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7节
火烧大非川

开元二年(714年)的武街之战,吐蕃被打疼了,当年十月就派人来求和。

李隆基对吐蕃的背信弃义已经深恶痛绝,坚决不允许。吐蕃使者只好怏怏地回去了。

此后,吐蕃便对大唐边境开始了连年的骚扰。

面对这种局面,李隆基首先采纳姚崇和卢怀慎的建议,切断了与吐蕃的交通,把原来界河上修建的桥梁拆毁,撤回了越过界河的军镇。

然后整合防御力量,任命郭知运为河西、陇右节度大使,将河西走廊及往西一带与吐蕃接壤的十二个州统一管理,解决了军事行动指挥混乱的问题。节度使这个名称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开元五年(717年),河西、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率兵主动出击,一直打到河西九曲一带,缴获披甲战马和牦牛数万头。郭知运在西疆的这几年,吐蕃人很畏惧他。

连续被大唐打击,吐蕃人的自信有点动摇,于是在开元六年(718年)的十一月和开元七年(719年)的六月,两次派人来求和。

在这份以吐蕃赞普名义写的文书中,称呼大唐皇帝为“舅”,吐蕃赞普自称为“甥”,请求双方立下盟誓,互不侵犯,双方的宰相也要在上面签名。

面对这看起来很真诚的和平请求,李隆基不为所动,说:“那一年合约也定了,誓言也发过了,最后还不是违背了?如果言不由衷,发再重的誓也没有用。”

合约不成,吐蕃人的态度变得更加恶劣了,致大唐的书信言语傲慢,李隆基很生气。

开元九年(721年),郭知运在河西、陇右节度使任上去世,李隆基从郭知运的部将中提拔起了王君㚟(chuò),让其接替郭知运。

王君㚟与郭知运是同乡,骑马射箭,同样骁勇,吐蕃人称他俩为“王郭”,颇有些闻风丧胆的意思。

然而,与吐蕃的连年战争,其军事开支、人员损失对大唐也是个沉重的负担。

开元十三年(725年),在从泰山封禅回来的路上,宰相张说劝李隆基:“我国这几年,虽然对吐蕃打了几次胜仗,但前线的几个边州损失也很大,这就是所谓得不偿失。听说如今他们又有悔过求和的意思,希望这次陛下能恩准。”

李隆基对吐蕃的气不是那么好消的,推托说:“这事等我和王君㚟商量商量。”

张说退下以后,对源乾曜说:“王君㚟有勇无谋,喜欢冒险,常常想侥幸取胜。如果跟吐蕃和平了,他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了,看着吧,他的态度肯定是主战的。”

果然,王君㚟入朝以后,力主对吐蕃主动攻击,李隆基采纳了他的意见。

张说对王君㚟的评价,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王君㚟其实很有谋略,开元十四年(726年),他就用妙计取得了一次大捷。

这一次是吐蕃的名将悉诺逻带兵入侵,在甘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一带大肆烧杀抢掠一番。王君㚟不和他硬碰硬,而是等他撤退的时候,带着兵马远远跟在后头,并不交战,也不紧逼。

吐蕃人以为王君㚟胆小,也不当回事,可当他们退回到大非川的时候,却傻眼了。

大非川是大唐的伤心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十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没。

在这里,吐蕃人看见道路两旁原本茂盛的黄草此刻已被烧得精光,只剩下遍地的草灰。

原来王君㚟早已派人偷偷来到这里,把道路两旁的草烧光了。

吐蕃军的马没草可吃,饿死了一多半。

王君㚟估计时机差不多了,带领部下发动攻击。此时正是寒冬,青海湖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唐军踏着冰层,向吐蕃军直扑而来。

可惜,王君㚟的计策虽妙,却低估了对手反应的敏捷程度。

悉诺逻见到草被烧了,立刻就意识到了危险。因此,他命令全军丢掉辎重,以最快的速度撤退。

唐军还是慢了一步,没能抓住吐蕃主力,最终只在青海湖西边追上了吐蕃的后军,缴获大量辎重和一万多羊马。

这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李隆基接到奏报,更加坚定了要与吐蕃打到底的决心。为表扬王君㚟,他把王君㚟夫妇召到长安,专门为他们设宴,赏赐了许多财物,又给王君㚟提升了官衔。

王君㚟的夫人是个巾帼英雄,也立过战功,李隆基对她也有封赏,封其为武威郡夫人。此外,还给王君㚟的父亲也封了官。

不光李隆基想起了王君㚟的父亲,悉诺逻也打起了王父的主意。

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悉诺逻为了雪耻,又一次带兵来了。但不是直接去找王君㚟交战,而是先去抓王君㚟的父亲。

王君㚟是瓜州常乐县人。瓜州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常乐县城位于其东南,如今叫锁阳城镇。

王君㚟的父亲认为常乐县城兵马太少,不安全,因此住在兵马众多的瓜州城内。

悉诺逻直扑瓜州,攻破城池,将瓜州刺史和王君㚟的父亲都抓获了。

而常乐县则在县令贾师顺的精心组织下严密防守,吐蕃军攻打了十来天,竟然攻打不下来。

吐蕃人见攻不下来,派人去劝说贾师顺投降。贾师顺当然不会答应,吐蕃人又在城下喊话说:“贾明府既然不投降,那你拿出些财物来,我们就撤兵。”明府为县令的别称。

贾师顺回答:“我城中太穷,你们要是实在想要财物的话,我让士兵们把身上衣服脱下来给你们。”这差不多已经是调侃了。

吐蕃人听了,觉得太没油水,便假装撤军走了,临走之前把瓜州城拆毁了。

贾师顺立刻派人出城,收集器械,修补城墙,完善防御设施,等吐蕃人杀个回马枪的时候,却见这小县城的防守似乎无懈可击,只好又放弃了。

悉诺逻把在瓜州抓到的一些僧人放了,让他们去凉州城里给王君㚟带话说:“将军你总是自许要忠勇报国,为何不敢出来与我一战?你父亲在我手里,你连父亲都不救吗?”

王君㚟很清醒。他知道悉诺逻的大坑早已挖好了,就等着自己往里跳呢。

可是,父亲在人家手里,自己不去救,父亲这辈子就成了吐蕃人的奴隶,生不如死,自己作为儿子,实在是肝肠寸断。

王君㚟会怎么决定? yqQwqMBZ7GX6gcfCz+9UDLfc9ceMpTmjYZVnKED+kjOF8Uo4M7xHINgjXpNNw/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