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妙手离间

在田承嗣对昭义道下手之前,这几个割据的藩镇之间已经有了矛盾。

田承嗣一向看不起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和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这两人也有所察觉。

李宝臣的一个弟弟,娶的是田承嗣的女儿,居住在田承嗣的治所魏州城里。有一次他与田承嗣的一个儿子打马球,因马受惊而把对方碰死了。

田承嗣大怒,把他关起来,并派人去给李宝臣报丧。

李宝臣只好表态,派人给田承嗣送了一根棍子。

田承嗣接到这棍子,竟然把李宝臣的弟弟一顿棍棒打死了。

这下轮到李宝臣大怒了。双方自此就交恶。

田承嗣对昭义道的侵占引起了李宝臣和李正己的警惕,因此李正己和李宝臣都给朝廷上书,请求发兵攻打田承嗣。

代宗皇帝也对田承嗣忍无可忍了,顺势便同意了这请求。

大历十年(775年)四月,唐代宗下诏,把田承嗣贬为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刺史,同时命田承嗣周围的河东、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阳、泽潞等道节度使,一齐发兵前往魏博道,一旦田承嗣不接受诏书,即刻攻打。

战略布局是这样的:

北面,由镇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薛兼训会同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留后朱滔一起,攻打田承嗣的北部边境。留后亦称节度留后、观察留后,在节度使或观察使外出或空缺时,代行节度使职务。此时,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泚率领一部分兵力去长安以西防御吐蕃了,他的弟弟朱滔在幽州代理军政,这兄弟俩这时候对朝廷表现得很恭顺。

南面,以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为一路,攻打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方向;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为另一路,统率河阳、永平、泽潞等道的人马,攻打卫州方向。

调动了九个藩镇的人马来对付一个藩镇,这兵力已经处于绝对优势了。这是第一次削藩战争。

一开始,形势确实对朝廷一方很有利。田承嗣派去守卫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大将见势不对,投降了朝廷一方。李正己也顺利攻下了德州。田承嗣派去攻打冀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的大将,审时度势,一箭都没放,就投降了李宝臣。田承嗣大怒,亲自率领主力前去攻打冀州,李宝臣也率主力前去迎战。田承嗣估计打不过,自己烧了军中辎重,主动撤退了。

这时候田承嗣四面受敌,手下又接连叛变,他有些扛不住了,主动向朝廷写奏章,愿意绑了自己,前去朝廷请罪。

其实这是田承嗣的缓兵之计。他早就看出,朝廷这九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将领各怀鬼胎,互相观望,军心不齐。田承嗣希望他们内部搞点事情,他就可以脱困了。

果不其然,到了九月,朝廷联军这边就闹意见了。

事情缘由是:李宝臣与李正己会合联合攻打贝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田承嗣率主力来救援。交战之前,李宝臣与李正己各自犒赏士卒,两人却没有统一口径,李宝臣赏得重,李正己赏得轻。

这下,李正己的士兵就有怨言了。李正己得知后,害怕发生军变,带领全军主动撤退了。李宝臣听到这消息,不得不退,又与朱滔联合攻打田承嗣的沧州,也一时攻不下来。

在南面攻打卫州的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就更不像话了。他统帅四道的兵力,攻打卫州五个月,没有撼动分毫,听到北边退兵的消息,竟然立刻放开卫州,率军渡过黄河,回到南岸。

田承嗣借着这个机会,展开了一连串的精妙操作。

战前,李正己派使者来田承嗣这里,田承嗣把使者扣留了下来。这时,田承嗣把那使者请到了自己的公堂之上。

田承嗣把自己辖内的兵马、户口、钱粮账簿拿出来,又给李正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田承嗣今年八十六,离死没几天了。我的这些儿子都不成器,主持兵马事务的侄子田悦也有些孱弱。我今天所有的这些,不过是暂时替您守卫着,将来都是您的,您不必动用大军来攻取。”

这封信里,连年龄都是假的,田承嗣这年才七十一岁。

田承嗣让李正己的使者面南而立,自己如同对待皇帝使者一样,当庭下拜,把那些账簿和信一并交给李正己的使者,又命人画了李正己的画像,亲手焚香跪拜。

这使者回到李正己那里,把这些情景向李正己描述一遍,又把田承嗣的亲笔信呈上。李正己很高兴,从此按兵不动。

南线的其他藩镇兵马见李正己这样,也都不敢再前进了。

田承嗣以一番鬼话稳住了南线,便腾出手来对付北线。

北线主要的对手是李宝臣和朱滔,田承嗣便想要挑起这两人的纷争。

根据田承嗣掌握的情报,李宝臣是幽州人,时常有占领幽州的梦想。于是田承嗣让人刻了块石头,上面写的是:“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为侣入幽燕。”意思很明白:要是与姓田的人结盟,就可以拿下幽州。

田承嗣命人把这块石头秘密埋藏在李宝臣所辖境内,又派了个人假扮成风水先生赶到李宝臣治下,先假造了几个灵异事件,使得李宝臣对这风水先生奉若神明,把这风水先生请到自己身边。

这风水先生便吹嘘自己会望气,说他看到哪里哪里有非常浓重的王气。李宝臣派人去那里挖掘,果然挖出来了那块石头。

天降祥瑞,明白指示自己要与田承嗣结盟。李宝臣不由得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李宝臣擒获了田承嗣的一员大将,送到长安,唐代宗因此派了个宦官,送来了嘉奖的诏书。

李宝臣接到诏书,馈赠给这宦官几百匹丝绸。这宦官可能是嫌少,破口大骂,把东西给扔在门外的路上了,弄得李宝臣脸上无光。

李宝臣手下的兵马使王武俊对李宝臣说:“如今朝廷还靠着我们打仗,这宦官都敢这么嚣张。如果我们消灭了田承嗣,朝廷一纸调令,您就得孤身去长安,到那时就任这帮宦官宰割了。我看您不如留着田承嗣,我们也就有存在的理由了。”

李宝臣认为王武俊说得很对。

真巧,田承嗣的使者就在此时到来了,对李宝臣转述了田承嗣的原话:“您与朱滔一同攻打沧州,即使攻下了这城,也会收归朝廷,不会是您的。如果您能放过我田承嗣,我愿意把沧州送给您,并且愿意陪着您一起去攻打幽州。您的骑兵很精锐,我的步兵再去帮您,一定会攻克的。”

李宝臣觉得田承嗣许下的回报不错,上天又指示自己与田承嗣交好,便与田承嗣秘密结盟,准备攻击朱滔。田承嗣带着主力来到北线,似乎是要配合李宝臣了。

李宝臣先派人去对朱滔说:“听闻您外貌如神,请您给我一张您的画像,我可以早晚瞻仰。”

朱滔不知是计,送了一张自己的画像来。李宝臣把这画像放在练习射箭的地方,让将士们都仔细看过一遍。

朱滔大营离李宝臣有三百里。李宝臣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让王武俊率领,星夜前去偷袭,临出发前告诉将士们:“我只要那张画像上的人。”

朱滔与李宝臣的关系此时很和睦,怎么会料到李宝臣趁夜来偷袭?朱滔只好仓皇应战,自然一败涂地。

幸运的是,朱滔这天穿的衣服与画像不一样,最终侥幸逃脱。王武俊抓住的,只是一个与朱滔相貌相似的人。

李宝臣本来要乘胜进攻幽州的,却没料到朱滔留下镇守幽州的将领很有才干。李宝臣见幽州守御很严,估计攻不下来,一时有些犹豫,想等田承嗣的步兵来了再说。

田承嗣的妙计得逞,使得北方两大强敌互相火拼,便率部回去自己老巢。临走之前,他没忘记恶心李宝臣一下,派人来对李宝臣说:“南边有军情,我得去应付一下,没时间陪你去攻打幽州了。另外,那块石头上的文字是我刻的,只是和你开玩笑。”

李宝臣听了这话,才明白上了田承嗣的大当,又愤怒又羞愧,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退军。

然而与朱滔的关系已经破裂,无法弥补了。李宝臣只好派重兵防备朱滔,无力再去攻击田承嗣了。

就这样,唐代宗派出的九道人马被田承嗣巧妙分化,各自观望,都不卖力,战争就这样僵持下来了。

这时已经到了大历十年(775年)年底,李正己多次给朝廷上表,请求给田承嗣改过自新的机会。田承嗣也主动写来奏疏,再次表示愿意去长安面见皇帝。代宗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下诏赦免了田承嗣的罪责,恢复了他的官爵,允许他入朝。

田承嗣也就只是那样说一说而已。他怎么可能去长安?这事就再次搁置了下来。

这一场战争是田承嗣挑起来的,虽然他得到了昭义道的几个州,但也损失了一些领地。朝廷虽然没有达到消灭田承嗣的目标,但也阻止了他的扩张计划。

不过田承嗣这人不知悔改,安生了不到半年,就又一次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上。 bHlJl/eLdS3ZDg1jIk4BGrDBBJP4JgIm+t+E4C8adeEJcHK64OSsc+YmhmkkTu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