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身心“高压锅”:守住压力的界限

【导读】

最近主角常感到难以言状的紧张和烦躁,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还要为一大帮亲戚和员工负责,这些都让他不堪重负。即便如此,有着超强责任心和好强心的主角,依然只是责备自己做得不够好。隐隐中,主角还萌生了更多内心想要获得大家认可的想法,试图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继续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才感觉到,身心犹如“高压锅”,稍有不慎就会要爆炸和垮掉,才意识到必须给自己减压了。当慈悲的“观音”告诉自己“你做得够好了”,主角终于将自己从“高压”中解救出来,并清晰了什么是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也终于拓展了自己的角色目录,回归生活本源,带着老婆和孩子轻松地在海边玩耍。

主角: 方程(化名)

探索的议题: 超负荷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

演剧日期: 2019年7月

演剧时间: 15:00—16:46

导演: 钟亮红

1.有把“小锤子”在敲击心脏

导演:开始上课的时候,你说有点紧张,现在呢?

主角:还是有点。

导演:今天想探索的是?

主角:自己的情绪方面。

导演:如果紧张在身体里,会在哪个部位?

主角:在心口。

导演:像什么?

主角:像个小锤子。

导演:小锤子有多大?有没有颜色?

(主角用布巾具象化出红色的心脏,一把小锤子敲在上面)

导演:你想先体会心脏还是锤子?

主角:我想做心脏。

导演:那你找个人做锤子,再找个人扮演心脏。

主角:请X扮演我的心脏,请F来扮演锤子。

导演:需要你帮助我们了解,锤子是怎么锤那个心脏的?

主角:当我紧张的时候快速敲(动作很快),不怎么紧张的时候慢速敲。

导演:有没有声音?

主角:很紧张的时候就会“砰砰砰”。

导演:我们去探索这个锤子和心脏的故事,还需要你找个替身。

主角:请J做我的替身。

导演:很紧张的方程是什么样子?

主角:就会说话很快。

导演:你去做出来!

主角:那要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怎么这样!不是说三排吗,怎么两排?……有时想到什么事情,也会紧张起来(语速很快)。

导演:所以,不仅仅语速快,有些责备的语气?

主角:可能是吧!

导演:J、F、X,你们演这个角色前,有什么要问的吗?

心脏扮演者:心脏需要说话吗?

主角:就是紧张的时候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紧张扮演者:紧张是什么声音?

主角:像敲在棉被上的声音。

导演:灯光呢?

主角:暗一点吧!

(助教将灯光稍调暗)

导演:这样可以吗?中间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说出来。

(主角点头)

导演:如果愿意,可以让自己闭上眼睛,进入心脏的感觉,去感受跳动。

(扮演紧张的辅角敲击着心脏,替身在一边快速地说话。)

导演:方程,你愿意闭上眼睛吗?你的心脏(辅角)在旁边牵着你。

主角:我先跟J(替身)交流下。比如一个家政员进房间搞卫生,我就会很不耐烦。如果是家里人搞卫生,我就很内疚。

导演:家里人有所指吗?

主角:主要是父母。

替身:我需要演出他的内疚吗?

导演:那也是一部分重要的情绪。如果你有感觉可以随时发声。

(主角闭上眼,由心脏扮演者带着逆时针行走。)

替身:你不知道搞卫生的时间吗?我正在办公,你不要影响我,声音太大了。

小锤子(辅角扮演):(敲击)咚咚咚……

心脏(辅角扮演):“砰砰砰”,好不舒服。还让爸爸妈妈搞卫生,我真没用,太对不起家人了。

2.重压之下

替身:烦死了,烦死了。

主角:对,就是这样,很烦躁,经常很烦躁。

导演:我们来感受那个烦,这种感觉最早出现在生命中的画面是什么?

主角:他们对我的要求还是有些高的。

导演:谁在要求我?

主角:家人。

导演:家人是指谁?

主角:爸爸。

导演:爸爸要求我什么?

主角:你要负起家庭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大家族的责任。

导演:还有什么?

主角:公司的一些员工。

导演:员工要求什么?

主角:工资要更高,抱怨客人的要求高。

导演:还有哪些?

主角:这两方面是最多的。

导演:好。你可以慢慢睁开眼睛,扫描下现场,谁可以做爸爸?爸爸说普通话,还是上海话?

主角:上海话,F会讲。

导演:你是想F扮演父亲?还是父亲的声音?

主角:扮演我父亲。

导演:那我们要另外找个人扮演锤子了。(转向F)需要你先去掉锤子角色。

(F去掉锤子的角色,扮演主角父亲的辅角,主角重新选择一位伙伴扮演锤子。)

主角:感觉自己一直是个固执、自傲的人,就什么都想去做好,做不好就容易发脾气。

替身:我其实很有压力,也有些愧疚。

主角:是的,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导演:来,我们来一批员工,七八个人。

(父亲和员工辅角做出压力井围着主角):

父亲(辅角扮演):儿子,你要负起家庭的责任,对家族多负起责任,你多关心家族亲戚!

员工(辅角扮演):老板给我们加点工资,现在工作很难做,顾客要求那么高,你让我们怎么做?

替身:我应该做得更好,我什么都要做好,我要做得更好些,但我好烦啊,好烦躁,烦死了。

导演:是这种感觉吗?

主角:是,很烦。

导演:更早年有没有这些声音?方程,如果有一些画面请你告诉我们。

主角:我很想发脾气!

导演:很想发脾气,但其实我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主角:我不该这样,我不能发脾气!

导演:听听这内疚的声音,最早年是什么时候出现过?

主角:这种内疚的声音最早有十年了。

导演:十年前身边有哪些人?

主角:还是家里那些人。

导演:所以内心有句话是“我不够好”?

主角:是的,我不够好!

导演:这个“我不够好”的声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主角:有十八九年了。

导演:请你找一位伙伴扮演内在指责自己的部分。

成员Y:我来试试可以吗?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经常内心有自我否定和批评的声音。

主角:可以,谢谢你。

指责自我(替身扮演):(高高站在椅子上,手指着替身)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这么没用,你还不够好,还要做得更好!

主角:对,我内心就是这样想,我还不够好,还要做得更好。

(主角和导演镜观指责自己的一幕)

导演:十几年前就是这样,发生了什么吗?

主角:就是那时候在创业……

导演:好,角色交换进入曾经那个创业的阶段,那时怎么批判方程的?

(主角进入“指责的自己”角色)

指责自己(主角扮演):方程,现在有一个机会给你去创业,家里就只有你一个男孩,你要为老爸争光,做个优秀的孩子,在客人面前呢,你也要把品牌做好。

指责的自己:我觉得你现在还不够好,你应该更快、更好去推进公司发展!

导演:我要光宗耀祖,让父母认可自己?

指责的自己:(点头)对,光宗耀祖,就是想让父母认可。

导演:好,下面角色交换,请进入心脏的角色。

(主角进入心脏的角色)

导演:心脏,你比较知道方程的情况,对吗?

心脏(主角扮演):对,我很了解。

导演:很想得到父母认可的方程多大?

心脏:是二十多吧!

导演:心脏,请再感受下。

(声音替身自发发出指责的声音: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你要更强大!你是家族的希望!)

心脏:这些声音一直束缚着我。

(根据主角的感觉,再次具象化出主角被束缚的感觉,周围是指责的声音:你不够好!你可以做得更好!)

导演: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走一走。心脏,你是有感受的。

心脏:就是有这种压力的感觉。

导演:压力在方程身体哪个部位?

心脏:在肩上。我一直怕这种感觉。

导演:好,请回到本尊的角色。

(各声音辅角把压力加在主角肩上)

导演:好,现在我们顺时针走,这代表未来的脚步。

(主角一圈又一圈地走着。)

导演:还可以继续加压,方程很强大的,还可以承担更多!你要不要一直这样下去?

主角:不要!

替身:我不够好,我做得还不够,我们要承担更多,要光宗耀祖。

心脏(辅角扮演):我被束缚了,压力好大,其实我有些害怕,好难受啊!心脏“咚咚咚,咚咚咚”,好难受。

主角:是有害怕,但能怎么办。

导演: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我们不允许自己轻松。

主角:对,只能这样,不能放松。(仍然一圈一圈走……)

3.“观音”加持

导演:我们出来,让替身进去。我们来看下!

(主角与导演一起镜替身在重压力下艰难前行。)

主角:家里亲戚家孩子上大学的钱都是我出的。

导演:亲戚没钱,他(替身)也要承担责任?他肩上还背着什么?

主角:我内心是很恐惧。

导演:这样下去,他(替身)还能承受多久?心脏还能承受多久?他都快垮了,他还觉得自己不够好!

主角:可我能怎么办,我真的撑不住了(双手掩面,悲泣成声)!

导演:在你生命的中,你觉得谁很慈悲又很智慧,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事。

主角:观音吧!对,观音。

导演:你信佛吗?

主角:对。

导演:心理剧中可以通过附加现实的方式,邀请观音菩萨来。你愿意试试吗?

主角:我愿意。

导演:看看谁可以扮演观音?

主角:DD可以吗?

DD:可以,我很想演这个角色。

导演:我们心中的观音是什么形象?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先去成为观音。

(主角进入观音菩萨的角色)

观音(主角扮演):我穿着白色的衣服,这个白色的丝巾可以代表,手握玉净瓶,瓶中装有甘露。钟老师喝茶那个位置的花瓶可以借用不?

导演:可以。

观音:谢谢,我装点矿泉水代表甘露,也叫慈悲水,救助世人、普度众生。

导演:欢迎观音菩萨来到我们心理剧场。观音菩萨,您在哪个位置呢?

观音:我在这边(舞台的西边),站得较高。

(助教及时搬来一把木椅子,由主角扮演的观音站在椅子上。)

导演: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观音菩萨,您认识对面那个肩膀上背着重担的人吗?

观音:那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太辛苦了。

导演:今天请您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他差不多要压垮了。

(替身在各种责任的重压下越来越虚弱)

导演:他一颗心疲惫不堪了!您今天是为了度他吗?

观音:是的,我今天就是为了要助你!孩子,我佛慈悲,你要关心自己的身体。

替身:我要得到父母的认可,我要做个孝顺的孩子,我还不够好。

观音:孝顺是应该的。

导演:大智大慧的菩萨,他让自己不堪重负,还能坚持多久?这样对待自己,其实是不是大不孝?因为他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万一垮了,谁来照顾他的父母?请点化他。

观音:是啊,你的父母年纪大了,经不起打击。

导演:真正的慈悲心,是不是应该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

观音:是的。

导演:您看他没有好好善待自己,把自己折磨成这样。从这点看,他对自己不够慈悲,也是不孝的行为?

观音:对。孩子,你这样不行。这近20年以来,你做了很多。父母让你接济一些贫困亲戚,家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你付学费和生活费。一年365天,你几乎没有休息过。公司上千人要吃饭,遇到困难都是你一个人撑着。

导演:那么,慈悲智慧的观音,您觉得他做得够好了吗?

替身:我还不够好,我还做得更好。

观音:在你老家同学中,你做得最好的了。

导演:您看他对自己还是不满意,请您启迪他的智慧。

观音:(走下来,走近替身)孩子,你辛苦了。你做得够多够好了。善待自己,才能孝敬父母(抚摸替身的额头,流泪)。

导演:菩萨,您流泪了。您这个动作(抚摸额头)寓意是助他脱离心的苦海吗?

观音:对,放下执念。你已经够好了。你如果不能善待自己,跨了的话,代价无法承受。

导演:还有其他的开示吗?

观音:没有了。

(主角回到自己的角色,辅角进入观音的角色。)

观音(辅角扮演):孩子,你做得够好了。你这样不爱惜身体,那是大不敬呢。以后身体出问题了,父母怎么办呢?学佛的人更要有慈悲心。众生平等,慈悲心也要对待自己(抚摸主角的额头)。你够好了,做得够好了。

主角:(呜呜呜,呜呜呜,哭得像个孩子)靠在观音的肩膀。

观音:孩子你受苦了。你做得够好了。

(导演放了一首佛乐滋养主角)

导演:(面向团体)谁这一刻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以及觉得主角做得够好了的站起来。我们一起为主角祈福,也为自己、亲朋及天下苍生一起祈福。

(团体成员全部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围成一个圆圈,主角继续被“观音”角色和佛乐安抚。约7分钟,成员落座)

观音:孩子,你真的做得够多够好了,放下一些才是智慧。

主角:谢谢观音的加持(双手合十,恭敬鞠躬)。

导演:知道怎么做了?

主角:知道了。

导演:那我们请观音在旁边见证。

4.与自己和解

(重演替身被重压及指责自己的场景)

导演:方程,我们今天得到观音的开示,你想做点什么?

主角:(转向扮演指责自己的替身)你不用管其他人怎么想,我们做了很多了,真的,这样下去累死,自己不好了,还谈什么孝敬。我们要转个方向,一切朝前看。

导演:怎么转啊?

主角:外在的压力需要减掉。

导演:怎么减?根源在哪里?

心脏(辅角扮演):(自发)我不够好!我不够好!

导演:听到了吗?!

主角:我们已经够可以的了!

导演:你告诉自己(替身),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主角:我们是善良的人。

导演:做了什么是良善之事?

主角:承担了很多。

导演:承担这么多等于善良吗?

主角:承担了太多人的责任!已经太好了!好到什么都去承担。我感觉还有一份好强心在里面作怪。那份固执也让我们走到今天。

导演:告诉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替身:我可以不那么强吗?

主角:从今天开始,可以不那么强。

心脏:我好累啊,好辛苦啊!

导演:心一直告诉你好累。你会好好守护你的心吗?

主角:(转向心脏扮演者)你不用承受那么多,辛苦了!

心脏:可是家人怎么办?员工怎么办?

主角:其实家人也都理解,做了很多了。我们可以做个有担当的人,但不能去承受那些超过承受范围的压力。观音提醒我了,必须先照顾自己,身体垮了没人管父母,那才是悲剧!

主角:这么多年,我确实忽略了心的感受,完全不管不顾,好像身心分离了,把心搞丢了。

导演:这么多年,我们把心弄丢了,幸亏心提醒我们找回来了,从今天开始……

主角:从今天开始,我能够去照顾心的感觉了。

导演:现在就把照顾给他(心脏)。

主角:我们不需要去承担那些外在的压力!

导演:哪些是可以放下的?

主角:(跟亲戚、员工对话)从情感上我没有欠你们的,该做的我都做了。其实这么多年公司对大家都不错。现在我的心脏都承受不起了,希望你们理解!

(此时,团体成员媛媛情绪被触碰,在台下泣不成声。导演就势邀请媛媛上台跟心脏对话,主角回到自己心脏的角色。)

媛媛:(自由发挥,借剧表达)你辛苦了!这么多年你受累了!从今天开始我好好守护你!

心脏(主角扮演):(呜呜呜,哭泣)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每个人都觉得我是应该的。

媛媛(自发的替身):你是很好的!你一直都很好很好的!来,我带你去散散步,休息休息。

(导演示意助教播放大自然轻音乐,替身及媛媛陪着主角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漫步。)

媛媛:在大自然中,我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

导演:(转向团体)感到累或休息,或漫步大自然!从此刻开始,我们好好呵护自己的心脏。

导演:心,今天方程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有一些四十多年从没说过的话,你可以告诉他。

心脏:其实你很优秀,放下外在的压力,你照顾好自己,欣赏自己。你心疼自己,等于心疼我,这样我也不用那么累!

导演:还有呢?

心脏:没有了。

导演:媛媛,回去前,还有什么要和心脏说或做吗?

媛媛:这么多年你太累了!谢谢你的坚守,从今天开始我会好好守护你!

心脏:我听到了,我很高兴你这样做。

(媛媛回到座位,主角回到自己的角色)

心(辅角扮演):方程,我的主人,其实你很优秀了,放下外在的压力,照顾好自己,欣赏自己。你心疼自己,等于心疼我,这样我也不用那么累!

主角:(对心说)你一直陪伴着我,陪我一起承受了好大的压力。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我们以后不要去担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责任,让他们一个个独立。我们多关爱自己,欣赏自己。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我要补偿你(拥抱心脏)!

5.设立界限

导演:你说要带着他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弥补过去的亏欠?

主角:做开心轻松的事情。

导演:什么是开心轻松的事情?

主角:不要去做太多。

导演:那我们要做什么?

主角:要做回自己。

导演:什么才叫做回自己?

主角:减少工作压力,关照自己的身体。

导演:你现在开个单子,哪些你要放手?你去拿一些布把它布置出来,一个是你要做的,一个是你不要做的。

主角:不要的——工作压力、亲友压力、好强好胜。

主角:要的——放松自己。

(导演邀请主角将要的和不要的用布摆出来,中间用一条布分隔开作为界限。)

导演:男人有时需要用到一些视觉的协助,才能看清自己。

6.开心放松后,心脏平静了

导演:做什么是开心放松的?

主角:开心。

导演:做什么开心?和自己商量一下。

主角:(面向替身)旅游吧。

替身:去哪里旅游?

主角:去过很多地方,最主要看跟谁去。

替身:跟谁去呢?

主角:跟孩子和老婆。

导演:把他们找出来。

(主角在现场找出扮演老婆、孩子的辅角。)

导演:和自己商量一下,去什么地方?

主角:(问替身)去海边吧!(边说边布设海边景)。

(导演观察扮演心的辅角躲在一边了)

导演:你的心呢?你又不要你的心啦?

主角:我忘记了,抱歉抱歉(拉着心加入海边景中)。

导演:怎么才能好好玩?一个会玩的人,才能跟孩子更好地互动。会玩才会好好工作。

(主角呆站在那里,不会玩。导演评估主角卡在缺少经验。)

导演:这样吧,孩子们带爸爸玩?

主角:可以,我不会玩。

孩子(辅角扮演):我们一起玩海边过山车吧!

(一家人一起在海边玩过山车、打沙滩排球。)

导演:还有什么想带自己做的?偶尔陪陪家人可以,但什么是要带自己做的?

主角:在沙滩看美女(团体成员自发扮演沙滩比基尼美女)。

心脏:哈哈哈,这个好(竖起拇指)。

主角:哈哈,现在这个心就开心了(哈哈大笑)。

导演:还有什么要带自己做的?

主角:可以了。

(导演邀请主角出来镜观刚才放松的每一幕。)

导演:你看,我们做了个分隔。这些是你要的,那是你不要的,你要拍下来吗?

主角:不要,我记住了。

导演:你再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心脏和锤子,感受到了就睁开眼睛。

(重新布景回到演剧第一幕,心和锤子砰砰砰敲击主角的心。)

主角:没有锤子了,没有那个声音了。

导演:感受一下烦躁。

主角:没有了,也没有紧张了,也没有害怕了。

导演:现在感觉怎么样?

主角:很轻松,感觉不会像刚才那样有脾气了,比较平和,很舒畅。

导演:那我们停下来了?

主角:好。

【专业解读】

传统中医诊断学中,有望、闻、问、切的表述,易术心理剧也多有运用。只是这个切,不是切脉,而是寻找症结点和切入点。导演抓住主角最近常常感受到莫名的紧张和烦躁这个情绪点进入,将情绪与身心感受相结合,感觉到心脏有锤子敲击“砰砰砰”的声音,于是将心脏变成具体角色,并将主角的躯体化感受具象化呈现出。在心脏的角色中,找到主角因内化了父母和家族的期待和要求,承担了许多责任而感到的巨大压力。家族指令不敢违抗,害怕拒绝的背后是渴望父母的认同,在承担与拒绝的现实中,主角将情绪转为自我攻击和严苛的鞭策,“指责自己不够好”“你可以做得更好”。

导演沿着主角的内在文化脉络,在附加现实景中,请主角创造出一个智慧、慈悲的“观音菩萨”角色。主角在慈悲的观音角色中吸取智慧,在学到、悟到、感受到后调整自己的认知,“做得够好了,善待自己也是孝”,让这类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借智者“观音”的肩膀,及无私大爱给予主角滋补能量,帮助主角联结团体,并给予团体成员相应滋补。

尽管调整了认知,但主角回到自己的角色后,对心的感受仍缺少联结,导演再次通过镜观推动演剧进展,主角终于在行动上为自己做减法。在主角与心的对话中,发生了奇妙的心电感应,相同的议题对团体成员媛媛触动很大。导演顺势而为,巧妙将媛媛融入剧中,请主角回到心的角色,媛媛向“主角的心”(其实是对自己心)表达了心疼,这恰恰是主角内心所需,在这个场景中,主角再次宣泄了压抑的情绪,在剧中小剧的双向表达中,再次让媛媛和主角得到照顾、心疼与认同、滋补的双效性。

回到主角的剧中,主角“找回了”自己的心,与心和解。导演评估主角存在“习惯性承担”,因此需要强化减压行为,为了让主角回到现实中能真正关爱自我,导演请主角设立边界线,具体列出做与不做的清单,以增强演剧效果,直至延伸到现实的行动落实。由于主角几十年来不曾为自己带去开心和放松,导演特地增加了一场主角带着老婆孩子海边玩耍的附加现实景,当发现主角卡在缺少经验时,导演巧妙运用素材,将一个活泼的“孩子”植入情境当中,让孩子带着主角玩耍,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角色练习,其实就是行为疗法,在海边时而“看看美女”,时而相互嬉戏,回归生活本真。这种为主角增加角色目录的特殊方式,将自己从过去思想行为束缚中松绑出来,无疑提升了主角的自发性和创造力。

作为演剧效果评估,将第一幕重新呈现,主角感觉“没有了锤子敲击心脏的声音,也没有了烦躁和紧张、害怕”。 jvndwn8/I9G0lAE+deezjha24SK6kOQu3MHFMyL0g7vSSSSEwpyB/NH6fjyMTc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