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下半叶山水画审美变革的视域与路径

任何变化或革新都是建立在既有的基础之上,否则,将是无源之水。就山水画的衍变来说,其过程总是保持着一贯的连续性。在特定的阶段,前后的承继可能占主导地位,当然,前后的不一致甚至是断裂,也可能是主要趋势。相对于传统来说,二十世纪下半叶山水画的演变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断裂。传统的审美范式开始变得支离破碎,旧有的平衡也被打破。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建立新的范式,参与其中的中国画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彰显了不同变革路径的可能性。

从革新的视角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山水画向现代转型迎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是由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家对山水画的改良撬动了稳固的文人画传统,使山水画的发展路向有了新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山水画面临的新的时代境遇和中国画家对于山水画的新思考,使现当代的山水画逐渐与传统之间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呈现变革的面貌。山水画家们面临着不同的处境,审美视域也不同,所以对时代问题的关注重点和回应的方式也不同。不过,他们都从各自的视角变革着传统山水画审美观念。从突破山水画审美范式及奠定价值规范的视角看,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山水画走向大致有西体中用、现代水墨、传统嬗变等路径,而每条路径内部又呈现“家族相似”的特征,其中有若干较为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画家值得深入探讨。 H81+NGv2woE3RMTXsCig86PAsw03xZz2AelXU2tMyYddqSpYUG8YaLBxewW/mu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