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汉语“政治学”的起源及其初期含义

作为一种类型知识的政治学虽然源远流长,但是作为政治学概念的语言外壳之一的“政治学”在中国出现较晚,直至1897年底,时人所用与政治之学相关的词汇有“政”“政事”“政学”“政书”“政治学院”“治事”“经济”“世务学”“波立特”等,几乎还见不到“政治学”一词。梁启超在主编《时务报》和执教湖南时务学堂时期也多使用“政学”“宪法学”“掌故”等词,甚至到清廷重启改革,即清末新政之际,流行的话语还是“政”“艺”并举。由“政”推及“政治之学”或“政学”,而“政”分中外,故有“西政”之称,于是也衍生出“中国政治之学”和“西国政治之学”,然而“政治学”一词仍不流行,大概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之后随着各地高等学堂和法政学堂陆续开办才得以普及。那么,作为汉语新词的“政治学”源自何处?如何传入中国?传入之初的“政治学”所呈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rRA+8zJIz4GRUIqS0uBnmrQgIWozOFtEM5DvkmRo0M6tv6ZksgG/t47LtfP5IB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