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突发事件处置

1988~1989年,省公安厅先后召开全省市公安局长会议、全省指挥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对建立城市公安指挥中心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形成统一、灵敏、高效的城市公安指挥体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改变发生重大案(事)件后,指挥多头分散、处理情况层层上报的局面。同时,要求建立一支直接受指挥中心调度的防暴队或机动队,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用于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暴力性犯罪。

1990年7月,省公安厅成立指挥中心,与厅办公室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1个省辖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也基本组建到位,其中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扬州、镇江7个市为指挥中心配备副局级值班长13名,以强化指挥调度功能。年内,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防暴警察支队,有队员370名,是省内第一支防暴警察专门队伍。此后,县(市)、区公安局相继组建了指挥中心。

1991年夏,江苏大部分地区连遭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形成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省公安厅紧急动员全省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斗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投入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保卫干部近9万名,出动警用车辆5354辆、船艇237艘、消防车(泵)686辆(台),应急照明设备5350套、水泵228台、汽柴油发电机44台。参与组织转移疏散受灾群众250多万人,直接抢救被水围困的群众6.3万人;帮助企业抢救粮食6613吨、化肥3063吨、棉花棉纱95吨、麻袋5万余条、白糖1512吨、水泥82800吨、农药3365吨、柴油汽油36吨、家用电器近2万台,易燃易爆和剧毒物品5313吨,以及大批其他物资;帮助290个重点单位和交通要道口抽水排涝1.6万多个小时;在桥梁受损、路基被冲毁路段设立执勤岗点477个,分流车辆240余万辆。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坚持“治水不忘治安、治安保证治水”,妥善处理因泄洪排涝引发的矛盾纠纷1200余起,及时平息群众性械斗事件10起,破获破坏堤防和电力设施、趁灾盗窃、抢劫等案件79起,查获犯罪嫌疑人105名。到1991年底,各市公安局从相关警种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人数不等的防暴(机动)队,配备了车辆、电台、枪支等装备,平时开展巡逻、训练,战时由指挥中心直接调度出动。公安防暴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置暴力恐怖活动;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参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1992年4月,省公安厅在江苏公安专科学校举办全省公安防暴队首届散打训练班,各市公安局分别选派5名队员参加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1993年11月,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防暴队首次技能考核,共考核1587人次,考核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合占82%。

1995~1996年,根据省公安厅的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各种类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建立预案体系。各项预案都对组织领导、处置原则、处置方法、工作保障、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1997~1998年,省公安厅提请省政府办公厅部署推动各地政府建立了110社会服务联合行动机制,为共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救援打下了基础。2000年,省公安厅对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了汇编,分发给各地公安机关,要求领导干部和相关警种部门认真学习掌握,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提高工作水平。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始终高举维护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制的旗帜,坚持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激、宜解不宜结的总体要求,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依法、稳妥地处置了一批因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2002年9月14日早晨,南京市汤山镇部分群众食用“正武面食店”出售的早点后,出现中毒症状并导致人员死亡。事件发生后,省公安厅和南京市公安局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事件性质不明的情况下,启动处置暴力恐怖事件工作预案,一方面火速调集上千名警力赶赴现场,开展抢救人员、查封有毒食品、控制现场等工作,将中毒人员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查扣、追回有毒食品600多件,有效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指挥警力开展现场勘查、调查走访、毒化检验和重点人员控制等工作,及时从提取的早点、中毒人员呕吐物中检验出“毒鼠强”成分,为抢救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并由此分析认定是一起犯罪嫌疑人利用“毒鼠强”进行投毒的严重刑事案件。经全体参战民警78小时的连续奋战,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在乘列车逃跑途中被抓获,经审讯,交代了因自己经营的面食店生意不如“正武面食店”,心怀恨意,加上曾与“正武面食店”经营人发生矛盾而实施投毒作案的犯罪事实。这起案件共导致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后陈某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2003年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投入抗击“非典”的斗争。省公安厅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信息收集、应急处置等6个工作小组,制定了公安机关防治“非典”应急处置工作总体预案和实施防治“非典”管制措施、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对“非典”疑似病人强制隔离治疗两个工作规范,先后下发10多份通知,对公安机关参与防治“非典”工作作出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全力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严把入境、入住、入社区“三道防线”,全面排查登记来自疫区的人员;在173个交通检疫站投入1700余名警力,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来自疫区的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及时出动警力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疑似“非典”病人的隔离治疗和接触人员排查等工作;查处生产销售劣质口罩、假冒消毒液以及借机诈骗等违法犯罪案件31起,对控制疫情输入和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2-5 抗击“非典”期间,南京市公安民警会同防疫人员检查过往车辆

2004年3月,经省编委批准,省公安厅指挥中心与办公室分离,改为单独设置,为正处级机构。11月17日,省公安厅下发通知,决定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设立总值班长,实行24小时带班指挥制度,履行对重大警情按照预案指挥先期处置的职责,并赋予总值班长调用警力、装备和检查督导相关警种、单位现场处置工作等权限,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水平。2005年3月29日,一辆装载剧毒物品液氯的山东槽罐车行驶至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时,撞断中央护栏,冲入对面车道,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货车驾驶员当场死亡,液氯大量泄漏,槽罐车驾驶员逃逸。淮安市公安局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400余名公安民警和消防、武警官兵携带有关设备赶赴现场,组成堵漏、警戒、交通管制、疏散搜救等工作组,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同时通知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参加处置工作。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主要领导也赶赴现场指挥处置。当地公安机关会同基层党政组织紧急疏散3个乡镇11个村1万余人,救出事故现场附近村庄群众160余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救治,并划定警戒区,设立13个卡口,组织150余警力开展守护和巡防,防止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造成新的伤亡。省公安厅协调交通部门将京沪高速宿迁至宝应段予以关闭,部署扬州、宿迁2市公安机关实施交通分流。省公安厅消防局调集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盐城市公安消防支队10辆消防车和90名官兵增援,查明泄漏点并进行封堵,同时在现场附近挖塘灌水,征调3辆大功能吊车和1辆平板车将槽罐吊至人工水池,调集40余部运输车运送350余吨液碱对液氯进行中和。至4月1日上午,罐体内液氯中和处理完毕。这起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300余人住院治疗,京沪高速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在救援过程中,参战公安民警和消防、武警官兵奋不顾身、连续奋战,有49人中毒负伤。

2005年5月,为提高新形势下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公安部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公安厅部署各省辖市公安局以防暴队为基础,整合相关力量和资源,组建公安特警队伍。2006年6月,省公安厅在泰州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泰州、南京、徐州3市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做好公安特警队组建工作作了部署。11月29日下午,江阴市青阳镇发生一起犯罪分子身绑炸药劫持人质并勒索巨款案件,当地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即启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应急预案,组织精干力量开展处置,经过9个小时的工作,在谈判无效和犯罪分子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处置民警果断开枪将其击伤,确保了人质和公众的安全。年内,省公安厅部署各地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进行清理,开展废改建工作,着重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废改建,全省公安机关共有预案1200余个,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预案体系。

2007年5月,为提高快速出动处置突发性暴力案件的能力,省公安厅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为期3个月的“红蓝对抗”实战拉练活动。其间,13个市公安局先后开展全局性合练41次。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后,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执行,重点抓好指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专门处置队伍、装备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2008年1月底至2月初,江苏遭遇50年来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保畅通、保供应、保民生、保安全的要求,坚持科学指挥、尽量不封路,以保“五桥五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润扬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和沪宁、京沪、宁通、宁杭、宁宿徐高速公路)畅通为重点,每天组织5万余名警力、6万余名保安上路上线,组建18支“排堵清障突击队”,调集近3000名江苏警官学院学生成立“警方服务队”,战斗在抗击雪灾、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确保全省干线道路通行、不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月,为深入推进应急机制建设,做好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省公安厅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了以处置武装劫持事件为科目“红蓝对抗”实战拉练。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建有应急物资储备库51个,储备各类物资总价值1400余万元。 RWjD/UQ4AOHf+dZhd/pgk7VEpVgCkJkkYuOqOkpvKoAIMlALFkYR/WRNJ9FZiH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