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二年(713年)的夏天,长安城里看似平静,其实暗流涌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两派势力都在暗中准备发起武力行动。
七月初三,宰相魏知古火急火燎地跑来报告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将在明天发动政变,军队以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率领的羽林军为主,准备突袭武德殿,杀死李隆基,窦怀贞、萧至忠、岑义等人率领南门的禁卫军为接应。
魏知古怎么会得知这个消息?只怪太平公主一伙人做事不够谨慎,没能很好地保守秘密。
形势危急,不容再犹豫了,李隆基当机立断:第一步,先夺刀。
此时李隆基能依靠的军事力量主要是王毛仲的部下。王毛仲任职龙武将军,龙武军就是以前的万骑军。李隆基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力主让王毛仲、葛福顺等人管辖龙武军,这让他在关键时刻手中有兵可用。
听完魏知古的报告不一会儿,李隆基就与他的两个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妻弟王守一,还有王琚、郭元振、宦官高力士等人,从武德殿出来。而武德殿的殿前台阶下,王毛仲带着三百多铁骑,已经排好了队伍。
李隆基等人上马。这一队铁甲骑兵军容整齐地跟在他后面,从武德殿前的武德门疾驰而出,进入西边的虔化门,穿过整个宫城,直奔玄武门而去。
虔化门的位置,大概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北大街曹家巷附近,玄武门在自强西路西铁职校家属院内。从虔化门到玄武门,大概1.5公里,眨眼工夫就到了。
出了玄武门,就到了羽林军营。李隆基一直走到中军门口才勒住马,命人前去传旨:“皇帝召见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
常元楷与他的祖父、父亲,三代人都是靠告密得到的官职,只知道投机钻营当大官挣大钱,并无多少真本领。他当下手足无措,只好与李慈一起出来见李隆基,假装镇静,上来叩拜。
谁料李隆基一个字都不问,命铁甲卫士上前,抓住这二人,一刀一个,将他们斩首在马前。
羽林军中顿时鸦雀无声,少数几个参与常元楷、李慈的秘密计划的军官见状,个个两腿发抖。
李隆基立刻任命了新的羽林军首领,同时严令:羽林军全军回营房待命,不许擅自走动,三日内一人一马都不能出营门,违令者斩。由新统领负责清查常元楷、李慈余党。
这边搞定了羽林军,等于把太平公主砍向李隆基的刀夺下来了。
第二步就好办多了,按照魏知古提供的名单抓人就是了。
李隆基带着这三百铁骑,一刻没有休息,立即从玄武门返回宫城的正南门承天门。他在承天门内的朝堂里,擒获了宰相岑义和萧至忠,又在中书省抓住了太平公主的另外两个同党,同样一句话不问,立刻斩首。
第三步,控制太上皇,将最高权力抢到手。
太上皇李旦此时在宫里,一听到马蹄声大作,立刻就逃到了承天门城楼上,同时紧急派人去召郭元振来护驾。
郭元振带着兵来了,一上城楼,见到李旦,就禀告说:“请太上皇不必惊慌,今天是皇帝遵照您先前的诏令,诛杀窦怀贞等谋反之人,没有任何别的企图,您大可放心。”
李旦何曾给李隆基发过这样的诏书?他见郭元振这样一本正经地胡说,顿时明白:自己寄予厚望的护驾忠臣郭元振,原来是李隆基的人。
李旦是何等睿智之人,脸上立刻呈现一副大喜的表情,夸赞郭元振和李隆基等人这次的行动非常好,正符合我的心意。
李旦后来的庙号是睿宗,这个睿字可不是没来由的。
当下李旦与郭元振正说话间,李隆基带着王琚等人来了。
李隆基等人上楼以后不一会儿,李旦就发布了一道诏书,列举了窦怀贞、萧至忠、岑义、常元楷、胡僧慧范等一长串名字,然后说:“这些人密谋率领北门卫军突入宫中,废掉我和皇帝。我得知消息,命皇帝除掉这些人。现在这些人都已经伏诛。因此,我宣布大赦天下,但这次的逆贼和他们的同党不赦。”
李旦的这封诏书下得很痛快,也基本是按照李隆基的意思下的。
但第二封诏书,就没这么痛快了,而是经过了一夜的斗争。到了第二天,李旦才下诏说:“从今以后,一切军国事务都由皇帝处分。我将闲居深宫,清静无为,以实现我素日的志向。”
虽然李旦以前有过要移交权力的表示,但主动让贤和被迫交权,心理感受上的差别是巨大的。
从李隆基的角度考虑,发动政变就一定要把最高权力拿到手,不然以后会死得很惨的,前太子李重俊就是例子。
此时李隆基的年号是先天,史学界就将这次政变称为“先天政变”。
拿到了最高权力,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隆基立刻派出多路人马,在长安城里展开了大搜捕。
窦怀贞侥幸逃脱,逃到了一条沟里,但是走投无路了,只好自杀身亡。李隆基还是不肯放过他,下令将他的尸体又斩了一回。
太平公主也逃脱了,逃到了山中一座寺院里,躲藏了起来。可能是她尊贵惯了,受不了山寺里的清苦生活,也可能是她对李隆基这个侄子还抱有幻想,希望李隆基能饶恕自己。因此,她在这寺院里躲了三天,就自己出来了。
可惜太平公主低估了李隆基。李隆基一听说找到了太平公主,立刻下诏:给她点面子,让她死在自己家里吧!
太平公主的儿子们,除了薛崇暕以外,也全都被处死了。薛崇暕曾经多次劝说太平公主不要与李隆基作对,被太平公主打了好几顿,此时却因祸得福,性命、官爵都保住了。
太平公主的家也被抄了,其富庶豪华简直令人震惊,“财货山积,珍物侔(móu)于御府,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
太平公主的男宠胡僧慧范也被抄了家,从他家清点出来的财物也有数十万贯。
李隆基又展开了大规模的肃清行动,追查太平公主的同党,毫不留情,一连杀了好几十位大臣。还有很多人未曾参与过太平公主的密谋,但因为曾经被太平公主善待,也都被流放、贬官了,司法机构忙活了整整一年,都没有处理完毕这些人。
当时号称七位宰相,有五位都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其中,窦怀贞、萧至忠、岑义都死了;陆象先之前就与这几个人意见不一致,所以保住了性命;崔湜起先是被流放,但后来那位试图给李隆基下毒的宫廷女官元氏招供是崔湜指使她这样做的,于是李隆基派人追去,将崔湜赐死。
李隆基真正掌握了最高权力,自然要开始组建新的宰相队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