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基础上,所给出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实践中充分证明,坚持自我革命,进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切实强化管党治党,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题”,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将党的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统一起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改旗易帜的根本力量与内在驱动。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以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关键在于始终做到全党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一方面在组织决策上形成了核心集体,另一方面在政党组织中形成了核心人物,既能够满足当前中国所处的全面深化改革时代亟须领导核心集体和领导核心人物,又能够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始终具有主心骨与核心力量,以更好为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因此,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相统一,把党的自我革命寓于践行“两个维护”的一切实践活动中,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社会革命本领。
二要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自我革命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人民群众,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人民至上性。“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高政治哲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原则,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当前,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严查围绕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绝不能以其恶小而忽视之,不能因其微小而轻视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紧紧扭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站稳立场关,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
三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需要牢牢把握权力腐败治理的制度性保障,这是党百年来坚持自我革命的一条重要理论与实践总结。党的自我革命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以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的制度保障作为其长效机制。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对权力监督的核心主体转向党自身。因为,中国共产党只有自己敢于并勇于对自身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并形成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方位、全时空的监督格局与监督体系,才能在根本上扫除权力监督的死角。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实现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把国家反腐败与党内反腐败统一起来,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者监督与制约的全覆盖,没有任何党员可以处在党的监督之外。践行与落实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实现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要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行。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为稳定、持续和深入开展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定的制度保障和制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