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8 外祖母悖论

“外祖母悖论”,是有关时间旅行的悖论。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

假设一个人有能力回到过去,并在某个时间点意外地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母亲就永远不会出生,因此他也就不可能存在。但如果他从未存在,他就无法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外祖母。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矛盾。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外祖母悖论”涉及时间的本质、自由意志和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首先,“外祖母悖论”涉及时间的本质问题。传统的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单向流动的,过去不可更改,未来不可预知。但是时间旅行的出现,颠覆了这种传统观念。“外祖母悖论”让人们开始思考时间的本质,时间是否真的是单向流动的,是否存在多个时间线,等等。

其次,“外祖母悖论”还涉及自由意志的问题。如果时间旅行真的存在,那么人们的行动是否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如果时间旅行可以改变过去,那么人们的自由意志是否受到了限制?这些问题引发了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的探讨和思考。一些哲学家认为,时间旅行可能会剥夺人们的自由意志,让人们变成被注定的角色,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即使时间旅行存在,人们的自由意志也不会受到限制,因为人们的行动是由自己决定的。

最后,“外祖母悖论”还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如果时间旅行可以改变过去,那么人们是否应该去改变过去?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旅行阻止一些悲剧的发生,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这些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引发了哲学家们对伦理道德的探讨和思考。一些哲学家认为,时间旅行可能会导致伦理道德的混乱,因为人们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命运,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时间旅行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改善世界,实现更好的社会目标。 IJOQBkI70IWGv9dpbnOuiQ3SM5Z2SM02vXRwPHKXUivGDRnjygR6EhzXvwO+II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