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我从上海出发至广州,与队友们在机场集合后转机前往肯尼亚,去攀登著名的“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飞机到达广州白云机场上空时,正遇上雷雨天气,在空中盘旋了半小时才降落。领队孙斌逐一介绍各位队友,一行14人,不小的队伍,尤其对于登山来说更是个大团队了。
一直以来在登山活动中,我都属于年龄较大的,不过我近期登山活动比较频繁,当年5月刚登完西藏启孜峰,6月利用公益基金会助学阿图什昆山育才学校的机会,忙里偷闲还去新疆慕士塔格峰走了趟。7月攀登了日本著名圣山富士山,9月连登四姑娘山大峰及二峰……所以体内还应留有高原记忆,再加上平时没有停顿的锻炼,身体状况还算不错。
登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事业也是如此,首先设定目标,当然不能好高骛远,一下子把目标定得太高,一切还是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我们中城联盟登山队(又名“菜鸟队”)的规划就很好,每年设定一个登山目标,去年登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今年目标是征服海拔6000米,明年争取突破海拔7000米,最后的目标当然是珠峰了。
再说说房地产行业,近来政府多次对房价进行调控。在市场景气的时候还成,销售业绩好,现金流充足,但当销售不好时,资金回笼就会出现问题。十个锅八个盖,还可以轮换着盖,但如果只有六个盖就有些忙不过来了。我们小公司更要注意到大的宏观政策,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如果能在房地产行业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还有些乐观的表现甚至是小步前进,这就不错了。若能利用行业政策调控,做细分市场的引领者,若干年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我们的九如城养老产业,从之前的筹划探讨,请专家来帮助研究产品技术、开发运营等,到目前为止,初步的路线、方向定位和运营模式已基本清楚。我想利用这几年的调控时期真正精心打造一个远东一流的养老产业项目,一方面实现对一种新商业模式的探讨,另一方面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上山的时候,我没有想其他,只想着下一步,只考虑应该把下一步放到哪里,该怎样迈出下一步,考虑这些无数的步伐会把我引向何处。我完全沉浸在对下一步的思考之中,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超越了自我。
——托马斯·布本多尔夫《人生如登山》
我的计划是自己投资的养老产业项目先做几个,今后真正的目标是做管理输出,提供全套养老项目的运营方案。这梦想似乎大了些,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许多艰难曲折,但我还是要坚持走下去。就如登山,刚开始心中都没底,只能先试炼,在摸索中前行,适应高反后再通过体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去征服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
在江苏宜兴投资九如城养老产业,也缘于老父亲的一句话:“在外这么多年,你就不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些事?”一句话触动了我的思乡情结,而此举也得到了宜兴方面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打造一个长三角地区知名的养老社区是我们共同的愿景。选址于美丽的家乡宜兴,生我养我的地方,能回家乡为乡亲们做点贡献,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目前我们中大的尊老社项目也不断地在宜兴这片土地上生根绽放。
“努力吧,老谈,社会已经给予了你最好的时机。”年过半百,老谈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从九如城养老项目开始——再启航。而养老产业又将我们推进这片广阔大海,去迎风破浪驶向彼岸。让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