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节
祥云无知

朱滔对德宗封给他的王爵嗤之以鼻,继续在反叛的路上狂奔。

朱滔带领两万五千人,王武俊带领一万五千人,分两路出发,约好在宁晋县(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会合,前去救援田悦。

朱滔走到束鹿县,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刚刚吹响号角,就听到外面喧哗,很多人大声说:“朝廷命我们向北回幽州,司徒为什么要带着我们向南去救田悦?”他同时听到很多人脚步纷杂,像是士兵们都聚集起来了。

朱滔大惊,跑到住所的后院躲起来了。

幸亏朱滔手下有一位叫蔡雄的人,能言善辩,这时候站出来对士兵们说:“你们请稍稍安静一下,我来传达司徒的话。”

士兵们暂时停下来,听蔡雄怎么说。

蔡雄说:“司徒奉朝廷之命讨伐李惟岳时,朝廷答应过凡是攻下李惟岳的州县,就归司徒所有。司徒带领诸位,拼死打下深州,朝廷却赖账不给。还有一件事,朝廷赏给诸位每人十匹绢,却被马燧给截留了。诸位请想一想,司徒如果坐守幽州,富贵也足够了,苦哈哈地跑到南边去冒险,还不是为了替你们争取点利益?当然你们不想去的话,那我们就掉头回去。”

这一番巧舌如簧的话,说得士兵们没了主意,便迁怒于那个押运赏绢的朝廷使者,说:“朝廷使者为什么不好好保护那些绢,以至于被马燧抢去?”说完便涌入那使者的住所,将那使者大卸为好几块。

出来之后,士兵们还是高呼:“虽然司徒说是为了我们而南下,但我们还是觉得回幽州为好。”

蔡雄一看,赶紧说:“那就请诸位各自归队,我们明早就回深州。休息几天,再回幽州。”

这一天的形势,应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脑袋搬家。朱滔凭借着蔡雄的一番鬼话,躲过了一劫。

第二天,全军真的返回深州了。不过,朱滔密令各位将领,调查那天带头闹事的人,一共抓了二百多人,全都斩首。这下,全军士兵个个胆战心惊,没有人再敢有半句意见。

朱滔这才重新下令,继续向南与王武俊会合。

听到这个消息,唐德宗认为马燧与李抱真、李晟等军的力量已经不足,因此紧急调遣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带领一万五千人,急速前去增援。

建中三年(782年)六月,朱滔、王武俊到达魏州的同一天,李怀光的人马也与马燧会合了。

田悦亲自率领人马,带着牛肉美酒,出城迎接朱滔、王武俊,城中魏博士兵的欢呼声震天动地。

马燧那边也全军出营,迎接李怀光。

马燧的这行动引起了朱滔的误会,以为马燧是要来袭击自己,因此命令全军列阵,准备迎战。

这下又引起了李怀光的误会,以为朱滔要趁自己立足未稳来攻击。

李怀光作战勇猛,敢于硬碰硬,他便命全军将士不要休息,立刻出击。

马燧劝说道:“将士们远路而来,已经很疲惫了,请先休息,伺机再战。”

李怀光回答:“朱滔营寨没有扎好,正是消灭他的好时机。如果等他的营寨扎牢固了,就不好攻下了,这时机不可失。”

朔方军将士倒也勇猛,虽然很疲惫了,但还是奋勇向前,发动了一波猛烈攻势。两边一交手,朱滔军不是对手,很快就败退回去,损失了一千多人。

朔方军比较穷,见到钱财,自然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将士们纷纷去朱滔营中抢夺财物去了。

李怀光也并没有阻止,他认为打败了朱滔,其他人都不在话下。因此,他在阵后观望,满脸的得意神色。

可他没想到,对方的王武俊却是个厉害角色。

王武俊见朱滔败退,并没有慌张失措。他冷静观察,觉得现在是一个反击的好时机。

王武俊立刻带领两千精锐骑兵从侧面冲来,将朔方军拦腰截为两段。

然后,王武俊的其余人马包抄过来,朱滔也站稳脚跟,掉头又杀了回来。

陷入包围中的朔方军,群龙无首,立刻大乱。

这战场就在隋大业年间所修筑的永济渠旁边,朔方军士兵们纷纷被挤下水中,淹死无数,几乎把水流都堵塞了。

马燧等军也受到了攻击,只好退到各自营中死守。

对马燧等人来说,这真是噩梦般的一天。谁知到了第二天早上,更大的噩梦来临了。

马燧的营寨后面是汉朝时的黄河故道。王莽统治时期黄河改道,这里就成了一条没有水的川道。

第二天天一亮,士兵们就发现原本干涸的河道里,水流汹涌,把马燧等军的退路给截断了。

这又是王武俊干的。他连夜带领士兵们施工,把永济渠里的水给改到黄河故道里来了。

这下,马燧等军的粮饷的运输成了问题,他们还能撑几天呢?

马燧急忙写了封信,给朱滔等人送去,信中说:“我这老匹夫,自不量力,胆敢与各位交战,是我的大错。王大夫真是军事奇才,天下无敌。请朱司徒与田五郎、王大夫商量,放我这老家伙回去吧。我回去以后,一定给天子上奏,把河北交给诸位管理。”

朱滔这几天也暗自思忖,怕王武俊再次大胜,将来就不好制约了,所以接到马燧这封信,他就说:“马仆射是国家重臣,这话说得如此低声下气,我看我们还是不要逼他太紧了吧。”

王武俊反对,说:“司徒的话虽然对,我也不敢反对。但是我们如果放过马燧,他渡河以后,走不到五十里,一定还会再停下来与我们为敌。”

田悦此时实力弱,不敢得罪这两人,只是不表态。

最后,朱滔没有听王武俊的,决定放任马燧退走。马燧等人才得以率领各军,平安渡过黄河故道,回到河西。

不出王武俊所料,马燧等人退了五十里左右,来到魏县,果然扎下营寨,再次与河北军对垒。

这事明显是朱滔错了,不得已,他只好向王武俊表达了歉意。王武俊心里,暗暗对朱滔不满。

虽然如此,王武俊还是与朱滔一起领兵前进,与马燧隔水相对。此后双方对峙了三个多月,没有分出明显的胜负。

田悦这次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心里对朱滔、王武俊很是感激。这时朱滔实力最强,田悦便与王武俊商议,想共同推朱滔为主公,自己和王武俊称臣。

王武俊是多聪明的人,这事他绝不会当面反对。

倒是朱滔,听了这事,还是谦虚了一下,说:“击败李怀光那一战,都是您二位的功劳,我怎么敢居于二位之上?”

这几个藩镇眼下都得不到朝廷的承认,这对于他们的统治是不利的。因此,几个藩镇的文官们聚在一起商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现在赏赐立功将士,连个朝廷的任命书都没有,将士们也没有归属感。不如我们效仿春秋时的诸侯们,像对待周天子那样对待唐天子。总比现在这样,戴着叛臣的帽子要好一些吧?”

这倒是个新思路!朱滔等派人去与淄青道的李纳商量,李纳也正在为此事伤脑筋,立刻就回复同意了。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初一,朱滔、王武俊、田悦等人在军中,登坛祭天,宣告自立为诸侯国,朱滔自称冀王,田悦为魏王,王武俊为赵王,李纳为齐王。四个人约定,结为同盟,互相支援。其中,朱滔是盟主。

这四人的下面,也都仿照李唐朝廷,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只不过官名稍有改变。虽然还沿用了李唐的年号,但他们已经跨出了通往独立路上的一大步。

他们在这边闹腾,马燧在对面远远观望。正好有一片比较独特的云位于祭坛的上方,马燧笑着说:“这云无知,竟然跑去给贼做祥瑞。”

然后,马燧把这消息报告给了朝廷。

德宗得到奏报,盛怒之下,便要加派人马,前去讨伐这四个反贼。

其实德宗这举动有点没必要。

朱滔等人此时处境实际上比较艰难。他们离开本来的根据地,来到田悦这里,所有给养都需要田悦提供。田悦的地盘本来就不大,供养这些大军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而马燧等军,有朝廷调动全国的钱粮供给,各地的生力军又不断开来,战场的形势在一点点地向朝廷方面倾斜。

面对日益窘迫的局面,朱滔等四人自然希望扩大同盟,获得新的支持。

奇妙的是,德宗想到的第一个增派的人,竟然是朱滔他们也想要拉拢的第一个人。 eETJeLLAkYSoJWFASa2NC8fPCfWGS3Tv/lnTbzn9A22YzQcQoO3l+OHXHqpk3M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