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表忠太急误终身

李隆基掌握了最高权力,当然要重用自己的心腹,给他们相应的封赏。

张说担任中书令,是在先天政变的十天以后。他是从洛阳返回长安的,路程比较近。而李隆基的另一位心腹刘幽求,人还在桂州,李隆基就发布诏书,任命他为宰相,派人去召回他。可惜路途遥远,直到九月初十,刘幽求才真正出任宰相。

岐王李范、薛王李业的官爵虽没有得到提升,封户却增加到了五千户,相当于每人独享两个中等县的财税。

王琚、姜皎、王守一等人都得到了尚书级别的高官,王毛仲升职为辅国大将军,这几个人都封户五百户。

王琚每次与李隆基见面,一谈就是半天,往往夜深时才从宫中出来。即使公休之日,李隆基也往往召他进宫商量国家大事,对其宠信无比,因此人称他为“内宰相”。皇后也多次派人去王琚家里问候他母亲,山珍海味、时令水果不断地派人送去。此时的王琚,可谓快意之极。

姜皎的受宠,也是群臣莫及。他常常能进入李隆基的寝宫,与李隆基、皇后、妃子们坐在一起喝酒,大家唱歌游戏,亲密无间,李隆基赏赐他的财物不可计数。

可惜,张说、刘幽求、王琚、姜皎等人为了长久富贵,出现了抱团蒙蔽皇帝的趋势。而李隆基是一个明察人心的厉害角色,一眼就识破了其中的把戏。

事情的起因还在宰相的人选上。刘幽求、张说虽然在位,但刘幽求是个阴谋家,搞政治斗争是个好手,这是诡道,而治国是需要正道的;张说虽然文采出众,但治国的才能离李隆基心中的高标准还有点差距。

李隆基要的是天下大治。在他看来,张说、刘幽求显然不是宰相的最佳人选。这个最佳人选是谁?李隆基心中基本已经有了答案。

张说对李隆基太了解了。他猜到了李隆基心中所想,不由感到有些恐慌。

张说夙夜无寐,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指使姜皎去落实自己的计划。

姜皎趁着和李隆基一起玩的机会,假装不经意地说:“陛下这几天不是为河东总管的人选发愁吗?臣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李隆基头也不抬:“你说说看,如果真合适,我赏你万金。”

姜皎回答:“姚崇文武全才,确实是最佳人选。”

李隆基立刻醒悟,说:“这是张说之意。你竟敢当面欺骗君王,此罪当死。”

姜皎顿时满头大汗,跪在地上叩头,请求饶命。

当然李隆基也只是吓唬吓唬姜皎而已,并没有真的治他的罪,但这件事促使李隆基下定了决心。于是李隆基派出了一位使者,去召那位他心目中的最佳宰相人选,命此人直接到他即将讲武的地方去见面。

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十三,李隆基在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临潼骊山讲武,参加的军队有二十万,旌旗连绵五十里,他们等候着皇帝的检阅。

李隆基站在山上,往下一看,眉头就皱起来了。

只见这二十万大军,指挥无序,队伍不整,哪里有大唐雄兵的样子?

李隆基发话了:“行伍不整,罪在主帅。兵部尚书郭元振有负朕之厚望,治军无方,应于大旗下斩首。”说完,命卫士立刻将郭元振绑了。

左右两边,刘幽求、张说急忙下马,跪在李隆基马前,叩头说:“郭元振为国家立过大功,虽然有罪,也不能轻率斩杀啊,陛下!”

李隆基本来就没有杀郭元振的意思,只是想找茬敲打敲打这群功臣,便给了刘幽求、张说面子,命将郭元振流放到新州(治所在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其实这也是装装样子的,很快李隆基又将郭元振任命为饶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司马。

李隆基再重用郭元振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郭元振自认为立有大功却受到了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心情郁闷,病死在去饶州的路上,死时五十八岁。李隆基也只能给他追赠个高官了事。

再回到骊山阅兵的现场。李隆基没杀郭元振,便又揪出了一个替罪羊,这便是这次阅兵流程的制定者唐绍。

李隆基只是想立威,也并没有真要杀唐绍,可惜没等到左右大臣求情,金吾将军李邈想显示对皇帝的无限忠诚,立即执行,真的将唐绍杀了。

李隆基大为不满,没过几天就罢免了李邈的官,终身没有起用他。

这一天,两位大臣因为军容的事被处罚了,山下的将领听到消息,无不胆战心惊,各军的次序更乱了,只有薛讷和解琬的两军始终岿然不动。李隆基派使者去宣旨,但使者却无法进入到此二人所率领的军队阵列中,可见军容之齐整,薛、解二人治军有汉代周亚夫的风范。李隆基对这两人大为赞赏,此后便予以重用。

骊山阅兵的第二天,李隆基在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的渭河河道里打猎。

在旷野里策马飞奔,弯弓射箭,是李隆基的拿手本事。他还曾用他的高超骑术,为大唐争过荣誉。

中宗李显时期,吐蕃派使者来迎娶金城公主,李显请吐蕃使者观看打马球,吐蕃使者却说:“臣部下也有擅长这个的,请陛下允许他们也来参与一下。”李显令禁卫军的马球高手与吐蕃比赛,一连输了好几场。李显脸上有点无光,便拿出最后的大招,命李隆基与武延秀等四人出场,对阵吐蕃的十个人。

武延秀虽然武艺高强,身形矫健,但在这场比赛里,真正大出风头的却是李隆基。只见他控马自如,球技娴熟,左奔右突,风驰电掣,吐蕃十个人根本防不住他,结果自然是李隆基他们获胜。

李隆基为大唐马球挽回了颜面,李显大喜,赏赐了很多财物,著名诗人沈佺期等还当场写诗赞美了这件事。

现在,李隆基真正当了皇帝,却未想这真是个费心的工作。他一边在渭河边纵马飞奔,一边在等着那位最佳宰相人选的到来。 Tyd14plXUueyDCEgyW8WN9PEi/7CgLFMYE+D19ciocCSccKaM1eyBqxbJMx2Kz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