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7节
顶翻公牛的老羊

朱泚打算另立门户的时候,需要很多有名望的大臣来给他的新班子站台。

除了李忠臣、张光晟等人外,朱泚还殷切希望有一个人能加入自己的阵营,此人就是段秀实。

段秀实与朱泚一样,曾经担任过泾原节度使,但比起朱泚在泾原军蜻蜓点水一般的任职经历,段秀实与泾原军的渊源可就深太多了。唐玄宗时代,段秀实就是安西军中的军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段秀实一直都在参与平叛的安西军中担任重要职位,先后历经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等三位节度使。

安史之乱刚平定的时候,白孝德驻守邠州,郭子仪的第三个儿子郭晞也率军在此,协助白孝德防御回纥、吐蕃。郭晞不严管士卒,任凭他们干坏事,百姓深受其害。白孝德很头疼,但这是郭子仪的儿子,他不敢管,也不敢向朝廷禀报。

这时候段秀实站出来了,主动要求担任都虞候,来处理违反军纪的事情。白孝德正求之不得,立刻就同意了。

段秀实上任后多次申明军纪,但似乎效果不大,看来不动点真格的是不行了。

一个月后,郭晞部下有十七名士兵在市场里抢夺店家的酒,又用刀刺伤酿酒的老头,毁坏了酿酒器具。

段秀实命部下把这十七名士兵抓来,全都斩首,把十七个人头用枪尖戳着,插在市场的门口。

郭晞营的士兵听到这消息,满营大怒,全体披甲,叫嚣着要去找段秀实报仇。郭晞并不阻拦。

白孝德听到这消息,慌了,问段秀实:“这可怎么办?”

段秀实笑笑,说:“不会有事的,我自己去他们营里解决。”

白孝德不敢相信:“那边营里要杀你,你自己主动去送死吗?”

段秀实说:“我怎么会去送死?您放心,我自有办法。”

白孝德还是不放心,选了几十个精壮大汉,让跟着段秀实去。

段秀实一个不要,只让一个跛脚的老兵给自己牵马前去。

到了郭晞营门口,郭晞的那些士兵看见段秀实自己来了,一拥而出。

段秀实笑着往里走,说:“杀我这个老兵,还用得着披甲?我今天送我的人头来了。”

郭晞的士兵都愣了。

段秀实又大声说:“副元帅做过对不起你们的事吗?你们为何要这么祸害郭家?”士兵们还没答话,郭晞在里面听到了,急忙出来,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段秀实回答:“副元帅功盖天地,本应永远是大唐的功臣。如今您这样放纵士卒,恐怕要惹出大乱,朝廷追究您的责任,不免会牵连到副元帅。到那时郭家的功劳,还能剩下多少?”

段秀实话没说完,郭晞已经醒悟,当场叩了几个头,说:“您教导我的是大道,对我是大恩德,我怎么敢不听?”然后站起来立刻下令:“全军解甲,各回队伍,敢喧哗一声的,立斩不赦!”

士兵们散了以后,郭晞将段秀实请到自己住处,摆酒款待,当夜段秀实还住了下来。

郭晞还有些担心,怕个别士兵不肯放过段秀实。于是,他自己披甲,手拿兵器,带领自己的卫士,通宵守卫在段秀实睡觉的房间之外。

第二天,郭晞与段秀实一起前往白孝德处,向白孝德请罪,并请求给自己一个改过的机会。白孝德当然很高兴,满口答应。

自此,邠州的军纪彻底好转。

白孝德的后任节度使是马璘,马璘死后,段秀实就接任了泾原节度使。他在三四年的任期内,团结士兵,平息了好几次哗变的苗头,泾原军内部安定,吐蕃不敢前来侵犯。

段秀实这人不好酒,家无余财,也没姬妾,所以在当时的名望很好。

但是相比于朱泚这个皇帝眼中的大忠臣,段秀实在朝廷执政者眼里,却不是个多么听话的人。德宗即位以后,段秀实因为反对宰相杨炎的边防政策,被解除了节度使职务,回长安担任文职。

因为有相似的经历,所以朱泚认为段秀实必然也会像他一样,心中对皇帝有怨恨。另外,朱泚也想利用段秀实在泾原军中的威望来笼络泾原军。

朱泚派了数十名骑兵到段秀实家里请他。段秀实关上大门,不放这些兵进来。这些兵于是翻墙而入,拔出刀来,威胁段秀实跟着他们走。

段秀实没办法,只好请求先跟家属告别一下。

段秀实对子弟们说:“今日国家有难,我不能置身事外,恐怕只能以死报国了。我出门以后,你们立刻各自逃生去吧。”

说完,段秀实从内宅出来,跟着那些骑兵去见朱泚。段家子弟只能忍痛送别。

朱泚见段秀实来了,大喜,说:“段公来了,我们的事情一定能成功。”然后热情地拉着段秀实坐下,向他请教下一步该怎么办。

段秀实说:“泾原军因为赏赐太少而哗变。赏赐这事,本来是有关部司的事,皇帝如何能管得这么具体?太尉您本来是以忠义名扬天下的人,如今最好由您出面,将这个道理向泾原军将士讲清楚,安抚好士兵,然后迎回皇帝,大唐转危为安,您就是第一大功。”

朱泚听了这话,好半天不言语。

虽然话不投机,朱泚还是给了段秀实很高的礼遇,把他纳入自己的核心决策圈子。因此,朱泚的所有行动计划,段秀实都知道。

然而段秀实岂是朱泚能收买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杀朱泚,迎回皇帝。这事需要帮手,他便偷偷对泾原军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和文官岐灵岳说了自己的想法,这三人往日受段秀实器重,此时毫不推辞,慷慨答应。

朱泚派韩旻率军去奉天抓唐德宗时,段秀实偷偷对岐灵岳说:“陛下那里兵马很少,韩旻这一去,陛下就危险了。”

岐灵岳是姚令言的判官,姚令言的公文平时都是他处理的。段秀实便让岐灵岳用姚令言的语气写了一纸命令,内容是命韩旻暂时先回来,与大军会合了再一同前去奉天。

可是光凭着一张纸是没用的,还得盖上姚令言的官印才行。段秀实便让岐灵岳想办法去偷姚令言的官印。

姚令言的官印看管得很严,岐灵岳没能得手。

事情紧急,段秀实急中生智,把自己的官印拿出来,倒着看的话也和姚令言的官印差不多。就这么盖上以后,岐灵岳派手下一个飞毛腿拿着这命令去追赶韩旻。

唐代官印上的文字都是小篆,韩旻这种军人哪里能分辨清楚?再加上送信的人是姚令言指挥部里的人,他一点都没怀疑,便带着人马回来了。

段秀实听说韩旻即将回来,对刘海宾、何明礼、岐灵岳三人说:“韩旻一回来,我们几个都活不成了。事到如今,只能拼命了。我将在与朱泚议事时贴身肉搏,你们可以联络一些忠义之士,到时候做我的接应。”

这几个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制订了一个计划,各自分头去找人了。

韩旻回来后,朱泚和姚令言追查发布假命令的人,岐灵岳见躲不过,便坦然承认是自己一个人所为,虽然他惨遭杀害,但保住了段秀实等人。

岐灵岳遇害的同一天,朱泚召集段秀实等人议事。

与会的人都到齐了,除朱泚、段秀实外,还有源休、姚令言、李忠臣等人,这可以算是朱泚的决策层会议了。

朱泚大剌剌往中间一坐,拉段秀实坐在自己旁边,以显示他对段秀实的特别看重。不过,他俩的形象差别有点大。

朱泚此时才四十二岁,高大魁梧,腰带十围,虽然面相并不凶恶,却给人一种大山一样的压迫感。

段秀实就文弱得多。他虽然戎马一生,但人们普遍把他看作书生,因为他对人说话时,必定拱手低头,谦让温和,小声细气。他此时已经六十五岁了,与朱泚相比,就像一头健硕的牛与一只羸老的羊。

议事开始,朱泚直言不讳地提出他想当皇帝,李忠臣等人自然不会反对。

段秀实突然起身,夺下旁边源休手中的象牙笏板,回过身来对着朱泚的脑袋就是一下,口中大骂:“狂贼,我恨不得把你碎尸万段,岂能跟着你造反?”同时唾了朱泚一脸。

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朱泚本能地抬手一挡,笏板击中了朱泚的额头,朱泚被打得躺倒在地,额头鲜血涌出。

段秀实继续上前,猛力暴击,可惜这会议他不能带刀,要是有刀在手的话,可能已经结束了朱泚的性命。

朱泚躺在地上,死命抵挡。卫士们都在外面,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只有李忠臣最先反应过来,上前拉住段秀实,朱泚才得以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

这下卫士们都知道里面出事了,一拥而入。段秀实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象牙笏板,又恢复了那种温文尔雅的说话方式:“我绝不会跟着你们造反的,为什么还不杀我?”

卫士们不等命令,纷纷上前,乱刀砍向段秀实。

朱泚这时候进来了,一手止血,另一只手摇着说:“这是义士,不要杀他。”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段秀实倒在血泊里,已经死去了。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朱泚见段秀实死了,竟然哭得非常伤感,又下令厚葬了段秀实。

刘海宾本来是要召集一些人起事,在外面响应段秀实的,不知为什么,这行动竟然没有能发动起来。刘海宾只好逃跑,两天后被抓,他也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并没有供出何明礼。

段秀实、刘海宾都死了,何明礼并没有被吓破胆,反而继续密谋行刺朱泚,不幸事情泄露,后来也被朱泚杀害了。

段秀实与他的这个地下团队,其行为都可以称得上壮烈,但以他们区区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阻止朱泚当皇帝的步伐。

泾原兵变后的第五天,也就是建中四年(783年)的十月初八,朱泚在李忠臣、源休、姚令言、张光晟等人的拥护下,正式自称皇帝,国号大秦。为了显示大秦与大唐势不两立的决心,朱泚下令杀掉了在长安的李唐皇族七十七人。

至此,先前的头号大忠臣朱泚,成了大唐的头号反贼。

而先前被朝廷认为不太听话的段秀实,用生命的代价证明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忠臣。他的死讯传到奉天,德宗皇帝流了很多泪,后悔自己没能重用段秀实。 7FOuB1Cs4A/I7dNuEcCE17wPtSYCN0zXX2tj1h7wiAMhCRGlZTsd1OXz/vUGKF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