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库尔德问题作为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影响着其所在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叙利亚四国及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与其他三国的库尔德问题相比,伊拉克的库尔德问题在伊拉克内政、中东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更大且更为长期的作用。
1958—2003年,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经历了重大且深刻的变化。第一,1958年伊拉克从君主制转向共和制,外交上从西方阵营转向苏联阵营,库尔德人的民族权利在宪法上首次得到承认,伊拉克库尔德问题演变的背景框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苏联回国的库尔德领导人毛拉穆斯塔法·巴尔扎尼个人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政党架构,开始在伊拉克政局中施加巨大的影响。第三,1958年后伊拉克局势及其在中东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变化,开启了伊拉克库尔德问题向暴力化、复杂化、族裔化、国际化、长期化等特征塑型和定型的历史进程,并深刻影响和决定了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库尔德人政治地位的变化和该问题的嬗变程度。
本书对1958—2003年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的演变开展历史性研究,对既有文献作批判性解读、史料梳理,在与阿拉伯语原始档案《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档案》及英语原始档案《美国外交关系文件集》比对的基础上,以相关重大时间节点和事件标志为线索,将该问题在此时期的演变划分为塑型与发展(1958—1968)、高潮(1968—1975)、低潮与转折(1975—1990)以及定型(1990—2003)四个子时期。本书史论结合,重点考察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在思想、组织和行动三个层次的互动过程,比照双方在核心争端议题上的视野分歧,同时引入库尔德人内部的社会结构、政党政治和地区及域外大国干涉等因素,分析该问题在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中东地缘战略格局与大国政治演变进程中产生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 伊拉克;库尔德问题;复兴党;国家建构;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