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节
老将组合

显庆四年(659年)十月,李治率领百官来到洛阳。

刚到洛阳,就有边疆的军报传来,铁勒的思结部落反叛了。

派谁去征讨呢?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悬念,自然是百战百胜的苏定方了。

李治继位以来,这位苏定方将军东征西讨,为大唐立下了不朽功勋。

然而,这一颗大将之星,在此前却被埋没了太长时间。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作为李靖大军的先锋,突袭突厥颉利可汗大帐,一战成名,虽然官职还只是个中郎将,却已是大唐军中一颗闪耀的新星。不过这新星年纪已经不小了,那一年他三十九岁。

然而,这一颗新星在此后的岁月里却沉寂下来。唐太宗时代,征高句丽,灭薛延陀,都没有见到苏定方的身影,为什么他没有被继续重用?也许跟士兵们抢光颉利可汗大帐里的珍宝有关吧。

二十五年后,到了永徽六年(655年),我们才再次在史书中看到了苏定方的身影。

这一年,高句丽联合百济,又攻打新罗,夺取了三十三座城堡。这已是这些年朝鲜半岛的主旋律了。新罗王金春秋派使者万里飞奔来求救。金春秋是先前的女王金真德的弟弟。李治便命营州都督程名振与苏定方前去攻击高句丽的北方,迫使高句丽回军自救。程名振资格老,所以他是主将,苏定方是副将。此时苏定方六十四岁,程名振比他还大,这是一对老将组合。

五月十三,程名振与苏定方渡过辽河,直逼新城。城中守军见唐军兵少,便打开城门,渡过浑河来迎战。

唐军怕的就是对方不出战,见他们竟然出来了,大喜。程名振与苏定方身先士卒,猛冲猛打,杀得高句丽大败,共斩杀和俘虏了一千多人,又放火烧掉其外城和城外的村落。

高句丽人逃回去以后,又采取了死守的办法,不再出来,程名振和苏定方见达到了敲打高句丽的目标,便也率军回来了。

刚一回到长安,苏定方便接到命令,朝廷命他担任程知节的前军总管,马上出发。他此时的官衔与二十五年前一样,还是中郎将。

苏定方征尘未洗,又踏上了西征的远程。

这又是一对老将组合,程知节此时六十七岁。

他们这次要征讨的,是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

沙钵罗可汗名叫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的一个部落酋长。唐太宗时期,西突厥分裂为北庭、南庭两部分,内战不休。阿史那贺鲁向唐太宗表示归顺,唐太宗封他为瑶池都督,命他招纳西突厥的离散部落和人民。

有了大唐这个靠山,阿史那贺鲁的号召力大涨,归顺他的突厥人非常多。到了唐太宗后期,西突厥的主要部落都归顺了他,西域各小国也都臣服于他,他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吉尔吉斯山脉北麓都建有牙帐,拥有战兵数十万。阿史那贺鲁本人,也渐渐心理膨胀了。

阿史那贺鲁听说唐太宗死了,便起了反叛之心,自号沙钵罗可汗,发兵攻打大唐的庭州(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前文提及的可汗浮图城为其所治)。

永徽二年(651年)七月,李治曾经命大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率领唐军三万、回纥骑兵五万前去征讨沙钵罗可汗。

前文已述,隋末时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大战,尉迟敬德等三人直冲敌阵,生擒王琬,把他骑的千里马牵了回来,梁建方就是这三人之一。

这一次出兵,唐军大败沙钵罗可汗下属的一个部落,斩首九千人,擒获其酋长,收复了庭州后就撤军回来了。

可惜这一次并没有打疼沙钵罗可汗,他还是继续侵扰大唐的边境。因此,到了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李治便命老将程知节为大总管,再次讨伐西突厥。

程知节领了诏书,却迟迟不肯动身,因为他在等苏定方,一直到苏定方从辽东回来,这支军队才出发。

显庆元年(656年)八月,程知节大军在庭州以北的榆慕谷与西突厥的两个部落相遇,大战一场,斩首突厥一千多人。与此同时,副总管周智度攻打另外两个部落,战果极其辉煌,攻下其城寨,斩首三万多人。

十二月,程知节引军来到鹰娑川,这就是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雪山环抱的一片高山草原。唐军士兵翻越皑皑雪山,经历鞍马劳顿之后,眼前忽然呈现一片广袤无垠的金色地毯,中间镶嵌着一条蜿蜒曲折的蓝色河流,这就是今开都河,风景壮美绝伦,简直就是仙境。

然而唐军士兵无心欣赏风景,他们面前出现了一支强大的敌人。西突厥的两万骑兵正在此地等着他们。

程知节命将军苏海政先去迎战,这一支敌军却很顽强,与唐军互有进退,一时战况胶着。

唐军正在奋勇拼杀,战场的均势却忽然被打破了,另一支大约两万人的突厥骑兵也到达了战场,唐军的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苏定方此时正在另一座小山岭上歇马,与程知节相距十来里路,远远看见灰尘大起,便知是突厥的援军到了。

此时顾不得等主帅的命令了,苏定方立刻命手下的五百骑兵上马,从小山岭上直冲下来。

突厥四万骑兵正在合力围攻程知节和苏海政,全没料到苏定方的这一支小部队如此勇猛。前面的突厥兵抵挡不住,纷纷退却,后面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也跟着退,有一些胆小的干脆打马狂奔,自相冲击,突厥队伍登时大乱,人人都拨马往回跑,兵败如山倒,这时候谁都阻止不住了。

苏定方马不停蹄,紧追不舍,程知节也缓过劲来,带兵追了下来,一直追了二十里,斩杀突厥兵一千五百多人,缴获军马两千匹,突厥的死马、兵器、铠甲等丢满了几十里路,数都数不过来。

军士们在打扫战场,苏定方和程知节商量,应该趁着大胜之机,穷追猛打,争取生擒沙钵罗可汗。

旁边的副大总管王文度说话了:“说起来是打了胜仗,可我军也有损失。从来轻敌冒进,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我们何必这么着急?从今天起,我们改变战术,摆成方阵前进,辎重在中间,战兵在外面保护,这才是万全之策。”

见程知节不说话,王文度又说:“出兵之前,圣上另有诏书给我,说程大总管仗着勇力,一贯轻敌,命我在紧要时刻可以节制全军。如今你们都听我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程知节、苏定方等人摸不清虚实,只好听王文度的。王文度下令:全军围绕着辎重,布成方阵,缓慢前进,不许深入敌境。

这下唐军士兵苦了,整天坐在马上,排成阵势,保卫着中军,战马不能吃饱,很快就瘦弱不堪了。

苏定方看在眼里,心里着急,找到程知节说:“我们本来是进攻一方,如今这样,纯属自守。战士们疲惫不堪,如果真遇到敌军,必败无疑。王文度如此胆小,怎能成功?再说王文度这事也可疑,圣上派您任大将,怎么会又令副将总揽军令?绝无这种可能。不如咱们先把王文度关押起来,派人飞马回京询问此事。”

程知节还是害怕,不同意这样做。

就这样磨蹭到了恒笃城(据《读史方舆纪要》之说在庭州西北),城中的胡人集体投降。王文度跟将军们商量说:“这些人等我们一走,还会再叛乱。不如全都杀光,我们分了他们的财产。”

苏定方大为愤慨,大声反对说:“我们本是为国家讨伐罪人,如今这样做,自己就是罪人!”

王文度不听苏定方的,杀光了这些胡人,私分了他们的财物,当然也会分给苏定方一份,苏定方一概不要。

这支军队被王文度这么一折腾,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锐气,只好撤军回来。

回到长安以后,一切真相都大白了。王文度哪里有什么特别诏书?纯属假传圣旨。按照律条,他这是死罪,李治特例宽恕了他,废为平民,程知节也被免官。

这一次出征,本来形势有利,有希望一举擒获沙钵罗可汗,却被王文度给搅黄了。

到了显庆二年(657年)正月,李治终于让六十六岁的苏定方独当一面了,任命他为伊丽道行军总管,任雅相、萧嗣业为副将,此三人率领唐军与回纥骑兵从阿尔泰山方向去进攻沙钵罗可汗,这是北路大军;同时又任命唐太宗时期来归顺的两位西突厥王子为安抚大使,负责招降突厥部众,这是南路大军。

那位曾在高句丽战场上大放异彩的薛仁贵也出了个好主意,他给李治上书说:“以前突厥的泥孰部落不服从沙钵罗可汗,被沙钵罗可汗攻破,妻子儿女都被俘虏了。现今唐军攻打西突厥得到的泥孰部落妇孺,应该全还给泥孰部落,让他们知道沙钵罗可汗是强盗而大唐才是恩人。这样,泥孰部落一定会拼死效力。”李治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泥孰部落大喜,主动请求跟随苏定方大军去讨伐沙钵罗可汗。

这年十月,苏定方在阿尔泰山北麓击败了臣服于沙钵罗可汗的一个强大部落,叫作处木昆部落。其酋长率一万多帐部众投降,苏定方好言安抚,从中选了一千精兵跟随自己作战。

到了曳咥(xì)河(今额尔齐斯河),唐军渡河,来到西岸,却不料掉进了沙钵罗可汗的陷阱。

沙钵罗可汗早就在关注这支唐军的动向,预料到他们会渡河而来,而且知道他们兵力不多,只有一万多人,因此调集了所辖十个大部落的精兵,一共十万人左右,在额尔齐斯河西岸地区布下埋伏。

唐军一出现,沙钵罗可汗就先命两个部落去截断唐军后路,然后其他部落一齐出动,将唐军四面围困住了。

苏定方军要遭到灭顶之灾了吗? 2R6Azuhus6eMIWHs235apTbTePcLcQM8AHH/yFK2Xs2vtbRz2zgyYfzpAmGhNE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