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安瓦尔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他很少与同龄人在一起,很少和他们一起玩,不与任何人交朋友,不调皮,很少笑。他的眼神里满是忧伤。之所以变成这样,也许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家庭中很少得到亲情和欢乐。但他的哥哥们却截然不同。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话一点不假。安瓦尔和哥哥们一点儿也不像。但是,他住在马赫杜姆家以后,有所改变。虽然他还是会避开同学们,但他喜欢小拉诺,并且绞尽脑汁逗她开心。他会陪小拉诺一起在花园里散步,告诉她各种花草和鸟儿的名字,陪她去河岸,小心翼翼地确保拉诺不会跌进水里。
当他们碰巧看到葬礼队伍,听到人群对失去父母的孤儿表示同情时,安瓦尔说:“当我的母亲去世时,她也被抬到了街上……我也像那个男孩一样,跟在棺材后面哭……”
拉诺总是专心地听他说话,并向他提问,安瓦尔不厌其烦地回答她,他尽力满足她的好奇心。
安瓦尔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敏感,他同情遭遇不幸的人们。他从小就喜欢花。在马赫杜姆家安顿下来之后,他就开始打理占了院子大部分面积的花圃。安瓦尔亲自去花圃浇水、打扫,除去杂草。他不允许任何人摘花,如果看到哪个孩子摘花,他就会很生气,并责备犯事者。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不同花卉的种子和幼苗。此后,他的花圃每年都花团锦簇,并且花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夏天,安瓦尔指导孩子们捕捉甲虫和蝴蝶;谁能把它们活捉并毫发无损地带来,他就帮那人准备功课。安瓦尔将蝴蝶和青铜色的甲虫放进花圃,当这些小昆虫在花朵上驻足停留时,他会很开心。夏天的时候,马赫杜姆家花圃的上方飞舞着成群的蝴蝶:有白色的、粉红色的、蓝色带斑点的、绿色的和黄褐色的。安瓦尔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在花圃里度过。
家里的每个人都喜欢安瓦尔,安瓦尔对所有人也都很好。但是他只喜欢拉诺和他的同学——一个叫纳西姆的男孩。纳西姆和安瓦尔交好,两人敞开心扉,心意相通。
纳西姆的父亲是浩罕汗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在整个汗国都很有名。男孩们的出身和财富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并不在意这些。纳西姆从不炫耀自己是汗国文书长的儿子,安瓦尔也不为自己是染色工萨里姆的儿子、马赫杜姆的养子而感到羞耻。旁人看到这两个男孩坐在一起,热情地聊天,会惊讶:“一个穿着丝绸的小少爷和一个穿着破衬衫的乞丐能有什么共同语言?”但孩子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得到马赫杜姆的允许,安瓦尔经常在他的伙伴家度过星期五。纳西姆的父亲穆罕默德·拉贾别克也喜欢安瓦尔。纳西姆告诉他的父亲,他的朋友是个孤儿,可能是应儿子的要求,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多次在节假日赠送新衣服给安瓦尔。贵族老爷的这种好意让马赫杜姆感到高兴。老师认为,与穆罕默德·拉贾别克等贵族的儿子交朋友是一种莫大的幸运。看到这些礼物,马赫杜姆甚至开始对安瓦尔另眼相看,并在心里对自己说:“看来,他以后会大有作为。”
遗憾的是,这份友谊并没有持续多久。无情的死亡使它戛然而止。十五岁那年,纳西姆患上了天花,当时因为没有接种天花疫苗,这个男孩成了愚昧无知的牺牲品。
他的死给穆罕默德·拉贾别克一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对安瓦尔来说,这种悲痛似乎更强烈。甚至可以说,安瓦尔比朋友父母流的泪还要多。整整三天,他一直待在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家里,忘记了老师,忘记了上课。他坐在朋友的坟墓旁边哭了好几个小时。安瓦尔炽热的感情和对友谊的忠诚,让所有人感到吃惊。
他作了一首诗纪念朋友。这是他第一次写诗,这首诗让死者的父母感动到落泪。在此,我们引用几句:
如果一朵花早早凋零,老人与孩子都会为之哭泣……
不仅是人类,整个世界都会为失去它而哀叹。
最美的花朵被死亡天使用无情的剑杀死。
鲜艳的郁金香枯萎了。宝贵的生命已经消逝。
我的纳西姆离开了人间,留给我的是沉重的悲痛。
我的眼中流下的不是眼泪,而是鲜红的血……
在偌大的世界里,我只有这一个朋友和暖心人……
这是成为孤儿后,我又一次的哭泣,就像沙漠中疲倦的朝圣者。
从那天起,毛拉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开始特别留意自己这位已故儿子的忠实朋友。安瓦尔的才华和贫穷使穆罕默德·拉贾别克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安瓦尔为朋友写的诗,固然幼稚不成熟,但其中的某些内容却让人想去关心写诗者的命运。
起初,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命人在纳西姆墓碑上刻了两行字,内容节选自安瓦尔的诗。然后为了不让安瓦尔感觉自己孤苦伶仃,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决定像慈父一般关心儿子的朋友,这样他就不会再说:“在偌大的世界里,我只有这一个朋友和暖心人……这是成为孤儿后,我又一次的哭泣,就像沙漠中疲倦的朝圣者。”
三周以来,安瓦尔在穆罕默德·拉贾别克的家里度过了所有的追思之夜,那些为逝者诵读《古兰经》之夜。
最后一晚,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开始问安瓦尔:
“你的老师最近好吗?”
“真主保佑,一切都好。”
“你的学业进展如何?”
“还可以。”
“你住在自己的老师家里吗?”
“是的,先生!”
“你在那里会不会受欺负?”
“不会,先生。”
“你学过数学吗?”
“没有,先生。”
“那你的老师懂数学吗?”
“我认为,他不懂,先生!”
“如果我给你找个老师,你想学习数学吗?”
“如果我的老师允许的话,我当然想。”
“那么请让你的老师明天晚上来我这里吧。”
“好的,先生!”
第二天,马赫杜姆来到这位别克家。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对老师说,他想把安瓦尔安排到王宫工作,为此安瓦尔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数学。这位别克对安瓦尔的赏识使马赫杜姆有些困惑,但在了解了这一举动的原因后,他开始赞扬别克对这个可怜孤儿的崇高关怀并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赞不绝口。马赫杜姆不忘提及安瓦尔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花费,夸耀自己一直在教安瓦尔学习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安瓦尔已经能用波斯语写作了。但是就数学而言,马赫杜姆说自己也不懂,因此安瓦尔需要一个能教他这门学科的老师。
穆罕默德·拉贾别克回答说,他会亲自找一位老师来教安瓦尔,并让马赫杜姆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