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33章 以工代赈救灾荒

这么一个新奇的词汇,突然从韩易的嘴里蹦出来,把拓跋雅儿和宋铁牛都给听晕乎了。

这时,韩易简单明了地道了句:“所谓劳动改造,就是根据这些人所犯的罪行,将他们判入监狱当中。”

“可是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粮食供着他们,而且凭什么这些人犯了罪之后,只需要关押在监狱里面什么都不用做,每天等饭食就行了,这不是浪费老百姓的钱粮吗?”

宋铁牛忙不迭地点头,其实这句话他早想说了,但他不敢,而且人微言轻。

韩易又说:“所以,要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犯罪资源。”

“他们既然是囚犯,而我们呢,本着仁义之心,不会对他们穷追猛打,赶尽杀绝。”

“但是,也不能放任他们离开,更不会把他们囚禁在一个地方,给他们盖房子。”

“所以,就必须得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接受劳动改造。”

“只要他们能够改造的好,就可以获得释放的机会。”

宋铁牛这会儿好像脑子通透了一内内,他赶忙问道:“那如果改造不好呢?”

韩易这时嘴角微微上翘,逐渐浮现出一抹肃穆的冷笑。

他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知廉耻,畜生尚且都能够调教好,而如果生而为人,他们改造不好的话,那就接受一辈子改造直到死!”

韩易接着话锋一转,指着驿站门前那坑坑洼洼的泥路,以及颠簸的山路,说道。

“这不是就有现成的活嘛。”

“一千六百多号人分成八批,每一批二百人,在一处干活。”

“你去把我刚才所说的那些话,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干活,就有饭吃、有房住!”

“干得好,还额外会有一些奖励。”

“但如果有偷奸耍滑的,看到一次警告,第二次的话,那就杀了!”

宋铁牛大喜!

他郑重地连连点头,心里头想不出什么好词句,就是对着韩易竖起大拇指:“主上,您这计划贼妙!”

于是,宋铁牛忙不迭地转身,跑去执行了。

韩易看着大步流星跑去的宋铁牛,不由发出一声轻笑:“这宋铁牛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还是这么咋咋呼呼。”

拓跋雅儿不由地一声轻笑说:“夫君身上有着非一般人的魅力,对于他们来说,能为夫君做事,是莫大的荣幸。”

在韩易和拓跋雅儿说话的间隙,又有十几辆马车缓缓从远处行驶而来。

领头的,是保康县县令章六合。

章六合难得见到韩易,连忙小跑着过来。

他来到韩易跟前,微微行礼,和宋铁牛相比,章六合的脑子就灵活多了。

他很清楚韩易现在扮演的是云州县令,和他是同级别的官员,自然不会过于恭敬。

他对着韩易先咳了两声,然后说:“大人,我们已经把保康县蔡家的粮仓,全部都打开了。”

“眼下得到消息,来咱们保康县的灾民,越来越多。”

“保康县那边要应付,也已经是捉襟见肘。”

“如果这边还要保康县来供应的话,只怕这粮食会不够啊。”

韩易点点头,对于章六合这话倒不意外。

韩易在出保康县的时候,章六合就已经把保康县县里面所有的存粮都盘了一遍。

因此,韩易知道现在的存粮,只能够保康县当下的百姓过冬。

而韩易为了搞这个驿站,同时打通汉苗两族的关系网,特意从粮库里面预支了全县百姓一个月的存粮。

而现在,又有大批的难民涌入保康县,保康县的存粮必然会告急。

但是,韩易对此却一点都不着急,他反倒是询问章六合。

“老章啊,眼下有大批量的难民来到你的治所,我想知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章六合先是愣了一下,没有想到韩易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章六合虽然出身不好,但他一直刻苦求学,在给蔡家人当师爷的这些年里头,也积累了大量基层工作经验。

因此,像救灾这种问题,他不说得心应手,那也是手到擒来。

章六合对着韩易恭敬说道:“属下事先就已经构架好了棚户,提供那些难民挡风遮雨。”

“同时,为了避免矛盾,并没有将他们聚拢于一起,而是分别安置在全县的八个位置,每天为他们供应一顿稀粥。”

“以眼下咱们县里的存粮,可以帮他们度过严冬。”

章六合说得洋洋洒洒,分外自信。

但韩易这时候,却是反问一句:“过了严冬之后呢?”

章六合又说:“过了严冬之后,万物复苏,秋天种下的薯类,如红薯和芋头到春天便会结果,那时又有可以吃的东西了。”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里头,下官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安抚好他们。”

章六合又向韩易说了一些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安置灾民的小妙招。

韩易听得连连点头,的确,这章六合常年身居基层,在应对灾民以及相关险情方面,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章六合看到韩易点头赞许,心里头也是大为畅快。

不过,韩易这时候突然问了句:“老章啊,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灾民我们一定要把他们供起来呢?”

此话一出,章六合不由地为之一愣。

而且,不仅仅是她,韩易身后的拓跋雅儿,也是一脸不解。

章六合赶忙说:“大人,这灾民本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又无食物充饥,我们自然要保证他们的性命。”

韩易点点头,说:“你这话倒是没错,可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要把他们供起来?”

“灾民固然可怜,毕竟天灾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你是否有想过人性之贪婪,就如同那欲壑难填。”

“经过几个月的施粥,有人已经躺在那干草地上,白天睡觉,晚上睡觉肚子饿了,只要到粥棚里领一碗粥,囫囵着下去,就继续躺着。”

“要是懒出习惯来,该如何?”

“而且,你也说了,灾民数量千千万,要是有越来越多的灾民都涌过来。”

“又或者是有心人故意把他们赶到了你保康县来,你又要如何应对?”

韩易这一连番询问,把章六合给吓到了。

但同时,章六合也知道韩易所问出来的这些问题,他无法回答。

韩易接着说:“而且,你救灾民的这些粮食,其中大部分虽然都是从蔡家的粮仓里搬出来的。”

“可是,这些不是蔡家的粮仓,而是官家的粮仓。”

“这些粮食都是百姓上交上来的赋税。”

“咱们白白地把百姓辛苦交上来的赋税,给了这些难民。”

“你身为当地的父母官,又如何该向你治下的百姓交代?”

“若是以此成风,是不是会养出一批专门靠官府救济的懒虫来?”

韩易这些问题,章六合还是答不上来。

而拓跋雅儿却是越听越心惊。

韩易继续道:“你方才所做的这些措施都是不错的。”

“当然,仅限于当权者、当官的人而言。”

“这些政策的实施,只是为了去完成一个政绩,一种体面活而已。”

章六合连忙摆手:“不不不,大人,我、我没有,我不是……”

章六合很是激动,生怕韩易会误会自己的动机。

韩易却是伸手轻轻地放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

“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韩易接着说道:“我不是在指责你,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

“在对付任何问题的时候,咱们要抓根本,从根子里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

“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

“天灾固然恐怖,而人祸,却更加可怕,这点你同意吧?”

章六合忙不迭地点头。

韩易又说:“所以身为保康县县令,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的是如何杜绝这个问题。”

章六合当下已经点头如捣蒜,同时也很急切地想要知道韩易到底有什么妙招?

韩易接着说:“就刚才我所说,你救济这些灾民,用的是自己县里头百姓辛苦缴纳上来的赋税。”

“这在民间换言之,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你是读书人,没听过那句老话吗?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章六合恍然大悟,当下就明白韩易的意思了。

他说:“大人是说,不能让这些人白白地吃咱们县里给的粮食?”

韩易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章六合沉思了片刻之后,问道:“可他们都是一些无处可去的灾民,又能够干什么呢?”

韩易说:“能干的事情多了。”

韩易直接伸手指向远处那正在拉车的驮马,他说:“畜生尚且都能拉车,更何况是人?”

随后。韩易就向章六合提出了二点建议。

他说:“第一,从今往后,在我的地盘里,所有的救灾方式,由无偿提供住所和食物,改为以工代赈!”

“而且,这个方法不仅仅限于灾民,也可以用在一些贫困户身上。”

“以工代赈”,这个新奇的手段,章六合还是第一次听到!

而当韩易接着向他讲述以工代赈的内容,以及会惠及到的各个方面时,他两只眼睛完全放光了! sIpwMJNq6jqwDR/4Kecf/ufJHd9NJILxyUxWzTiRg+90nJyViZFqn7KX4aAn15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