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搜集王继才夫妇事迹的素材,我在采访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渔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前往开山岛的渔船上,我看到正在露天船舱中补织鱼网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渔民,就蹲下身子上前询问:“这位大姐,请问王继才这个人怎么样?”这位渔民却用很迷惑的眼神望着我,说:“王继才是谁?我不认识这个人。”
“就是在开山岛上守岛的王继才啊。”我提醒她。
“噢,你说的这人他叫王开山,是你把名字弄错了,他不叫王继才,他叫王开山!”我不禁愣住了,明明县委宣传部叫我来采访的人是王继才,怎么会弄错呢?
“我说的就是在岛上守岛28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我强调说。
“那我们还真不知道王继才,只知道他叫王开山,我们都这么叫他!王开山对我们渔民的帮助可大呢……”
通过接下来对许多渔民的采访,我了解到不少渔民都不知道老王的真名。最后我总算弄明白了,由于王继才长期驻守开山岛,为国家、为过往渔民做了不少好事,就有渔民给他取了个“王开山”的雅号。久而久之,这雅号就在渔民间传开了,以至不少渔民只知道“王开山”,而不知道王继才的真名。可见,在渔民们的心目中,王继才已与开山岛融为了一体,似乎只有“王开山”才能代表守开山岛的王继才。
(口述人:焦裕平,男,62岁,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