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主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富士山不但名列日本百名山,同时也是日本三名山之一,是象征着日本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富士山、京都、银座)之一。富士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过去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于地壳变动而与本州岛激烈互撞挤压时所隆起形成的山脉,是一座有史以来曾经记载过十几次喷火纪录的活火山。尽管现在富士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为活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富士山是日本重要的象征之一,被视为圣山,其在古代文献中亦被称为不二、不尽或是富慈,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将日本富士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富士山从而成为日本的第17处世界遗产。
富士山顶为直径约800米、深度200米的火山口,据说在空中鸟瞰则如莲花般美丽,不过那是极少数人才能有幸亲身领会的另一种风貌。富士山山体呈优美的圆锥形,高耸入云,闻名于世,山巅白雪皑皑,好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称。富士山被日本国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神圣象征。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和浅间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主要风景区,也是游人常到之地。每年夏季到山顶神社观光的国内外游客数以千计。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把富士山看作“富岳”、“灵峰”,认为她是镇守日本的神山,受到人们的景仰。她的名字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富士名称源于虾夷语,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但流传最广的恐怕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竹取物语》的传说。远古时期,有位伐竹老人,在山林深处的竹子里发现了一个大约三寸的小女孩。带回家三个月以后,小女孩出落成了美丽非凡的姑娘,招来许多青年男子向她求婚,甚至连皇帝也加入了求婚的行列,但都遭到了拒绝。原来小女孩是天上的仙女,因犯戒被贬下凡赎罪。第三年的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她赎罪期满,重返了天宫。行前,她留给了皇帝一包长生不老的药。而伤心过度的皇帝命人把药放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烧掉。可这包药总也烧不尽,总是冒着烟。这座被选中烧药的山名为“不死”或“独一无二”之山。日语中“不死”和“不二”与“富士”的发音相近,富士山便由此得名。
由于火山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富士山由于天气原因,一年中只有规定的夏季一段时间可以登山,一般为每年7月1日的“山开”到8月26日的“山闭”之间。现在主要使用的登山道包括,静冈县一侧的富士宫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山梨县一侧的吉田口等。
富士山的北麓有富士五湖。从东向西分别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本栖湖。山中湖最大,面积约6.75平方公里。湖畔有许多运动设施,可以打网球、滑水、垂钓、露营和划船等。湖东南的忍野村,有涌池、镜池等8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河口湖是五湖中开发最早的,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五湖观光的中心。湖中的鹈岛是五湖中唯一的岛屿,岛上有一座专门保佑孕妇安产的神社。湖上还有长达1260米的跨湖大桥,河口湖中所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称作富士山奇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