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回
虞美人垓下和歌 楚霸王乌江自刎

正在这时候,韩信的兵也到了齐的边境。韩信接到探子报告,知道齐已经和汉联和,便罢了攻齐的念头。正要下令回兵,旁边闪出一位谋士,连声阻止,说:“不可,不可。将军不能这般草率。“韩信错愕一看,乃是辩士蒯彻。韩信问道:“先生有何高见?“蒯彻说:“将军当初受了汉王命令攻打齐国,并没有说要和齐议和。汉王另外派了使者劝齐降汉,也不曾通知将军。齐听了汉使者的话,派使联和,汉王更没有阻止将军不必进兵的诏书。为什么将军便就此罢兵?再说一句,郦食其不过一个儒生,仗着三寸不烂之舌,便劝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将军是堂堂元帅,带着十万大兵,苦战了一年多,才打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算来将军做了几年元帅,费了无数钱粮,所立下的功劳,倒不如一个区区儒生了。“这几句话,说得韩信面红耳赤,动了忌妒之心,不觉连连点头,吩咐全军依然向齐进发。一路上偃旗息鼓,趁着齐兵没有防备,扑了进去。

那华无伤、田解接到齐王命令,以为已经讲和,不做防备,冷不防半夜三更,汉兵忽然杀来,自然杀得大败,全军覆没。韩信乘胜进攻,势如破竹,不消几天,已经进到齐的国都临淄附近。

齐王田广接到败招,大吃一惊。田横又惊又怒,说:“我国已和汉通好,为何又有这等事?这不是上了郦食其的当吗?“齐王也恍然大悟,便指着郦生骂道:“你原来是出卖我们的。我们上了你的当了。现在别无话说,你要是能叫韩信退兵,我便饶你一死。要是你办不到,我便把你煮死,以出我胸中恶气。“郦食其听了,并不畏惧,也厉声地应道:“这是韩信不遵守汉王命令,与我何干?老子不能管这闲账。“田广、田横大怒,喝命左右把郦食其提起,抛入滚锅里,煮个烂熟。

田广、田横这才手忙脚乱地打点出兵抵敌韩信,一面派人向项羽求救。这田广如何是韩信对手,轻轻几阵,早已丢了临淄,逃到高密(现在山东省高密市西)地方去了。

过了一个月,龙且救兵到了,和田广商议计策,决定由田广在后面策应,龙且统兵和汉兵决战。有个谋士献计说:“韩信连战皆胜,又且长路远征,无路可退,一定拼命死斗。这种军队难以对敌。我兵都是附近地方的人氏,都有家室,无心恋战,若和汉兵打仗,容易奔散。不如固守不出,把一切田里谷物收拾干净,一面由齐王分派臣下到各城晓谕,各处城池知道齐王尚在,楚兵来救,必定会反汉归齐。那时汉兵进不能战,退不能守,四野又没有可以抢掠的粮食,各城又都为齐死守,不消一个月,饿也饿杀他们了。“龙且听了,哈哈大笑,说:“你把韩信看得太高了。他从前在过楚军,我深晓得他的根底。他年轻时候,没有饭吃,寄食在漂母那里,可见他连养自己的才能都没有。后来有个少年要他由胯下爬过,他不怕羞耻也照着做了。你想,懦怯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勇气打仗?这种人有什么可怕?况且我这次救齐,如果不打仗,即使得胜,也没有什么功绩。要是打个胜仗,起码有半个齐国可分,这样好机会,怎么可以错过?“便不用这条计,自己带了大兵,直到潍水,和汉兵对岸立营。

韩信探得龙且要战,心中大喜,便唤进副将傅宽,附耳密嘱,命他带了兵士五千名,每人各带沙袋,乘夜先到潍水上流,寻觅河面窄狭的地段,填在河中,壅住河水,等楚兵过河,再把沙袋提起,放水下来,不可有误。傅宽领命去了。

第二天,韩信升帐,命灌婴、曹参各带一万兵士埋伏在河岸芦苇中间,等到楚兵渡水,截他的归路。灌罂、曹参领命去了。韩信自己引了大军徐徐前进,到了潍水岸边。这时候河水上流已经被傅宽部下用沙袋壅住,河中水浅,可以涉过。韩信便命军士涉水过岸和楚军交战。龙且闻报汉兵涉水过河,忙披挂上马,大开营门迎敌。一眼望见汉兵正在纷纷涉水,只有一部分已经上岸,龙且便挥军大战。汉兵上岸不久,队伍未整,战了一会,便都纷纷败退,都跳下水去。龙且看了呵呵大笑,说:“我早知道韩信是无用的懦夫。这般兵马,也来送死。“忙令全军乘胜过河追赶。龙且匹马当先,带了兵士涉水过河,韩信带了汉兵,如飞地退走。楚兵也奋勇向前追赶,赶了一程,忽然后面喊声大起,曹参、灌婴两军从后面追来,前面韩信也回兵大战。前后三路汉兵夹攻楚兵,把龙且团团围住。龙且奋勇死战,还指望后面军队来救。谁知龙且过河不久,傅宽便把沙袋提起,河水汹涌地流下,把正在过河的楚兵都冲倒水里,淹死了几百人。河水登时涨高了几尺,把楚军截在东岸,无法过河。

龙且战了多时,救兵不到,自然全军覆没。汉兵取了龙且首级,隔岸招降楚兵。楚兵见主将已死,都四散逃走去了。韩信乘胜渡水,追击田广,把田广杀死。田横闻说田广已死,便自立为齐王,率兵抵抗,也杀得大败逃去。齐地都入了汉兵手中,韩信派人向刘邦报捷。

这时候,刘邦正和项羽在广武相拒。项羽百般挑战,刘邦只是不出。转眼已经好几个月,楚军粮食无多,项羽焦灼万分,想来想去,忽然想到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刘邦的妻子吕氏一向养在军中,毫无用处,不如把他们来挟制刘邦,要他降服。便吩咐做一个很高的俎(切肉用的砧板),把太公缚在俎上,好像就要被宰的猪羊一般,安放在汉军望得见的地方,派个人到汉营去约刘邦出来面谈,刘邦不知是什么事,果然到了广武涧边和项羽遥遥相见。

隔了一道深深的广武涧,这两个对头冤家重新见面。现在不是鸿门宴的时候了,刘邦再也不必伏低做小。大家招呼过了,项羽便开言道:“我们打了几年仗,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你还是早早投降吧。要是你不肯投降,那么对不起,请你看一看这个。“说罢把鞭梢一指,刘邦随着鞭梢望去,只见楚营旁边,自己父亲太公高高地被绑在俎上,不由吃了一惊。项羽接着说道:“你看见吗?再不投降,我只有把你父亲煮了。你可想清楚了。“刘邦听了,又看了太公—眼。他知道项羽是杀人不眨眼的,一向不知煮了多少人。太公在他手中,自然由他摆布。可是自己投降过去,是不是能救父亲,也是没有把握。偌大基业,一下子拱手抛弃,万万舍不得的。想了一会儿,微微冷笑答应说:“你想错了。我当初和你一同做楚怀王臣下的时候,不是说过要同生共死,和亲兄弟一般吗?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高兴把你的父亲煮了,务必也分一杯肉羹给我。“说罢又微微冷笑,一点儿也没有惊惶的模样。

项羽听见刘邦这般回答,不由气得暴跳如雷,说:“好!好!你这般嘴硬,我就煮了给你看。“喝叫左右:“快点把他煮了。“左右答应一声,正待动手。旁边转上项伯连忙阻住说:“且慢,这件事还得三思。“项羽愤愤地说:“还留他干吗?“项伯说:“现在战事的胜败,还不能决定。刘邦一心要得天下,还管什么家庭。我们杀了他父亲,什么好处也没有,只不过加添刘邦对我们的怨恨,更加不肯投降,一定会出死力相争。不如留着,倒可系住刘邦的心。“项羽听了项伯的话,觉得也很有理,想了一会儿,遏住怒气,又把太公放下。

过了几天,项羽又和刘邦在涧边见面。项羽说:“天下打了许多年的仗,就为了我们两个,干脆我们两个人单枪匹马决个胜负。何必要连累军士和老百姓呢!“刘邦暗想这话说得真漂亮,我哪是项羽对手,便笑嘻嘻地应道:“我情愿和你斗智,不能和你斗力。“项羽愤怒说:“我们的事情应当由我们自己解决,为什么要搅得天下不安?来!我和你斗三百个回合,逃避的不算好汉。“说着把缰绳一揽,虎虎地站在涧边,眼睛盯住刘邦,等他答复。刘邦暗想:“不好!我要是再拒绝了,被左右将士看轻。“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刻把脸色一沉,轻蔑地说:“哼!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值得和你交手。你有十条大罪,你知道吗?当初怀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做秦王。你负约,把我搬到汉中,这是第一条大罪。你假传怀王旨意,杀死宋义,这是第二条大罪。怀王派你救赵,不曾派你入关,你救赵之后,并不回楚,擅自带了诸侯入关,这是第三条大罪。你烧了秦宫,掘了秦始皇墓,掳掠许多财宝,这是第四条大罪。你擅自把秦王子婴杀了,这是第五条大罪。你用了诈计把秦降兵二十万坑死新安,这是第六条大罪。你把所爱的诸将都封在好的地方,反把原来的各国国王搬到荒僻的地方去,这是第七条大罪。你自己占了许多地盘,又把义帝逐去,自己占了楚的国都彭城,这是第八条大罪。你又使人暗杀义帝,这是第九条大罪。你抓住天下大权,却干了许多不公不平的事,天下都恨你切齿,这是第十条大罪。我带了大兵来讨你的罪,只消派下贱的罪人与你厮杀,你怎配和我交手。“说罢又冷笑一声。

项羽听见刘邦公然当面数说,直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扑过涧去,拼个死活。他咬住牙齿,握紧拳头,把手中画戟一招,左右五百名弓弩手登时拉满弓弦,流星般地把箭矢攒射过去。刘邦不及提防,正中胸口,翻身落马。汉军将士连忙一拥上前,扶救刘邦回营。刘邦自知伤势不轻,只怕军心摇动,咬着牙,忍痛把箭矢拔出,抛在地下,却高声咒骂道:“该杀的奴才,把老子的脚指头射破了。“一面摸着脚,一面大骂。兵士们听见是脚指头射伤,料想没甚关系,便都放下了心。这也可见刘邦是怎样一个机警的人。

回到汉营,伤口血流不止,刘邦一连昏过去几次,病势十分严重,好几日躺在床上,不能外出。各营军士也渐渐觉到。大家交头接耳纷纷议论,都说汉王箭疮一定沉重,万一有什么意外,如何是好?张良听见这些闲话,唯恐兵心摇动,暗暗捏一把汗。好容易盼到刘邦伤口稍为痊愈一点,便劝刘邦巡行各营,以息谣言。刘邦无可奈何,只得坐上小车,左右拥护着,到各营巡行一周。大家看见刘邦还能出来巡营,才相信伤势无妨。刘邦趁势回成皋城里养病。

项羽看见刘邦坠马,心中大喜,忙派探子打听消息,一面调兵预备进攻。谁知探子回报,刘邦仅仅被射伤脚趾,还能出巡各营。项羽一团高兴,化为乌有。

过了两个月,刘邦伤势渐渐平复,又到广武来和项羽相持。忽然韩信使者到来,报说齐国平定的事。刘邦大喜。使者又呈上韩信书信。刘邦拆开一看,信中说齐国虽然平定,但是齐人心眼最多,南边又紧接楚国边界,恐怕不大靠得住。臣权位太轻,难以服人,请暂时做个假王,才好放手办事。刘邦刚刚看到这里,不觉勃然大怒,厉声大骂说:“我在这里捱惊受苦,专望你赶快回兵来帮我。你倒想做起王来……“还不曾骂完,早把旁边的张良、陈平两个人急杀。他两人只怕刘邦和韩信吵翻了,误了大事,又碍着韩信的使者在前,不便拦阻,只得暗暗去踹刘邦的脚跟。刘邦倒也乖觉,立刻住口。两人赶快附着刘邦耳朵低声说道:“我们正在困难关头,怎能禁止韩信不做齐王?大王赶快推水推船,立他做王。要不然,顷刻祸起,后悔无及。“刘邦猛然觉悟,立刻又转口大声骂道:“大丈夫既然立下了这般大的功劳,就是做个真王也不为过。做什么假王?老子就不喜欢这么不痛快!“吩咐赶快铸齐王金印,派张良随同使者一同到齐,立韩信做齐王,并且催他即日出兵攻打楚国。

张良去了,刘邦又想现在天下一半已经归汉,项羽势力日小。万一将来项羽力穷,又把太公拿出来挟制,如何是好?想了一会儿,便唤陆贾进来,吩咐他前往楚军,和项王约和,请他把太公、吕氏送回汉军,大家罢兵。陆贾去了。刘邦又封英布做淮南王,命他去勾结周殷,一同截断项羽的后路。

这时候,项羽也已接到龙且全军覆没的消息,心里大惊,暗想韩信如此厉害,一旦帮刘邦前后夹攻,岂不危险?筹思了多时,想不出计策来。大将钟离昧说:“韩信从前本在我军,大王待他不错。现在不如派人去劝他不要帮助刘邦。韩信为人很忠厚,臣想或者可以办到。“原来钟离昧和韩信很要好,所以想出了这个计策。项羽细想也没有别计可行,便派了武涉去见韩信。

武涉刚刚去了,陆贾便来到楚军,说明求和的意思,请放太公、吕氏回汉。项羽暗想,现在楚军并未打败,东南一带还是我的势力,只要韩信按兵不动,天下事还有希望,便一口拒绝,不管陆贾怎么说,总不肯听。陆贾无奈,只得回去。

不多几日,张良到了齐国。韩信受了王印,择日登了齐王的宝座,南面称孤,好不得意。张良聪明绝顶,一言一动,都使韩信感到刘邦真是他生平唯一的知己,果然点齐兵马,预备去攻打楚国。张良去后,武涉恰好也到。韩信唤他入见。武涉说:“项王派臣来贺大王。大王今天做了齐王,和楚国接界。彼此邻国,应该和好。当初项王和诸侯起兵,是为了诛灭无道的秦。秦亡了,大家按照功劳,各封土地,让士卒休息。不想汉王不服分配,擅自出兵,占了许多地方。他的意思简直要把整个天下都占去,这样贪心不足的人,怎么可以和他相处呢?大王以为汉王待大王好,那就完全错了。当初汉王多少次在项王掌握里,项王宽宏大量,让他活着。他一得性命,立刻就反面无情。他是这样靠不住。现在他所以不敢和大王翻脸,是因为项王还在的缘故。项王一旦败北,汉王一定不容大王。大王原和项王相熟,为何不和项王联和?三分天下,各享富贵,岂不美哉!大王要是相信汉王,帮他攻打楚国,楚国一亡,大王也就完了。“韩信新做了王,心里高兴得很,哪肯听武涉的话,便冷笑一声说:“对不住,请你替我回复项王。我在项王手下好几年了,职务不过执戟侍立,官位不过郎中。我在汉军中,汉王一见,立刻拜我为大将,带领数十万大军,计无不听,言无不从,才有今天的地位。人家待我这般好,我却亏负良心,岂有此理?请你替我回报项王。“说罢,不由武涉分说,便拂袖而入。武涉碰了一鼻子灰,没奈何,怏怏回去。

武涉虽然劝不转韩信,却惊动了韩信身边一个谋士。这人不是别人,便是蒯彻。他看见张良、武涉仆仆往来,心知楚、汉双方都要拉住韩信做个帮手。替韩信个人打算,也是维持了双方的均势,方能长保权位。要是一方灭亡,韩信之祸也必不远。便想劝告韩信,无奈韩信身边护卫甚多,不便当众明言。他打定了主意,次日一早来见韩信,对韩信说:“臣懂得相人的法子,凭着人的相貌,仔细分析,便知道这人一生的贫富穷通,百不失一。“韩信高兴了,说:“原来先生还会看相。请问先生凭什么来断定?“蒯彻说:“要知道一个人的贵贱,只消看他的骨格。要知道一个人有忧或是有喜,只消看他的容色。要知道一个人的将来成败,只消看他的决断能力。把这三种参合起来,没有不奇验的。“韩信夸奖说:“先生的话很高明。那么请相寡人将来如何?“蒯彻听说,便故意仔细向韩信脸上瞧了一会儿,又走到韩信旁边、后面,前前后后都看了一会儿,方才慢慢说道:“请大王恕臣无罪,才敢直言。“韩信说:“那是自然,先生尽管直言,不须隐瞒。“蒯彻又故意做出欲言不言的态度,方才不得已地说:“臣相大王的面,不过封侯而已,又且危险不安。可是大王的背,却贵不可言。“韩信诧异说:“这话怎么说?“蒯彻说:“请大王屏退左右,臣才敢直言。“韩信已被蒯彻弄得迷迷惑惑,真个命左右完全退去。蒯彻看清左右无人,方才说道:“现在楚、汉争战三年,人民死者无数,双方相持不下。除了天下英雄,不能拯救天下大祸。现在楚、汉两王的性命都掌握在大王手里。大王帮汉汉胜,助楚楚强。替大王打算,最好双方都不帮,收拾全齐兵力,制止双方的争斗,自然天下人民都要感德大王。分裂土地,封建弱小的国,诸侯都要归向大王了。那时大王可以握天下的大权,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韩信听了,才知道蒯彻说的想法,完全一篇鬼话,不过骗得韩信遣开左右罢了。便回答道:“汉王待我极好,我岂可负他?“蒯彻说:“大王错了。当初张耳、陈余是刎颈之交,因为张黡、陈泽的事情,弄得二人不和。张耳根了大王打败陈余,将陈余杀死在泜水之上。大王和汉王的交情,当然比不上张耳、陈余二人,可是比张黡、陈泽更大的事情又不知有多少。大王以为汉王会永远和大王合作吗!大王功劳过大,无人可比。归汉汉人害怕,归楚楚人害怕。大王还想归谁?“韩信被他说得毛骨悚然,心里也犹豫不定,沉吟了一会儿,蒯彻又说:“大王不要自误,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失去这个机会,后悔就来不及了。“韩信拱手称谢,说:“先生良言,我韩信十分感激。但是这事情太重大了,我还得仔细想想。先生且去休息。“蒯彻又劝了一番,方才退出。

韩信这一夜翻来覆去,总睡不着。他把从前和现在细细比较,又把天下情形细细推想。觉得自己以前那般不得意,刘邦却一下便提拔做了元帅,这是何等的情谊,怎么可以相负?又想张耳、英布都没有什么大功,尚且被封为王,我建下这般大功,替刘邦打平了魏、代、赵、燕、齐许多国家,便做个齐王,有何过分?难道刘邦还好意思夺我的齐国么?又想到刘邦一向对我言听计从,这般倾心吐胆地待我,我怎么好翻起脸来!想来想去,总觉得良心上说不过去。

过了几天,蒯彻又来见韩信。这番左右在旁,蒯彻不便直言,只隐隐约约地劝韩信别失了机会。韩信默然不语。蒯彻知道他不用这计,恐怕将来韩信反把自己杀死,便假说有病,逃走去了。

武涉回到楚军,报告项羽。项羽知道韩信不肯背汉,心里十分着急,眼看粮草用尽,汉兵还是不出。忽报燕、赵各国都派兵来帮助汉王,齐王韩信也已出兵要打楚国。项羽暗想自己的兵马自从龙且带去二十万以后,剩下不过十几万人。汉兵日日增加,这便如何是好?正在烦恼,又报汉王派使者侯公前来求和。项羽唤他进来。侯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极力说明刘邦一向和项羽怎样要好,现在情愿平分天下,彼此罢兵休息,请项羽放回太公、吕氏,永远和好。项羽听了侯公言辞,暗想自己现在实在没有打胜的把握,不如和了也好。寻思一番,便允许了,派了使者正式和汉磋商条件。

刘邦听说项羽肯放太公、吕氏回汉,心中大喜,自然一切条件都好商量。不多几日已经议妥。楚、汉两国,以鸿沟为界。原来这鸿沟就在荥阳东南,是战国以后利用自然水道所开的一条运河,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条水上交通线。当时刘邦、项羽两面商定,鸿沟以西属汉,鸿沟以东属楚,双方和好,不再争战。定了九月吉日,订立和约,楚把太公、吕氏送回汉军,然后退兵。

到了定约这一天,荥阳城外筑起高坛,坛上坛下插满了旌旗,楚、汉两军喜气洋溢。项羽、刘邦都穿了礼服,乘着銮驾,摆开仪仗,无数将士簇拥着。到了坛上,举行隆重的结盟仪式,宣布从此永息干戈,双方和好。两军将士齐声欢呼,震动天地。自从鸿门宴后,楚、汉足足打了五年的仗,别说老百姓,连双方将士也已十分厌倦。今天定了和约,大家自然都很高兴。

在坛上,项羽和刘邦又一度见面。这不是鸿门,也不是广武,大家都显得十分客气。盟约一定,项羽如约派人把太公、吕氏送还刘邦,自己便拔营东归。他虽然做了楚王,却年年南征北讨,已经三四年没有回到国都彭城了,自然归心似箭。刘邦却另有打算,他接回父亲妻子后,便暗暗和张良、陈平商议,一面又派了几个使者星夜分头通知韩信、彭越、英布,叫他们赶快进兵,三面阻击项羽的归路。自己也拔营向东追赶。

项羽在东归路上,走到固陵(现在河南省淮阳县西北)扎下营盘,和美人虞姬在帐中饮酒。忽然项庄慌慌张张地跑来说:“刚才探子来报,汉兵已经追来,人马很多,明天大约就要追上我们了。“项王啪的一声,把酒杯掼在桌上,霍地站起身来,眼睛里闪着怒火,愤愤地骂道:“好不要脸的刘邦,这般无信,欺人太甚。“喝命各营明天一早整队出战;杀他一个下马威。楚军知得汉军背约来追,无不咬牙切齿,都愿拼一个你死我活。

第二天,天色刚明,楚军已经摆好阵势。只听得咚咚咚战鼓的声音渐渐越来越近,汉兵果然漫山盖野地追来了。汉兵本来惧怕项王,这番明欺项王兵少粮尽,才敢追赶,如今看见楚军已经摆好阵势,不由都吃了一惊,只得也扎住阵脚。三通鼓罢,项王怒气勃勃,挺戟跃马,大喝:“刘邦无耻小人,竟敢背盟负约,还不出来受死?“把手中画戟一招,楚军发一声呐喊,山崩天塌一般,一齐扑了过去。项王一马当先,领着左右勇将,冲进汉军,如入无人之境。身边百十个将士也都英勇百倍,只杀得汉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汉军抵敌不住,纷纷败退。楚兵踏着血海尸山,紧追不舍。钟离昧一眼瞥见刘邦正由诸将护住飞逃,连忙飞马去追,大叫:“刘邦休走!“刘邦吓得急急加鞭拼命逃走。樊哙连忙拦住钟离昧,提刀就砍。钟离昧只得抡枪接战。战了几合,樊哙眼见汉军全都溃退,不敢恋战,虚晃一刀,也败了下去。

这一场大战,汉兵二十多万,折了三分之一。刘邦逃到半路,收集残兵败将,靠山傍水,扎下营盘。项羽因为天色已晚,方才收兵回去。

第二天,项王督了将士来攻汉营,刘邦哪敢出战。项王攻打了一天,因为粮食已尽,料到刘邦又是抱定“死守“主意。只好撤兵,仍向东回去。

刘邦知道项羽已经去了,便问张良道:“各方兵马都不肯来,如何是好?“张良沉吟了一会儿,说:“这也怪不得他们不来。现在的大势,楚已经就要败了,可是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酬报,自然不愿出力了。大王要是舍得和他们共分天下,马上就可以使他们来。“刘邦睁圆了眼睛说:“还应该怎样酬报他们啊?“张良悄悄地说道:“这次韩信做了齐王,并非出于大王本意,他心里总有点不安。他的家在楚,希望能得到故乡土地。彭越一向因为魏豹做了魏王,所以他只做魏相。现在魏豹早已死了,彭越自然也希望做王了。大王要是肯把楚地分给这两个人,那就容易了。“刘邦听了,伸手挠着脑袋,仔细想了一会儿,自己打了许多年仗,好容易有打败项羽的机会,却把楚地都分给人,不是白白费力吗?可是没有他们,项羽是万万打不倒的。现在是“落水要命“的时候,只好将来“上岸“以后再算账了。想定了便慷慨地答应,派使者去告诉韩信、彭越说:“如果打败了楚,把楚地一半分给彭越,还有一半封给齐王。“韩信、彭越两人接到命令,果然即日出兵。一面刘邦又派人去催促刘贾、英布一同进兵,自己带了汉兵,远远跟在项王的后面,专等各方兵来。

项王带了身经百战的楚军,离开固陵,向东进发。他知道汉军一定还要跟在后面,便唤进项伯、项庄、钟离昧、季布一干将士,商议说:“刘邦欺我粮尽,一定紧跟不舍。我且诱他深入重地。彭城还有十万守兵,可以由北迎战。周殷还有二十万军队驻扎在舒(现在安徽省舒城县)地,可以由南进攻。那时我们回兵,三面夹攻,不怕刘邦飞上天去。“季布说:“周殷正镇守九江地方,堵截英布。恐怕英布也跟着北上,岂不麻烦?“钟离昧也接着说:“我们全靠彭城一带守兵堵戳韩信南下,恐怕动不得。“项王沉吟了一会说:“也罢。刘邦的军队脆弱得很。当年彭城一战,我们三万人还打败他五十多万兵马,何况我们现在还有十万精兵呢?“说罢又顿足道:“英布、韩信,我几时亏待过他们,却去帮这等反复无信的刘邦来跟我作对。“几句话说得大家都低了头,沉默无语。项伯眼睛一转,蓦地想起一事,便向项羽说:“现在彭城方面十分重要。我想先去观察形势,好堵截韩信军队。如若可能,抽派一部分军队前来接应更好。“项王欢喜说:“叔叔肯去,那好极了。接应倒不必,汉兵我自会对付。只消堵住韩信就行。再运些粮食一路迎上来,我军粮草快完了。“项伯满口答应说:“这个自然。“项王又对项庄说:“你也去周殷那里,叫他好生防备英布。“项庄也领命去了。

项王派了两人去后,依然率兵东进,因为粮食不够,不能不随地补充,就走得慢了。

这一天楚军正在前进,忽然项庄一马跑来,喘吁吁地向项王报告说:“不好了!寿春(现在安徽省寿县)已经被刘贾攻破。周殷也反了,倒和英布合作起来,把九江的兵全部向北推进,不久就要到了。南边的路已经断了,我只好回来。“项王一听连周殷也反了,不由烈火冲心,握着拳头,咬紧了牙,吩咐停下军来,对诸将说:“现在我只有趁着英布没有来的时候,把刘邦先解决了,省得他们联合起来。只是彭城方面,好几天没有消息了,只怕叔叔堵不住韩信,那就糟了。“话还未毕,探子飞马来报:“韩信军队三十万已经南下,和汉军合在一处,从后面追来。“项王不觉怔了一怔,可是立刻又恢复了庄严威武的态度,把眼睛向左右一扫,像闪电一般,英气逼人,郑重地说:“诸位,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严重关头,不能不和这班忘恩负义的人决一死战。我们楚军自从起义以来,血战八年,从未败过。我们要保持这常胜的荣誉。现在还有十万人,不算不多。只是粮食快完了,利在速战速决。就在明天,我们要和汉军拼个死活。“说着脸色凛冽得像罩了一层冰霜似的。

这一夜楚军戒备得十分严紧,天一亮就全体进餐,准备厮杀。项王派钟离昧和季布分头领左右两翼,自己带同诸将在中军迎战。

却说刘邦已接到了项伯将彭城迎降韩信的消息,知道项羽后路已断,十分高兴,只是还怕项王英勇,不敢进逼。一直到了韩信兵到,刘邦忙把剑、印交给韩信,请他带领齐、汉两军,向前追赶,刘邦自己却躲在后面管理辎重。

韩信领了剑、印,上了将坛,召集汉、齐两军,一同听令。派将军曹参、靳歙、樊哙、灌婴、王陵、杨喜、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十人,各带汉军二万,十面埋伏,只听中军金鼓暗号,便分批出来接战。鼓声一变。尽管退去。十入领令去了。韩信又传令齐军三十万人随帅旗出战。将军陈贺领右翼,孔聚领左翼。战时,左右两翼按兵不动,只等中军退后,楚兵追上,方可出兵截断楚军归路。另派张良、陈平一班谋士跟汉王在后山驻扎,由周勃等一干汉将随同保护。再令彭越、英布、刘贾由三面夹次楚军。

原来汉兵屡战屡败,吃尽楚军的苦。但齐兵却曾打败过楚将龙且。所以韩信派齐军当先,汉军只担任埋伏和接应,以免望风奔溃,牵动全局。

当日韩信催兵前进,到了离垓下(现在安徽省灵璧县东南)不远地方,望见楚军已在前面扎定阵势,果然人雄似虎,马骏如龙,阵势十分严整。韩信传令扎下阵脚。三通鼓罢,旗门大开,楚、汉两军一齐呐喊。项王全身披挂,亲率随身将士,冲杀过来。齐军不知项王厉害,连忙接战,战不到几个回合,早被项王冲开阵脚。楚军一齐踩进阵来,逢人便砍,遇马便刺,杀得齐军纷纷倒下。因为韩信军令极严,虽然大败,还不敢公然崩溃,仍是有秩序地倒退下来。楚军已经得手,哪肯放松,紧紧地向前压迫。齐军站脚不住,大败而逃。韩信在阵后望见齐兵已经无法支持,连忙鸣金收兵。齐兵一听金声,恨不能身生两翅,拼命飞跑。楚军也火速向前追赶,只杀得齐兵抛戈丢甲,没命飞逃。楚军追了一程,忽听汉军金鼓齐鸣,左右杀出两支伏兵,为首的大将便是曹参、靳歙。他们放过齐军败兵,却由两旁夹攻楚兵。楚军也分出左右两支兵来,由钟离昧、季布迎住曹参、靳歙大战。汉军虽是生力军,却因一向打不过楚军,气先馁了,只能勉强招架。楚军是越战越长精神。不多时,汉军早已站不住脚,往后倒退。恰好一阵金声,汉军趁势急急逃走。楚军正要向前急追,忽然鼓声又响,汉军又冲出两支生力军来。为首大将便是樊哙、灌婴,拦住楚军。楚军抖擞精神,大呼酣战,只杀得烟尘滚滚,日月无光。战够多时,汉军支持不住,只得败了下去。项王见汉兵这般无用,和当年彭城大战时候一般,便催军再追上去。但听一阵鼓声,又杀出王陵、杨喜两支伏兵来。楚军杀得性起,哪肯住手,都拼命冲了上去。刚刚战了几合,这两支军便往后倒退。项王和楚军乘胜追赶,杀得汉军尸横遍地,楚军身上都溅满了鲜血。忽然西南方面鼓声大震,周殷、英布率领二十万精兵,风驰电掣般扑到。钟离昧连忙领了三万楚军迎敌。英布原是骁将,在楚军多年,军队精整和楚军差不多,恃着兵马众多,把钟离昧团团围住,喊杀的声音,天摇地动。项王正待催兵救应,汉军里早撞出王翳、吕马童两支兵来。忽然北面喊声大起,彭越、刘贾也带了二十万军队赶到。季布火急分兵抵敌。正在这时候,前面鼓声又起,韩信带了二十万齐兵,回头迎战。这时楚军不满十万人,汉兵却不下六七十万,像汪洋大海一般,包围着几个小岛。楚军已经苦战一天,汉军却有不少生力军。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英勇的楚军依然活泼得和生龙活虎一般,随着项王东冲西突,杀死汉军不计其数。但是杀透一层,又是一层,打败一万,又是一万。只杀得项王汗透重袍,眼看自己的兵士一天没有吃饭了,恐怕疲劳太过,估计汉兵数量是杀不完的,不如突围出去再说,便把辔头一带,那乌骓便放开四脚,豁喇喇冲了出去。项王一支画戟,搅开了一条血路。楚军跟着杀出。汉军抵敌不住,被项王杀出重围。

项王回头一看,北方一支楚军被汉兵围住,心知一定是季布,忙大喝一声,帮了楚军向北冲去。季布正和彭越苦战,楚军人少,渐渐不支。忽见彭越军队大乱,季布连忙趁势冲出,和项王会合。一部分楚军却被彭越截住了。

项王检点军队,伤亡的已经不少,正要向南去救应钟离昧,忽然前面喊声大起,吕胜、杨武带领四万人马杀来,后面韩信也催动大军追赶。楚军连忙分头接战,且战且走。不妨孔聚、陈贺带了十万齐军迎头截住归路,又把项王、季布围得水泄不通。项王杀得性起,展开画戟,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如同风飘柳絮一般,挑死了汉军不计其数。这些楚军也都是百战英雄,一个个浴血苦战,杀死了几万的汉兵。无奈汉兵委实太多,密密层层,杀退一批,又来一批。看看杀到天黑,忽然汉军阵势大乱,钟离昧浑身血污,带了残兵,撞进围来救援项王。项王大喜,忙同季布一齐冲了出去。

这一场大战,汉兵死亡了十几万。楚军也丧失了三万人。项王带了残兵,向东退走。四面八方的汉兵紧紧追赶。项王只得奔回垓下大营,收集人马驻扎。韩信、英布、彭越也都追到,把项王的营垒团团围住。

原来垓下这个地方,四面绝壁,无人居住,项王依山扎营,所以汉兵不能攻进。

当夜月色微明,项王在山上远望,只见汉兵营幕,连绵不断,把这山围了好几层。旌旗遍野,刁斗不绝。项王不觉长叹一声,想起自己身经百战,没有一次不大获全胜的,不想今天困在这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明天能不能冲出去,很少把握。想不到区区韩信,竟比刘邦强得多。看了一番,闷闷回到帐中,吩咐左右好好把乌骓喂饱,明天还要厮杀,不要难为了它。

虞姬看见项王今夜神气和平日不同,也知道事势紧急。她心中早安下主意,并不露出惊惶,依然很安详地替项王卸下金甲。甲上鲜血凝结成片片红冰,抖散满地。项王闷闷躺下,满腔心绪,像沸水一般在胸中翻腾,总睡不着。忽然隐隐约约听见远远一阵风吹送来一片歌声,悠扬凄婉,好像从前曾经听见过的。侧耳细细一听,却是楚人常唱的楚地歌曲。项王原是楚国将门出身,故乡腔调,入耳特别刺心,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怅惘滋味。再听一听,这歌声越来越近,非常清晰,并且唱的人也越来越多,四面八方都布满了楚歌的声音,此唱彼和,悠扬不绝,听起来何止十万多人。项王霍地推开被窝,站了起来,吃惊地说:“糟了!难道彭城已经被汉军占了吗?难道楚地都投降了汉军吗?为什么汉军里有许多楚人呢?唉!“他扑地坐了下来,心里像乱丝一般,想到楚地和彭城要是都已失去,自己即使杀出重围,也是无家可归。而且今夜的楚歌,楚军一听也要勾起思乡的情绪,明天能不能像从前一般死战,很难有把握。何况粮食已尽,又不能多捱时日。他想到这里,觉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世英名竟弄得这般结果,不由把手在桌上一拍,唤左右:“酒来!“左右连忙捧上酒壶。虞姬斟了一杯美酒,递与项王,自己也在旁陪饮。项王喝了几杯,更勾起无穷心事,眼看着花容月貌的虞姬,今夜还在这里饮酒,不知明天怎样结局。想要带她杀出重围,又不可能;抛掉她又不忍。这便如何是好!想了一番,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双虎目滚下了两行热泪。左右侍卫看见项王悲伤,都暗暗啜泣,呜咽无声。虞姬更是掩着袖子,簌簌地落下许多泪珠。过了一会儿,项王慨然拔出腰间宝剑,就在帐中舞了起来,把一腔抑郁不平之气,完全寄托在剑锋上面。舞得特别快,好像疾风暴雨一般。剑光霍霍不定,盘绕在项王周身,仿佛一团白雪。舞到后来,剑光瞥然收住,却发出了项王高亢激烈的歌声,像敲金裂帛一般:

力拔山兮气盖世,肘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唱到末了两句,激烈的声音转成了酸楚的腔调,更觉得悲壮凄凉,刺入肺腑。项王停了一停,重又再唱一遍。虞姬听得项王歌词,暗想项王英雄盖世,到了穷途末路,还念念不忘自己,又感动,又悲伤,便也跟着项王歌唱了一遍,然后顺手接过项王手中宝剑舞了起来。这时候,不要说虞姬手颤心伤,剑法散乱,就是项王也无心赏鉴。舞不多时,虞姬便收住剑,含泪说道:“妾有和歌一首,请大王垂听。“说罢,幽幽咽咽地唱道: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唱罢,满脸泪痕,呜咽地说:“大王保重自爱,不要为妾牵心。明天大王冲锋,妾是女子,无力跟随,也不能做汉军的俘虏。就此告辞,省得拖累。“说罢,慷慨地回手一剑向粉颈刺去。可怜:

香魂夜逐剑光飞,精血化为原上草。

项王见虞姬已死。大哭一场,吩咐左右草草埋葬。后人因虞姬贞烈明决,谱了歌曲来唱,名为虞美人调。又相传楚地有一种花,花叶两两相对,是虞姬的血入地所生,人若向它唱虞美人曲,这花便会摇动,好像美人舞姿,因此也把它名为虞美人花。这种民间传说的发生,都为了哀怜虞姬而起的。有名的京剧“霸王别姬“,也是取材于这段故事。

当下项王寻思,汉军重叠包围,天明恐怕难以冲出,还是趁黑夜悄悄脱身。彭城大约已失,只有向南到江东整顿兵马,还可以卷土重来。想定了,便命人牵来乌骓,披挂上马。左右壮士都情愿跟随项王同走,大家乘着黑夜,悄悄下山,抹过汉军营盘,方才向南飞驰。走了一程,天色微明,项王检点随从,共计八百余人。且喜汉军不曾追来,便放辔一直跑去。那乌骓日行千里,诸将士如何赶得上?一路上掉队的人很多,渐渐人数减少。到了渡过淮水时,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过了淮水,依然向南飞驰。不觉到了阴陵地方(现在安徽省定远县附近),好几条小路分歧,不知向哪一条路走好。恰好田边有个老头子,坐在树下晒太阳。项王便动问说:“请问哪一条路好过江?“老头子抬头一看,看见项王一行人众,身上战袍染了许多鲜血,手里都带着兵器,骑着战马。他暗想这一伙准是打败的残兵,要想逃到江东去。他们一向残杀良民,我且骗他一骗。便伸手指道:“向左边那一条路走,便是。“项王性情率直,再不想这老头子有心骗他,真个向左边小路走去。

谁知这条路越走越泥泞,越走越低湿。马脚踩在烂泥里拔也拔不出。左转弯,右抹角,走来走去,总走不通。原来是一个极大的大泽,并不是江边。等到走了许多时光,才发现上了老头子的当。大家急急重新掉转马头,辛苦跋涉,费了无数力气,方才寻着大路,可是已经只剩下二十八骑了。

项王率同二十八名勇士刚刚踏上征途,后面尘土飞扬,汉军已经追到。原来汉兵直到天明才发现项王已经逃去,连忙派灌婴领了骑兵五千人追赶。汉兵虽然善骑,也赶不上项王。偏偏项王在阴陵误陷大泽,耽搁许多时光,以致被汉兵赶上。

项王一见尘头很高,知道兵马不少。自己身边只有二十八人,且又十分疲乏,看光景是不能逃脱的了。便慷慨地向跟随的勇士说道:“我起义兵已经八年,经过大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想不到今天会落到这般下场。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不是我打得不好。今天当然只有战死,但是我必要斩将搴旗,连胜三次,让诸君知道这是天亡我,不是我战术不精。“说罢便带了诸人一同到一座小山上面。汉兵已经和怒潮一般滔滔涌来,看见山上有楚军,料知是项王,便把小山围得水泄不通。项王命二十八人向外排在圆形,说:“现在我们分成四队,四面冲下。诸君看我取他们一员将领的首级。以后我们在山的东边会齐。“说罢,大喊一声,宛如半空霹雳。二十八骑应声由山上分四面飞驰冲下。汉军不知哪个是项王,都吓得四散分开。项王一戟刺去,挑下汉将一员,取了首级,径向山东驰去。杨喜看见项王东驰,连忙放马来赶。项王回头一看,睁圆眼睛,大喝一声,恰似巨雷一般,吓得杨喜心胆俱堕,几乎跌下马去。连马也惊得狂跳起来,拼命向后大奔。杨喜伏在鞍上,不敢睁眼,一直退到几里以外,才喘吁吁地停了下来。

项王跑到山的东边,会合了二十八人。这时候二十八个勇士也已经杀得浑身溅满了敌人的鲜血。项王把他们又分成三队。汉兵不知谁是项王,只好紧紧围住。项王又大喝一声,三队健儿,分三方英勇地冲去。冲进汉军阵里,一个个大展神威,宛如凶神恶煞一般,人撞着就死,马撞着就亡。这二十八人都是跟随项王身经百战的最精悍的勇士,一个个都能力敌万夫,在这生死关头,自然更加凶猛。汉兵被他们杀死的不计其数,只得分兵把这三队勇士都包围起来。项王挺起长戟,狂啸一声,舞动画戟,周围的汉兵纷纷落马。顷刻之间,冲开阵脚,杀出重围。回头一看,还有两队勇士正在围中苦战。项王再喝一声,又冲进围里,杀开血路,救出一队勇士,再踏着汉兵的尸骸,带了已出重围的健儿,重新冲进第三队围里,迎面撞见汉军一名小将,他不识项王,挺枪拦住。项王随手一戟,把汉将刺下鞍去,招引随身勇士,把汉兵痛杀一阵,方才会合了三队勇士,一同杀出重围。这一场大战,只杀得汉军将士人人咬指,个个摇头,眼看着这群咆哮的狮子冲出重重叠叠的包围,向南而去。

项王出了重围,放辔南行,回顾健儿,只失散二名,还有二十六人,便间他们说:“我刚才说的话如何?“二十六个勇士都伏在鞍上致敬,说:“大王的话不错。大王的神勇,天下无敌。”

这座小山,后人称为四溃山,也称为四马山(现在安徽省和县北七十里),民间相传,现在山石上面还留有马迹。

项王走了一会,举戟指道:“前面不远,就是乌江。我们可以觅船过江。“大家纵辔飞驰,眨眼间到了乌江地界。只见一人伏在道旁拜道:“臣是乌江亭长。知道大王到来,已经预备下船只等待。江东地方虽小,还有千里,足可建国为王。现在仅臣有船,汉兵追到也没有船只渡江。请大王上船。“说罢,便上前拢马。项王听罢亭长言语,蓦地仰天呵呵狂笑起来。他本性天真坦直,从来不肯用欺诈对待别人。想不到自己心爱的英布和曾经提拔的韩信、陈平,委托重任的周殷,骨肉相连的项伯,都一个个投降了敌人,反面无情地打击自己。那天歃血订盟,指天誓日的刘邦,也忘了自己放回他父亲妻子的情谊,顷刻背盟。人心是这般难测,为了利益就丝毫不顾信义,使他看破了冷酷黑暗的真面目。甚至那位乡野纯朴的老农民,和自己往日无冤,今日无仇,也无缘无故地骗自己陷入大泽绝地,失去百余勇敢心腹。何况这位亭长已经明明认出自己是项王,是汉军曾经悬赏黄金千斤,封侯万户来收买他首级的项王。这位亭长就肯巴巴地预备船只,送他过江,这样热心帮忙吗?在受过许多人欺骗之后的直性的项王,对于这种甜蜜言语不能不起了疑心。他想:我握了天下大权,还弄到今日地步。区区江东之地也未必便站得住脚。大丈夫要死得明白,死得痛快。若是受了他的暗算,落在敌人手中,岂不坏了我一世英名?项王一阵笑罢,把心一横,笑向亭长说道:“天已经要灭亡我了,我还渡什么江?我当初带了江东子弟八千人过江,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可是现在呢,一个人我也没有带他回来。即使江东的父兄不怨恨我,还依然奉我为王;可是我有何面目见他们呢?“说到这里,项王又看了看亭长,再想了一想,向他说道:“罢了!我也知道你是厚道的人,我骑了这匹乌骓马,已经好几年,在千军万马中间,从来没有一点不如人意的地方。我骑了它,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大战,是我一辈子最忠实的朋友。现在我既然不想生还,不忍使它陪我同死,我就送给你吧。“说着,便翻身跳下马鞍,拍一拍这生死相依的乌骓,黯然地把它交给亭长。

二十六名勇士一见项王下马,连忙也都跳下马来。项王一见便问道:“你们怎么啦?“二十六人同声答道:“臣等跟随大王已经多年。大王若是不生,臣等也情愿同死。不能舍弃大王他去,也不能做敌人的俘虏。臣等的马也都是千里名驹,陪着臣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臣等也不忍杀它,也留在这里吧。“项王听得二十六人这般慷慨,心里大受感动,说:“我项羽一辈子能交到你们这些朋友,也算值得了。罢了!既然我们没有马,也不必用长枪大戟了。只用佩剑和汉兵拼个轰轰烈烈的下场吧。”

二十六人一闻项王言语,立刻都抛下手中兵器,拿出随身佩剑。这时候,前面是滚滚长江,一望无际;后面尘头起处,汉兵远远追来。项王和二十六人一一握手诀别。大家脸上都露出凛冽坚决的神色,然后站齐脚步,等着汉兵到来。到了汉兵将近的时候,项王大喝一声,二十六人像狂风般猛扑过去。项王大踏步当先杀入汉军,旋风般地来往冲杀。汉兵阵势大乱,鲜血纷飞。这二十多个勇士,疯狂般乱砍乱切,杀倒了几百个士卒。汉兵叫苦连天,东奔西跑。不料这群勇士都已把生死置于度外,不望生还,所以他们专拣汉兵多的地方杀去。杀得汉兵没处投奔,仅仅项王一人,就杀死了汉兵好几百人。

最后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几处重伤,恰巧吕马童也在阵中,被项王一眼瞥见,便呼唤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忙抬头一看,果然正是项王,虽然浑身血污,还是英气勃勃,两只眼睛尤其炯炯可畏。他不敢上前,连忙指给王翳看,说:“你看,这位就是项王,“王翳也不敢动手。只见项王慷慨地向吕马童大声说:“我听人说,刘邦出过赏格,有人能取得我的首级的,赐千金,封万户侯。今天我把这人情送给你吧。“说罢回过右手来,把宝剑向自己咽喉刺去,登时汉军里发出了极度混乱的喊声,前前后后无数的将士兵丁都一拥上前去抢项王的身体。大家都拔出刀来,互相乱砍乱杀,拼命抢夺。杀死了几十人。最后,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五人,各抢得了项王一部分身体。后来刘邦把一万户分为五国,封这五个人都做了侯。

项王自从二十四岁起兵,争战八年,死时仅三十一岁,还是个英俊的少年。后人因为他勇武盖世,往往把他画得满脸虬须,这是不合事实的。

且说项王既死,垓下楚军自然也都溃散。钟离昧、季布两人杀出重围,改装逃去。丁公自恃有放走汉王的功劳,投到汉营求见刘邦,以为一定得到封赏。不料刘邦一见丁公,记起前情,立即喝命左右把丁公缚住,押到各营巡行,说:“丁公为臣不忠,以致使项王失去天下。后人切不可像他一般。“便把丁公斩首示众。刘邦又分派诸将招抚楚地城池。各城都望风归顺,只有鲁(现在山东省曲阜市)地不肯投降,闭城坚守。刘邦大怒,自引大军来攻,想要屠杀全城。到了城下,忽听得城内传出朗朗书声,还夹着弹琴唱歌的声音,一些不像战争模样。刘邦暗想:原来鲁地的人,多读经书,固执信义,他们一定以为项王还在,要替项王尽忠。这不过是书呆子的见识,并不真要和我作对。便命人拿了项王的头,给城中人观看,告诉他们说:“项王已经死了。“鲁城的人看见了项王的头,知道坚守无用,方才开门投降。

刘邦因为当初楚怀王曾封项羽做鲁公,现在鲁又替他坚守,便把项王尸体按照鲁公的礼节埋葬在穀城地方。刘邦亲自设祭,也不禁哭泣一番。凡是项氏一门都不杀害,并封项伯等四人为侯,赐他们改姓为刘。

这时项羽所封十八诸侯中还剩下临江王共敖的儿子共尉,嗣立为王,不肯降汉。刘邦派刘贾领兵灭了临江。

战事结束,刘邦心中只怕韩信的势力太大,急急乘他不及提防,闯入营中,把帅印兵符拿去。同时下了一道命令说:“现在楚地无主,义帝也没有子孙可以嗣立。齐王韩信家在楚国,熟识楚地风俗,可移封楚地为王。“就这样,轻轻巧巧地把齐地收去。韩信失了兵符,不能抗拒,只得到楚地为王。

刘邦又封彭越为梁王,韩王信仍封为韩王。他们便会同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茶,还有张耳的儿子赵王张敖等,联名上奏,议尊刘邦做皇帝。

公元前二○二年,刘邦即了帝位,是为汉高祖,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汉朝,上距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二二一)仅仅十九年。于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果实,就落到了刘邦手里。当他在受群臣诸侯祝贺时,非常得意,向大家说:“你们可以直言,我为什么能够成功?项羽为什么会失败?“王陵们答道:“陛下待人傲慢,不及项羽仁慈。可是陛下肯把城池土地分给有功的人,而项羽妒贤嫉能,对有功的人不肯分赏,所以臣下不肯为他尽力。“刘邦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多谋足智,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补充兵粮等,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我能够用他们,所以我能得到成功。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所以败在我的手里。“大家听了,都高呼:“万岁!万岁!“这正是:

自诩成功由智术,何曾革命为农民。 /U9RPpagoqhOpBPlEMIhKPsXjc4CKT322khZUSqi8E5EuWdH6GMUYdKpQNri5S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