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一

我与李睿恒博士认识时他还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就得知他的研究专注于伊拉克的库尔德问题。现在看到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能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资助、成书出版为《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研究(1958—2003)》,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从事外交工作起步时曾在伊拉克学习和工作过,后来任中东问题特使期间也曾访问过伊拉克,跨度40余载。伊拉克的库尔德问题一直是特别引人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此,我很乐意为李睿恒博士的新书作序推荐,这不仅是出于对他成果付梓的祝贺,更是因为库尔德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现实重要性。

众所周知,多元的民族构成是中东地区最为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该地区也由此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族际关系。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有效实现族际政治整合,是中东多民族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稳定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其中,库尔德问题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库尔德人口约有3500万人,是中东地区的第四大民族。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库尔德人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划分到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叙利亚四国境内。长期以来,库尔德人对自身民族身份和权利的追求,与四国中央政府希望建构的现代国家形态产生冲突,从而给四国的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深刻且巨大的影响。此外,相邻的地理空间和密切的社会纽带,让四国的库尔德人之间有着很强的跨界联动性,因此一国库尔德问题的发酵很可能对另外三国的库尔德问题形成外溢效应。同时,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盘根错节,以及域外大国在中东地区激烈的战略博弈,也让四国的库尔德问题被相关国家竞相打造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由此来看,库尔德问题的现实影响力有着国别性、区域性与国际性三重维度。2011年中东变局后,库尔德人在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过程中发挥的积极性作用,以及2017年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公投引发的地缘政治波动等一系列事件,都让我们意识到库尔德问题日益上升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理解库尔德问题已成为我们把脉中东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走向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库尔德问题的不断升温,我非常高兴地注意到国内学界就该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丰富可观的成果积累。更让我欣慰的是,李睿恒博士的研究成果《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研究(1958—2003)》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个“新”的增补。

第一个“新”是研究材料的创新。李睿恒博士充分利用自身阿拉伯语的学科背景与优势,大量运用了阿拉伯语原始档案《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档案》和英语原始档案《美国外交关系文件集》来开展研究,对国内学界主要依托于二手文献的研究局面实现了较为重要的突破,并且对国际学界尚未充分挖掘《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档案》的缺陷做出了相应弥补。材料占有的独创性保证了这本书的前沿性与创新度。

第二个“新”是研究观点的创新。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多以实用主义来定性伊拉克复兴党政府的库尔德政策,但李睿恒博士通过挖掘《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档案》,首次聚焦意识形态、组织动员和族际政治整合三个层面来分析伊拉克复兴党解决库尔德问题的战略思考和现实政策。这对国内外学界的既有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观点修正与创新,为学界从理论层面重新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建构和政治体制发展等问题增添了新的案例。

第三个“新”是研究视角的创新。库尔德问题虽然是一个各国间密切联动的区域性问题,但受制于各自所在国国情的结构性影响,四国的库尔德问题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按国别入手做更为细致的探索。李睿恒博士在将库尔德问题聚焦到伊拉克单一国家内部来研究,着重分析了伊拉克国家体制与该问题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研究《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档案》中的相关材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伊拉克复兴党政府理解库尔德问题的内部视角。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研究和媒体报道多强调库尔德人单一观点的局面,有助于我们构建一种更为平衡、理性和客观的视角来观察库尔德问题。这都有效地细化和丰富了我国库尔德问题研究与地区民族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我想,恰是得益于这三个“新”的优势,李睿恒博士本书的研究成果也经受住了国内外学界同行的检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本书所依托的博士学位论文曾获202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同时,这本书的前期成果论文2021年刊载于英文学术期刊《中东学刊》(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该期刊是国际中东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SSCI学术季刊。据我了解,李睿恒博士应该是首位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我相信,这有助于中国学界在国际前沿学术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智慧。

除学术意义外,我们知道,伊拉克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重要国家,是连接亚欧交通的海陆联运关键节点,因此这本书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伊拉克国别的认识,同时为我们未来制定有关涉库尔德问题国家的政策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撑,在与其开展友好互利合作的同时,又能充分地维护中东地区的安全、秩序与稳定,服务于我国的外交事业。

或许限于篇幅、历史分期和档案材料等客观原因,李睿恒博士对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的考察聚焦于1958—2003年间,即伊拉克确立共和国体制到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与复兴党的统治。如此来看,虽然这本书属于历史研究,但它为我们理解2003年后的伊拉克库尔德问题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与认知框架。可以说,没有一个长周期的历史视野,我们难以把握2003年以来伊拉克库尔德问题的发展脉络。本书对相关历史细节丰富生动的描写和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我读来意犹未尽,因此我相信无论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还是所有关心国际问题的人员来说,这都是一本让人开卷有益的著作。最后,我也期待李睿恒博士继续努力深耕,未来为我们呈现更多关于中东库尔德问题的深入思考与优质成果。

是以为序。

吴思科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
前驻沙特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全权代表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LKhLTFuu0Bd1xEmbCRZgyYsz2D9w+qNi9Q+/n8w5xqOGP9uFe+YYn1Trnua5by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