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家与国的两难

大业十三年(617 年)二月初八,马邑(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刘武周起事,杀了太守王仁恭,占据了汾阳宫,将其中的宫女献给突厥。

突厥给了刘武周许多马,与他勾结,时常入境劫掠。李渊派副手王威、高君雅出战,却打了败仗。

杨广在扬州听说了这件事,很恼火,派人来逮捕李渊了。

形势危急,李世民于是顾不上害怕父亲责罚,决定摊牌了。

他找了个机会,把左右都赶走,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的时候,痛陈说:“如今皇帝无道,百姓穷困。大人您捕捉盗贼无功,严刑峻法临头,大祸不远了。不如顺应人心,举旗起事。眼下这个时机,正是千载难逢啊。”

李渊大惊,说:“你怎么敢说这种话?我要把你捆起来送到官府。”

气氛一时间紧张起来。父子俩对视一阵,父亲见吓不住儿子,于是站了起来,去取纸笔,作势要书写奏章。

李世民知道父亲这只是虚张声势,慢悠悠地说:“儿观天时人事,为了大人您和我们一家的安危才说这话。您如果真要儿去送死,儿不敢不死。”

父亲取纸笔的手停了下来,背对着儿子,一动不动,良久才说:“我岂忍心告发你?只是这话你千万不要乱说……你回去吧。”

父子心意相通,李世民能体会到父亲此时心乱如麻,也不忍心再逼他了,含泪告辞。

可是形势逼人,再不动手,父亲就要被扬州来的使者抓走了。李世民心里着急,第二天早上又来找父亲。

“天下盗贼一日多于一日,大人您奉诏捕捉,能捕捉完吗?即使捕捉完了,也是个功高不赏的下场,终究还是坐牢杀头。因为那一句李氏将兴的歌谣,多少姓李的大臣无罪被杀,大人您难道不知道吗?只有我昨天说的那办法,才能自救,才是万全之策,大人您千万不要再犹豫了。”

这一次,父亲没有训他,而是沉默良久,最终还是长叹一声,说:“我昨夜想了一宿,其实你的话是有道理的……好吧,如今家破人亡也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我们一家人的命运,就交给你了。”

李世民立即与刘文静一起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李渊也暗中整顿军马,准备起兵了。

不料事情又有了变化,从扬州来了一位使者,带来了杨广的诏书,赦免了李渊的罪责,让他继续担任太原留守。

李渊心里的弦又松了下来,起兵的事,他又搁置下了。

此时又有夏侯端、许世绪、武士彟(yue)、唐俭等人,也都劝李渊起兵,李渊一概回答说:“让我考虑一下。”

其实李渊的考虑只是托词,他是在拖延时间,在等待着其他儿子们到来。

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和五子智云此时还在河东(治所在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李渊这里如果起事,他们就是反贼家属了,当地官员怎能放过他们?因此李渊已经偷偷派人去召回他们和在长安的女婿柴绍了,可是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夜长梦多,刘文静等人心急如焚,于是开始步步紧逼。

刘文静威胁裴寂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你私自派宫女伺候唐公,这是死罪。你死了不要紧,连唐公也一块害死了。为何你不劝唐公早点起兵,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什么呢?”

裴寂也急了,跑到李渊身边再三劝说,简直就是逼着他起兵了。

面对来自下属、朋友、儿子的多方面的压力,李渊终于扛不住了,再这样拖下去,这伙人一旦对自己形成优柔寡断、不能成事的印象,人心一散,再想聚拢起来就难了。

李渊迫不得已,只好顺着他们,采取了一些行动。

第一步:假征兵,制造恐慌。李渊让刘文静假造了一封杨广的诏书,说是要征召太原等四郡二十岁至五十岁的全部男子当兵,限期集合,准备再征高句丽。这封假诏书下发到各县以后,民众恐慌之极,人人都想造反。

第二步:真征兵,收军权。李渊召集太原官员,在留守司大堂议事,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对副手王威、高君雅说:“刘武周攻占汾阳宫,我们不能夺回,朝廷要是论罪的话,灭族都有可能,这怎么办?”

这两个人听了很害怕,也没主意,对李渊叩头说:“您有好主意吗?”

李渊说:“朝廷制度规定,我们一举一动都要上报。扬州远在三千里外,路途又不太平,我们任何行动都不能自主,只能干等着啊。”

王威、高君雅果然上当,说:“唐公您是国戚,名望又高,讨贼的事,您做主就可以了。”

李渊装作不得已的样子,说:“既然二位这样推重我,那我们得再招募一些兵。”那二位只能同意。

有了这个议事结果,李渊于是名正言顺地让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公开招募兵马。听说这是在本郡作战,不用去辽东,百姓纷纷来投军,十来天就招募了一万多人。

但李渊的真正目的却被王威、高君雅察觉到了。他们发现招募的这些兵自己一点都插不上手,全都是李渊的人在控制,李渊要是借这机会造反怎么办?于是他俩暗中商量,决定过两天在晋祠求雨的时候,对李渊下手。

这事却被晋阳乡长刘世龙知道了,他急忙向李渊偷偷报告了此事。

形势已经容不得犹豫了,必须当机立断。李渊与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立刻商定了对策。

大业十三年(617 年)五月十四晚上,李世民带兵埋伏在晋阳宫城之外。

第二天早上,留守司例会召开,李渊与王、高二人坐在大堂上,听属下各部门禀报日常公务。忽然,刘文静带着一个叫刘政会的人进来,站立在台阶下面,说是有密信要交给唐公。李渊微闭双目,对着王威示意,让他去接刘政会手里的密信。

刘政会却把那信收了回去,说:“这密信告的正是副留守,只能唐公过目。”

李渊装作吃惊的样子,说:“有这种事?拿来我看。”

李渊把信拆开,看了几眼,突然睁大眼睛,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王威与高君雅,问道:“有人告你们二位与突厥勾结,引敌入侵,怎么办?”

王、高二人跳了起来,大声说:“这是反贼诬陷我们,想杀我们……”不等他们说完,刘文静已经命人将他们捆绑了起来。

李渊对他们说:“请二位先忍耐一时,此事重大,等我查明了再放二位。”说完就命人将他们先关押起来。

此时李世民已率兵把留守司围了个水泄不通,王威、高君雅的手下一个都没跑掉。

北边的突厥也真配合,到了五月十七,果然真的来了。

这下坐实了王威、高君雅通敌的罪名,李渊下令将二人斩了首。

但怎么对付突厥兵呢?李渊父子都善于用疑兵,李渊命手下士兵每天夜里偷偷出去,到白天就大张旗鼓地回来。突厥方面就以为他们每天都有援军来到,停留了几天,终究还是没敢攻城,在城外抢劫了一番后撤军回去了。

目送着突厥兵远去,城墙上的李渊长出了一口气。

下了城墙,迎面快步走来几个人,对着李渊行礼,嘴里喊着“大人”,他们正是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绍。

李渊满眼慈爱地把他们几个挨个看了一遍,却忽然觉得不对,问:“智云在哪里?”

李建成顿时满脸通红,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智云年龄小,儿怕他走不了长路……把他留在河东了。”

李渊顿时颤声说道:“你……要害死智云了。”

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是正妻窦夫人生的嫡子,李智云是侧室万氏生的庶子。李建成把十五岁的李智云留在了危险之地,这让李渊心如刀割。

然而,已经没有时间了,长安那个战略高地,李渊如果不抓紧去攻取,说不定别人也正在谋划此事呢,一旦被别人抢先拿下,就会失去最佳发展路线。

好吧,多想无益,开始行动吧。

李渊首先开仓放粮,赈济穷人,顺便招募军士。所有军士统称“义士”,表明我们这是义军,不是盗贼。

接着,刘文静等人给李渊上了个官衔,称大将军,并发檄文给各个郡县,表明李渊的基本态度,这篇檄文很长,大意是这样的:

遥想先帝(隋文帝杨坚),那是个多么好的皇帝啊,爱民治国,节俭敦厚。先帝之时,那是个多么好的时代啊,轻徭薄税,人民富足。可惜先帝看人有误,立了这不才的杨广。杨广昏庸暴虐,倒行逆施,视民众如草芥,以治国为儿戏,致使人间白骨如莽,僵尸如麻。我作为国家大臣,不能坐视不管,所以如今我起勤王之师,就是要废掉昏君,立长安的代王杨侑为皇帝。我这不是造反,我是大隋的忠臣。

李渊此时管辖的,有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个郡。别的郡都没问题,只有西河郡不接受李渊的命令,那么,只好先动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郡了。 oEHLfF3q8qQGrVL+8Y9eaNX24YPSy9uI9g2WhadqMHqnG6kKb0XtDgekM7j8CB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