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全省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开展。1998年4月,省禁毒办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主题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并编印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资料》5万册下发各地。其间,共有万余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竞赛活动,受教育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同时,为配合大、中、小学预防毒品教育,省禁毒办编写了《青少年预防毒品教育读本》,分大、中、小学三个版本,在省内外发行数十万册。
1999年6月26日,省禁毒办举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文艺晚会,江苏电视台进行了电视转播,后该文艺晚会的5个节目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奖。
2000年5月,为配合《江苏省禁毒条例》颁布实施工作,省禁毒办举办了《条例》知识竞赛,分别在《新华日报》和《江苏法制报》上同时刊出竞赛试题和禁毒知识介绍,并订购3.5万份在全省各地免费发放。11月,省禁毒委员会和省妇联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全国妇联的统一部署,在全省开展为期3年的“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并联合编辑出版了《家庭防毒拒毒知识读本》5000册,下发各地。各地通过上好“毒品知识一堂课”,举办禁毒展览、演讲比赛、夏令营和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公众的毒品预防教育。
2001年6月,省禁毒委员会、省公安厅、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的20集禁毒题材电视连续剧《等你归来》在南京举行首映式,该剧先后在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播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6月24日,常州武进市在全省率先发起禁毒志愿者行动,无锡、南通市也先后组织开展了向社会各界招募禁毒志愿者的活动。12月,省禁毒办、省教育厅联合编写的《新世纪的警钟——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在南通师范学院举行首发式。省禁毒办、省体育局还专门下发《关于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大力开展禁毒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不影响群众性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禁毒宣传预防教育。
2002年6月,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禁毒办联合举办了“禁绝毒品,净化家园”为主题的江苏省禁毒图片展览,并在全省高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周”、大学生禁毒知识辩论赛等活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全省举行大型街头宣传、巡游、咨询活动758场,张贴(悬挂)禁毒宣传标语、横幅、警示标志23.4万条,直接受教育人数达350多万人。12月,省禁毒委员会、省公安厅、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禁毒漫画宣传画摄影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近2000件,将200幅(组)获奖作品在省美术馆展出,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3年,省禁毒办、省综治办、教育厅、团省委联合转发了国家禁毒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中小学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用于毒品预防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学时。6月,省和南京市禁毒办在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行“江苏省暨南京市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授牌仪式”,为国家级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授牌,并发放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赠送的彩电、DVD机及青少年远离毒品宣传教育“掌中宝”等有关学习资料和设备。与会学生进行了“拒绝毒品”集体宣誓,向全省中学生发出了“远离毒品,从我做起;拒绝毒品,从现在做起”的倡议。团省委和省禁毒办联合制作了“青少年远离毒品”网页,利用网络在青少年中普及禁毒常识。10月,省公安厅成立禁毒展览馆筹备领导小组,拨出专门经费,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内筹建江苏省禁毒展览馆,该馆于2009年6月26日对外开放。年内,全省建成国家级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26所。
2004年6月26日,省暨南京市禁毒青年志愿者誓师大会在鼓楼广场举行,宣布成立省禁毒志愿者总队和南京市禁毒志愿者支队。是年,南京、无锡、常州、扬州、宿迁等地相继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禁毒教育基地。
2005年3月,省教育厅在南通召开全省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部署进一步加强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南京、南通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课程中,实行统一教案、统一备课、统一授课的“三统一”,保证了每学期禁毒教育2课时得到落实,实现了禁毒教学规范化。年内,全省共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园地)46个,成立全民禁毒教育工作队伍129个、人数9927名。
2006年6月,全省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构建和谐家园”活动为载体,采取在媒体刊播禁毒新闻报道、禁毒公益广告、禁毒文艺节目,在社区建立禁毒宣传橱窗,在公共场所张贴禁毒宣传警示标识,在城市街道设立禁毒公益广告牌等方法,开辟经常性禁毒宣传教育的渠道和阵地。年内,省禁毒办结合创建“无毒社区”达标考核工作,制定下发《全省中学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毒品知识测试题库(试行)》,要求各地以测试题库为基本知识点,认真抓好毒品预防教育。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开办禁毒知识讲座、建立远程禁毒教育系统等形式,加大对学生的禁毒教育力度。同时,组建禁毒宣传小分队,到强制戒毒所、劳教所、收容教育所等特殊场所和车站、码头、娱乐场所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高危人群的拒毒、防毒能力。至年底,全省建有固定禁毒教育基地200多个。
2007年,按照省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流动人口、失业待业人员、失学青少年、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吸毒高危人群为重点宣传对象,以新型毒品危害为重点宣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各地对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防范新型毒品知识培训,要求娱乐场所业主签订禁毒责任书,在显著位置张贴防范新型毒品的宣传标志、警语和招贴画,在电脑点歌器中安装禁毒宣传屏保软件。是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全省共发放光盘、书籍、禁毒宣传画等宣传资料210.5万份,悬挂、张贴横幅标语19.5万条(幅),开展各类禁毒咨询活动近1200场次,制作、演出禁毒题材晚会195场次。
2008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简称《禁毒法》)颁布实施后,省禁毒办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全省开展〈禁毒法〉宣传“六进”活动实施意见》,部署在全省联合开展《禁毒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的“六进”活动,要求结合“拒绝毒品、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年远离毒品”“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推动《禁毒法》宣传。活动期间,各级公安禁毒部门积极会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单位,公开招募了9000余名禁毒志愿者,组建了3000余个《禁毒法》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学校、单位、家庭、场所、农村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禁毒意识和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
图4-6 2008年6月26日,省暨南京市(禁毒法)宣传“六进”活动启动仪式在鼓楼广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