父亲每年对于缴这一笔巨大的地税,十分为难。这件事好似被讼事牵累一般,全家人自俺父亲母亲,以及二叔父三叔父都常常担着忧虑。如今积欠已多年了,成了巨大的债额。每年那催税的官差到来,俺父亲除了送贿赂与他们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俺二叔父和三叔父的冒着危险到加利佛尼亚去做采金的苦工,原也是因为的这件事。满以为两位叔父得到了大笔的工资,寄回家来还了这一笔地税,免免俺父亲天天担着忧;谁知两位叔父去了快一年,莫说银钱寄回家来,连一封空信也没有。这是使我父亲如何失望的事!看来这件事须得待我出洋去赚了银钱回来,才能还清这一笔地税。”这小孩子听他哥哥说要出洋去,便说:“我也要出洋去!出洋去赚得巨大的银钱回来,不独还了全部的地税,还要赎回俺孙家全部的田地来!”他哥哥听他小孩子说着大话,便不觉一笑,走了开去。

槐树荫中坐着一个小孩子,他两眼望着天,痴痴的想出了神;他的小脑筋中,起了无数疑问。他想:天生了人,给人住在地上,耕着田,种着棉,衣食是天赐的,土地是公有的,为什么那班差役可以靠着土地的事来受我孙家的贿赂?为什么那些官吏对于红契要这样勒索重费,而使人家想出这种用白契的作伪方法呢?为什么那所谓皇帝的,容许这样不公平的法律,使百姓不得已要行贿赂,逃过官吏的苛税呢?再者,那做皇帝的,做官吏的,做差役的,拿了我们百姓的钱去,用在什么地方呢?这种不公平的事体,有没有补救的方法呢?他想到这里,便不觉自言自语道:“难道我们没有补救的方法来反对官吏的罪恶吗?”恰巧父亲从他身旁走过,听小孩子问出这句话来,便答道:“没有的!小孩子,你不懂得,这是没有补救方法的!因为这是皇帝定下的法律。”这小孩子真不服气了,他紧握着两个小拳头,大声的说道:“那没……我们不能去反对皇帝吗?”一句话,把他父亲吓得去忙捂着小孩子的嘴,低低的说道:“你小孩子懂得什么!你少胡说吧,这也是犯皇帝法律的!”小孩子待他父亲去远了,便又撅着小嘴咕噜着说道:“这是什么理?方后海盗烧了金家的房屋,抢了金家的钱财,这班官府差役到什么地方去了?如今向我家讨取地税,他却又出现了!难道他们专管要钱不管强盗的吗?”

阿金、阿芳、阿英、阿香都是这小孩子的好朋友。他们都怕这小孩子的父亲,如今见他父亲走远了,这一群小友,都一窝蜂似的聚集起来,把这坐在槐树下的蓝衣小孩子围住,七张八嘴的唤他小孙。阿英手中擎着一个红色风筝,阿金手中拿着两支短棒,一个要拉他放风筝去,一个要邀他量棒去,阿芳要小孙踢键子去,阿香要小孙跳田鸡去。这几样游戏,都是小孙所最欢喜的。但是这小孙无论做什么事体,都是很有秩序的。他便领着他的一群小友,到他住屋的西面空场上,把这种种游戏,一样样的玩着。阿金风筝放得很高,阿香田鸡跳得很快,阿芳键子踢得最敏捷;小孙量棒,是他的拿手本领。法子是先把一支棒,向空中掷去,待他快要落地的时候,又拿另一支棒打出去,打得愈远愈好。阿英却远远的站着,看棍棒飞来,便撩起衣兜去接。阿英接住了,便轮阿英打棒,小孙接棒。但无论如何,阿英打棒便总赶不上小孙打得有力。一群孩子,正玩得起劲,忽见小孙的哥哥大孙来了,手中拿了几根甘蔗一边吃着一边走来。小孙见了,便想出一种劈甘蔗的游戏来。甘蔗在翠亨地方,是家家园子中种植的。那一群小友,听了小孙的号令,便各人到家中去拔了几根甘蔗来,又把每根折做两三段,拿一段竖在地下,手一松,趁它没有倒下地去的时候,拿刀猛力的一劈,劈得甘蔗最大的,便算胜利。这一段甘蔗,便归胜利的吃了。这小孙却是此中的能手,每一次劈甘蔗,他总劈得最大的。后来他赢得了很多的甘蔗,他哥哥大孙帮着他捧回家来,正是家中吃午饭的时候,他父亲带领着一班长工,从田地上回来,团团坐着吃饭。那饭菜都是新从地上掘起来的,碗豆青菜,十分有味,这小孙也很爱吃。他在吃饭的时候,小孙又运用他的脑筋,便问他父亲道:“父亲!你不是从前在澳门做裁缝的吗?”他父亲点点头。又问:“父亲做裁缝的时候,不是很赚钱的吗?”他父亲继续点着他的头。他问:“那末,父亲为什么要离开澳门回家来呢?”他父亲露出很慈爱的面色,对小孙说道:“你知道吗,你父亲是最爱子女,最爱家乡的人;你父亲从做裁缝的学徒起,直到后来自己做裁缝,每年赚得很多的钱,但是已有十多年不回家了。你父亲赚钱的心总敌不过爱家乡爱儿女的心,况且家乡自己也有田地可种,你父亲终于抛去了澳门繁华的市场,回返家乡来,做劳苦的农人。从来我们广东的乡下人,若得在澳门得了一个位置,决不肯再回去过着乡间劳苦的生活了。因为葡萄牙人得了澳门,把西方的文明,移植过来,造成荒淫佚乐。他们利用了穷的中国人的劳力,富的中国人的资本,建筑了这个花花世界,来哄编中国人的钱财,而他们却坐收利益。便是一个学生意的小孩儿,也曾被他们所设的陷阱所勾引,乐而忘返。他们来的时候,个个都是一双空手像乞丐一样;后来竟弄得个个饱暖富足,这大都是我们广东乡下人去帮助他成功的。因此他费尽心计,迎合寻快乐的中国人的心理,在这地方,建造了黄的绿的红的墙垣,照着日光露出宝石般黄金般的颜色来,那海水做了它深紫色的边缘。这一块地方上,开设了大规模的妓院、赌场、烟馆,弦管笙歌,通宵达旦;这种罪恶,因有外人势力的帮助,却是一天增高一天。可怜我们广东四处的乡下少年,到了这地方,好似入了烦扰困人的牢狱。在我们有堕落根性的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天然应享的快乐,有钱去买这一种快乐,就像用手去折花一般容易。但是在我看来,那花船上的灯光,亮晶晶地照耀着,这是魔鬼勾人的眼光。在黑暗中吹来妓女悲惨的歌声,可以听得出是因强迫而走入黑暗凄凉的世界中去,从罪恶的途径走到死亡的城中去。我怕罪恶!我怕魔鬼!因此我愿意丢去了清艳的水光,葱笼的山色,高大的楼阁,华美的宅第,五光十色,炫耀夺目的澳门地方,归到我淡泊清静的乡村地方来。为的要保全我的性命,要保全我的灵魂!”

这小孙的年龄,一天一天似的大起来了;他的怀疑的范围,也一天一天似扩大了。他的三婶母每天送他到北帝庙中子曰店里去读书,他每天跟着别的学童一般的抬起了头,撑大了嘴,高声朗诵那书上的字句。天天刻板的功课,他实在做得厌倦极了。有一天,子曰店中许多学童,正齐趁好喉咙,读着无意味的书句;这小孙实在觉得不可耐了,便霍地立起身来,高声对他的教师说道:“我一些不懂,尽是这样唱,是没有意思的。我们读它做什么?”许多学童的读书声,立刻停止下来。教师于是大怒了,随手取起一根戒尺,紧紧的捏在手中,大声喝道:“什么?反叛经训吗?”小孙答道:“不是。可是我一些不懂书中的意义,为什么要天天这样无意识的读它呢?”教授不待他说完,又大喝道:“这便是大不敬!这便是反对先圣先贤的教训!”好一个小孙,他也不用思索,立刻回问道:“敢是先圣先贤教我们这样无意味的死读的吗?”一句话问得教师开不得口。小孙又说道:“可否请先生启发我,使我知道读的是什么?”这时教师不但是动怒,且又觉得诧异。他一手擎起了戒尺,原想向小孙头上打下去的,但回心一想,小孙是全学堂中读书最能背诵的,打他似乎不能使别人心服。教师的心软了下来,拿戒尺重重的向桌子上一拍,说道:“小孩子懂得什么!你要懂书的意思,你只须熟读!”小孙知道这位教师终于不能使他懂得书中的意义了,便也不再多说话。一群学童,见风潮平静了,便又齐声朗诵起来。独有这小孙他又撅着嘴叽咕着,低低的说道:“便是这书本里面,一定也有道理的,我总有一天要寻求出来。”这一天放学回去,他便把要知道书中意义的话,对他父亲说了。到吃夜饭时候,他的堂房叔父来了。这叔父住的地方,离翠亨不远,名叫蓝谷。叔父家中,也开着一个私塾,教读为生。小孙见了他叔父,也把这读书求意义的意思说了出来;他叔父大加赞赏,便拿了几本《大学》《中庸》,略略的对他讲解了一番。小孙大喜,便和他父亲说明,从此要跟着他叔父去读书,不愿再到北帝庙中去一味唱书了。这时候,小孙已有十二岁。那蓝谷地方,忽然来了一个美国传教师,名克尔的,借一间民房,做了教堂。克教士又专爱和乡村孩子说笑,拿些糖果给孩子们吃,讲些外国故事给他们听。小孙每天从他叔叔书房里放学回家去,路过教堂,便拉着克教士问长问短。他从六七岁起,便发生了三个问题:一万年是怎么样长久?青天是什么东西做成的?人死了怎么样?他从六七岁问起,直问到如今十二岁了,却找不到一个能答复他的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FwLkCUHFAOkN6ILAC8S7PT0SnOJ9RljGyI2cmr10V+RbDaJTM/d9dH4frGPmli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