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不仅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方向,对生产力布局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升级成效显著。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国范围内以服装、纺织、皮革、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光机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初具雏形。产业集群经过培育与发展,一批以产品为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重点城市为骨干、市场占有量大的特色块状经济正在逐渐形成,并加快向产业集群转变。自主创新意识逐渐形成,科技对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业升级需要科技的支撑与拉动。

虽然我国产业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推进产业升级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产业发展不具有总体规模,产业集群优势不够明显,某些要素如土地、环境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与优化,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以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得不到持久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受到环境的制约较大,自主创新水平较低。面对这些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积极顺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各项投资。

当前,我国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与国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力支持的双重关键时期,对外投资与转型升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与运行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改革开放以后,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根本性变革。改革初期,“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将对外开放推向了更高的层次,通过与沿线国家进行各项贸易与交往,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实力。在这样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可以看到2002年至2015年,仅13年,我国的对外投资净额从27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456.7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与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双重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历史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吸引外资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健全的开放型经济不仅需要外资的投入,更需要在生产要素流向方面形成一个反馈型双向循环机制,这样有助于从内部解决产业升级的一些相关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出口与吸引外资对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因此,当前阶段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是顶住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自2002年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从FDI流出量看,我国的对外投资在2015年增长了约4%,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为1280亿美元,依然位列世界对外投资国排行榜第三,我国已经成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主要对外投资国。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基本都有所覆盖,并且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信息传输、信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涨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了52.3%、115.2%、108.5%、52.3%;而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存量均在千亿美元以上,合计所占比重高达75.9%。 2gDwTg06xPs/4UmgC2TlRWovOcokhvI7j/AxrqO3eI1Ept6qeQAy3NjIf/V/NI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