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象预告

人造天体
SATELLITES

□ 王卓骁

2025年1月16日-2月15日全球共执行23次航天发射,将273颗卫星送入轨道,包含10批次二代星链221颗,星网低轨星座倾斜轨道业务星9颗,千帆星座06组18颗,以上大型星座占据当月发射载荷量91%。1月15日猎鹰九号执行2025年全球第一次月球探测任务,Blue Ghost月球着陆器经过数圈大椭圆轨道调相,于2月14日进入环月轨道,2月1日Hakuto-R1月球着陆器完成月球“引力弹弓”助推,进入远地点百万千米的低能量转移轨道。此外火箭二级和支撑舱同样进入远地点接近月球,周期十天左右的大椭圆地心轨道,各大小行星巡天望远镜多天监测显示,支撑舱将于3月15日再入大气层,而火箭二级将至少无控环绕地球一年以上。1月16日蓝色起源公司的液氧甲烷重型火箭新格伦首飞,入轨后二级钝化形成大量“碎片云”,但1月18日云状物基本消失,推测是火箭钝化排出的液氧在高真空环境出现“闪腾”效应,迅速带走热量使液氧凝结为冰状颗粒,日照加热逐渐升华逸散。但数天后光学观测显示火箭周围仍存在零星米级尺寸的物体,2月初俄罗斯科学院发布新格伦火箭产生的空间碎片轨道数据,共编目67颗。由于新格伦火箭远地点两万千米,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将长期看到它自西向东经过数小时缓慢划过夜空,最大视亮度4等。若不进行主动清除这颗20吨的太空垃圾,此后几个世纪它将成为长久的光污染。1月17日星舰第七次试飞,超重助推第二次成功返回“筷子”塔架,然而二级自主飞行段推进剂泄露,自毁装置启动,解体产生大量残骸在加勒比海东部再入大气层,在日落后的天空形成海量“火流星”和余迹云,且未实现亚轨道释放星链模拟装置的任务目标,也未能测试在轨点火。

1月19日上海航天直径3.8米垂直起降试验箭,龙行二号在山东海阳近海执行75km高度试飞,截止2月中旬未公布相关结论。1月29日印度新一代高轨导航星座NVS-02发射,入轨后氧化剂阀门堵塞无法升轨,其它部件良好,决定长期在转移轨道执行任务,卫星寿命将显著短于预期的12年。1月30日猎鹰九号B1073芯级服役两年半,执行第21次发射,载荷为西班牙高轨通信卫星,超出可回收的最大载荷重量,芯级不回收。2月2日范德堡发射星链11-4批次,一圈后智利可见二级钝化火箭云,意外的是猎鹰九号二级罕见的未能主动离轨,在高度290千米的轨道环绕地球半个月,2月19日无控再入大气层。2月2日日本在种子岛使用H3火箭发射同步轨道导航卫星QZS-6,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全天相机记录到二级穿越300千米高度时,电离原子氧的形成的红色大气发光,类似的火箭诱发“极光”已常态化。2月15日猎鹰九号B1067芯级执行星链G12-8任务,完成第26次发射和回收,继续打破火箭重复使用的新记录。

在日地L2轨道,银河系三维地图构筑者Gaia卫星,即将耗尽姿态控制所需的冷气推进剂,1月15日正式结束十年期的科学观测,进入寿命末期技术测试阶段,为下一代更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卫星做边界测试,包括次级杂散光标定、精细热控分析等。期间Gaia将调整姿态,地面光学观测视亮度在1月22日由常规的20等增亮至15等,该亮度将持续至2月下旬。

1月16日-2月15日全球发射人造天体一览表 /Q6G8HV9MD1pTESSKw5sD6uum5Pb/BlijOyPw8qeKK4w6GnV383p33y1zB9lCogv

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