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节
力挽狂澜的秦叔宝

李密正在担心自己可能会腹背受敌的时候,从洛阳城里来了一个人,带来了一个让他惊喜不已的消息。

此人叫盖琮,带来了一道新皇帝的诏书。

原来,杨广在扬州被杀的消息传来,国家不能没有皇帝,留守洛阳的一群大臣商量了一下,便拥戴越王杨侗继位,改元“皇泰”,因此史书就把杨侗称为“皇泰主”。《资治通鉴》说他“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

盖琮对李密说,新皇帝上位以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改弦更张,与您和好,因此派我带着诏书来找您。

李密大喜,他正担心洛阳的隋军从后面偷袭他,万万没想到那边却主动来讲和,正中下怀。

李密表现得相当积极,立即让人写了封投降书。为表示诚意,又派了两个官员跟着盖琮去了洛阳,还把以前俘获的一个高级军官送了回去。

不管李密的投降是真是假,解决了腹背受敌的危机却是真的。

这两个官员到了洛阳,受到了高规格的隆重接待——乐队仪仗,夹道欢迎,宾馆装饰一新,皇帝亲自接见,赏赐金帛酒馔,慰问接连不绝。看起来新皇帝是要真心和好了。

皇泰主又下了道诏书,热情洋溢地称赞了李密,说他是“勤王之师”,给他封了好几个顶级头衔——太尉、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尚书令、魏国公,这些头衔高过了洛阳城中所有文武大臣,并说一切军事行动都由魏公节度。

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美好!只是这美好的背后,却是要李密率领自己的人马去跟宇文化及的精兵血拼。

但是李密也别无选择了,宇文化及要抢的是他的粮仓。

李密于是把监视洛阳的精兵都调了回来对付宇文化及。

延续徐世勣的策略,对付宇文化及,李密没有硬拼,而是打算拖到他断粮之时。

于是李密也假装要和宇文化及讲和,宇文化及果然上当了,他军中粮食本就不多,还让士兵们放开吃,等着李密来接济他。

不料李密军中有一个人违反了军纪,怕李密惩罚他,逃奔到宇文化及营中,将李密的计划全盘告知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大怒,军中粮食已经没了,于是决定拼死一搏,向李密军发起猛攻。

交战的地点在童山之下,这山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西南三十里,今名为同山,是一大片平原中一座突兀而起的孤山。这一仗打得极其惨烈,从早晨打到傍晚。李密在阵前被一支流箭射中,坠落马下。宇文化及大喜,命令手下精锐向着李密方向猛冲,李密左右都被打散了。眼看着昏迷的李密就要被抓住了,一位勇士策马奔来,独力打退了敌方一大群精兵。

这人正是秦叔宝,他在关键时刻救了李密一命。

受秦叔宝的影响,被打散了的士兵们又重新聚集了起来,秦叔宝带领他们奋力冲杀,宇文化及见形势不利,只好败退回去。

宇文军打不过李密军,只能到处抢劫、勒索粮食,属下见势不妙,纷纷前来投奔李密。宇文化及仅仅剩下两万人,向北逃去。

这一仗虽然击败了宇文化及,但瓦岗军却也受到了重创,军中精锐伤亡极多。

按照与皇泰主的约定,击败了宇文化及,李密该进入洛阳了。

走到半路,却传来了一道令人震惊的消息:王世充发动了兵变,皇泰主被架空了。

原来,当初李密的使者来到洛阳后,大臣元文都等人都认为李密是诚心投降,只有王世充不这样看,他公开表示不满:“国家的官爵,都被你们用来赏赐给贼人,你们想干什么?”元文都等人于是怀疑王世充与宇文化及私通。

李密在前线每次打了胜仗,都派人来给皇泰主报捷,满城人都很高兴,唯独王世充不高兴。他对手下人说:“元文都等人,只知道弄文害人,哪里懂权谋机变?我看他们将来都逃不脱李密的手心。我军将士杀李密的士兵太多了,他们的父兄子弟难道不想报仇?假如将来你我都位居李密手下,估计死无葬身之地。”

元文都听说了这些话,知道王世充另有心思,便想先下手为强,密谋抓捕王世充。另一位辅政大臣段达,就是与李密对阵时望风而退的那位,是个胆小鬼,怕这火烧到自己身上,于是把消息透露给了王世充。

皇泰元年(618 年)七月十五夜三更时分,王世充先发制人,率军攻入宫城,擒获元文都等人。第二天早上,元文都临刑之前对皇泰主说:“今朝臣死,到晚上便是陛下了。”皇泰主恸哭送别,却也无可奈何。

王世充杀了元文都等人,便入住尚书省,命他的哥哥、子侄及其他党羽分管一切军政事务,皇泰主只能拱手而已,一点权力都没有了。自此,洛阳便成了王世充的天下。

得知洛阳政变的消息,李密只好回军,重新驻扎在金镛城。

此时的形势,对瓦岗军是极其有利的。

洛阳城里粮食极缺,一斛米竟然卖到了八九万钱。一斛是十斗,现存唐代最便宜的米价记录是一斗二钱,虽然物价有涨跌,但这个一斛接近十万钱的价格还是令人瞠目结舌。

李密这边则是截然相反的,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资治通鉴》记载,李密打下洛口仓后,开仓放粮,放任百姓自取。很多人心贪,拿得太多,出门以后背不动了,就遗弃在路上。从仓库门到城门之间,地上的米有几寸厚,任由车马践踏。来投奔李密吃粮的有近百万人,没有盆缸等器具,就编织荆筐用来淘米,撒漏的很多——洛水两岸十里之间,远远望去像是一带白沙。后来李密的谋臣贾闰甫对这种极其浪费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李密便命贾闰甫管理放粮事务,才避免了更大的浪费。不过这一条记载,确实说明李密军的粮食是极其充足的。

按理,王世充军缺少粮食,李密军只要控制好粮仓,等着王世充军粮尽,就可不战而胜了。但是,李密却听信了一个人的建议,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措施。

此人叫邴元真,是瓦岗军的元老。当时瓦岗军缺少衣服,洛阳城里布匹丝绸极多,王世充派人来请求与瓦岗军交易,以布换粮。李密起先不允许,但邴元真想谋求私利,多次来劝说李密,李密此时也没有太多考虑,便答应了。

在交易之前,王世充军中每天来投降李密的有好几百人,交易之后洛阳方面有吃的了,来投降的人便少了很多。

李密这才意识到这事做错了,对邴元真有了看法。正在此时,又有人来告诉李密说邴元真是内奸,与王世充暗里有勾结。

瓦岗军里真的有了内奸? GNwMAFWsKt2Kang5lWpXiQi3o1issoZDbAkHBQ4yqVAaJ+nSxDsXAg/A1IBkXl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