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9节
最遥远的边疆

苏定方的一万唐军,被西突厥十万精兵包围了。

形势危急,战士们心里都有些慌,只有苏定方毫无惧色。部下看他这样,军心才安定了一些。

苏定方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将手下人马分为两部分:步兵据守南面的一片高地;他自己带着骑兵登上北面的高地。

沙钵罗可汗来了,看见苏定方这样防守,便组织人马先去冲击唐军的步兵。

谁知唐军的步兵却不是软柿子。他们按照苏定方的命令围成一圈,排成紧密阵型,长枪向外。密密麻麻一片枪头,就等着突厥骑兵撞上来。

突厥骑兵冲了三次,冲不破这枪林阵,损失了不少人马,更重要的是士气受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苏定方深知其中的应用之妙,趁着突厥骑兵第三次受阻,垂头丧气地撤退时,突然擂响战鼓,带领骑兵如天降雷霆般冲了下来。

这时机的把握,确实太精准了。这些突厥骑兵此时无心恋战,受到这突然的冲击,本能地往己方大阵里飞马逃去,却替苏定方做了件好事,直接把大阵冲乱了。

苏定方要的就是这效果。他带领骑兵紧跟在突厥骑兵后面,冲击沙钵罗可汗的大阵。这大阵就像一块布,既已被剪开一个小缺口,剩下的就可以一撕到底了。

大阵里的突厥主力对这些归来的骑兵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就在这犹豫之间,唐军的刀枪已经出现在鼻尖前,突厥士兵们骇然,纷纷后退。

这一股浪潮掀起来了,破坏力惊人,迅速扩大,很快就波及突厥全军,他们全都掉头逃跑。苏定方纵兵追击,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追了三十里,斩杀、擒获数万人。

苏定方让唐军休息一夜,第二天继续前进。此时西突厥这边却再也凑不齐阵容了。

西突厥的骨干是十个大部落,此时见形势不利,五个部落整体投降了苏定方。沙钵罗可汗只带着数百骑兵向西逃跑。剩下五个部落自然也无心再战,向南去投降了在南路负责招降的两位前突厥王子。

苏定方命萧嗣业带着回纥骑兵紧追沙钵罗可汗,自己与任雅相带着新归顺的这些部落跟在后面。

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雪,积雪厚达两尺。军官们都来请求等天晴了再追。苏定方坚决不同意,说:“敌军仗着雪深,认为我军不会追击,一定会让人马休息。我军此时全力去追,保准能追上。如果错过时机,等他们跑远了,以后就难追了。如果想尽快结束战争,此时正是最佳时机。”

苏定方下令全军不许迟缓,昼夜前进。于是全军打起精神,踏雪急进,沿路不断俘获突厥的零星人马,追到双河(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与南路的两位突厥王子会合,此地离沙钵罗可汗牙帐已不到二百里。

苏定方令全军排好阵型,长驱直入。

沙钵罗可汗回到自己的部落,收拢残部,还有几万人。他天真地认为苏定方不会在这大雪封山之时来攻击,因此一点戒备都没有,此时正在与部众打猎。

苏定方趁着这个机会,发动突袭,沙钵罗可汗措手不及,只带着他儿子、女婿等极少人逃脱,剩下数万人都成了苏定方的俘虏。

苏定方命萧嗣业带兵继续追捕沙钵罗可汗,他自己在这里发动西突厥各部,修道路,建驿站,掩埋战死者,慰问穷困之人,给各部划定区域,恢复牧业,取消沙钵罗可汗对各部的横征暴敛,先前沙钵罗可汗抢劫的东西都还给各部落。西突厥各部落感激不尽,欢声雷动。

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塔什干城,唐代时称为柘枝城,唐代内地流行一种舞蹈叫柘枝舞,就来自此地。柘枝城是小国石国的都城,石国西北有个苏咄城。

沙钵罗可汗逃到苏咄城外,人饥马乏,派人进城去买马和食物。苏咄城的城主听说此事,热情地出城迎接,并摆下酒宴,请沙钵罗可汗进城。沙钵罗可汗相信了他,随着他进了城,一进城就被抓了起来送到石国。萧嗣业一到,石国人就把沙钵罗可汗送给了他。

至此,西突厥亡国。

在被押解回长安的路上,沙钵罗可汗对萧嗣业说:“我昔日被别人杀得部落破亡,因此才归顺了大唐先帝。先帝待我,恩情厚重,命我做瑶池都督,召集部众。我利令智昏,竟然背叛了先帝,今天被生擒,是上天的惩罚。我听说大唐杀人,都在长安闹市。我有个心愿,希望能在昭陵前杀我,使我能向先帝谢罪,希望您能满足我。”

萧嗣业把这些话记下,先派人飞马禀报李治。

李治接到奏报,便命萧嗣业在回军路上,先押着沙钵罗可汗去昭陵前举行献俘仪式。

到了长安,苏定方身披戎装,率领手下的将军们一同向李治献俘,李治免了沙钵罗可汗的死罪。这是苏定方第一次擒获敌国国王。因为这个功劳,他的官爵终于提升到了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这时是显庆三年(658年)年底。

如何安置西突厥的民众?李治命在当地设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任命南路的两位突厥王子担任都护,分别称兴昔亡可汗、继往绝可汗。西域各小国都改制为州郡,共设置州县一百二十七个,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昆陵都护府主要管辖区域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濛池都护府的属地北起今哈萨克斯坦,西北到达咸海,西边接壤波斯,南边包括今阿富汗。大唐的西北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到了显庆四年(659年)年底,就是武皇后刚刚消灭了长孙无忌等人,撺掇着李治到达洛阳的时候,西域又出事了。

一直臣服大唐的思结部落酋长都曼带着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一带)、朱俱波(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一带)、谒般陀(一作喝盘陀,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三个小国造反,攻下于阗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李治命苏定方再次出征。

都曼的兵力不强,打败他不是难事,难的是怎么样才能抓住他。都曼是游牧民族,一旦战况不利,向西边的广袤边地逃去,想抓到他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因此,苏定方这次出兵的核心思想就是:快!

大军来到今天中亚一带的锡尔河边,离都曼的老巢还有三百里。有人建议让士兵们休息,苏定方不同意,反而挑选了一万精兵,其中骑兵三千人。苏定方亲自带着这一万人,要去奔袭都曼。

苏定方此时已经六十八岁了,与将士们一起冒着严寒前进,一路上禁止大声说话,缄默而疾速,一日一夜强行军三百多里,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到达都曼驻军的城下。

面对这似乎从天而降的唐军,都曼大吃一惊,只好带兵出城,想打垮这支人数并不太多的唐军,给自己争取脱逃的时机。

唐军虽然疲惫,但依旧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都曼的人马根本不是对手,只好又退回城中。

到了傍晚,唐军大部队陆续抵达,将城堡四面围住。都曼见脱逃无望,只好派使者出城,向苏定方请求投降。

苏定方同意了都曼的请求。都曼放弃抵抗,绑了自己,出城投降。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获得平定。

这是苏定方第二次擒获国王。

显庆四年(659年)十一月出的兵,到了第二年正月,苏定方就已经将都曼押回了洛阳。这一次军事行动,完全实现了苏定方的战前设想,那就是速战速决。

苏定方在皇宫正殿前献俘,李治本想杀了都曼,苏定方替都曼求饶:“臣答应免他一死,因此他才出城投降。”李治听了,说:“好,为了将军的信誉,我宁愿稍稍枉法一次。”

此时的朝廷里,长孙无忌一派已经完全消亡,大权都在武皇后一派手中,武皇后春风得意,便想衣锦还乡一回。

二月,李治与武皇后来到太原,苏定方等文武大臣自然也得跟随。

三月,武皇后在太原宫摆开盛大的宴会,宴请她娘家的亲戚、故旧、邻里。男人们在朝堂,女人们则在内殿。这些人齐声称颂皇后,场面十分热烈,武皇后自然也少不了对每个人都有重赏。

朝堂是大殿前的附属建筑,百官们上殿前,在这里集合,有时候也在这里开会。

可惜苏定方命中注定不是这温柔富贵乡里的人,没过几天,他又得继续驰骋沙场了。 DXTEs9d268hzuB6ihEgwLuhoDGIxJprA+QKeALcbiMo1WoTflq5w0OMNbjNfLp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