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代史给人的印象是战乱不断。1792年,法国在大革命中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但持续时间短暂。18世纪末发生的革命与战争,一直延续到19世纪。进入19世纪,法国的社会依然动荡不宁。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被囚禁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复辟。法国人以为革命就此结束。未料15年后,革命再次来临。1830年,七月革命把“金融王朝”(即七月王朝)推向前台。此后,社会政治进入了革命、反革命的循环模式。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Charles-Louis-Napol´on Bonaparte,1808—1873)通过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与法国人的拿破仑情结有很大关系。这种情结也从某种方面表达了法国人希望社会稳定、生活安乐的政治心理。事实上,帝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颇有成就,一些社会政策和文化措施也受到人们的赞赏。1870年5月8日,法国举行全民公投。1053.5万张选票中赞成帝国的有753.8万张,占71.6%之多,可见选民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信任帝国的。人们相信帝国事业会蒸蒸日上,就算当时最激进的共和派人物莱昂·甘必大(L´on Gambetta,1838—1882)也不由得承认,“帝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1] 。但历史的吊诡就在于此。由于普法战争,自信满满的帝国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坍塌了,连皇帝也成了俘虏。
大革命的共和理想再一次在战火中被点燃,共和政体即将浴火重生。
[1] Jean-Pierre Azéma et Michel Winock,La Ⅲ e République(1870-1940),Paris:Hachette,1978,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