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二战结束之后的法国,百废待兴,也失去了一流大国的国际地位。然而,法国很快重建了共和制度,恢复了经济,积极推动欧洲联合,重新焕发出生机。在调整政治制度,走出殖民战争的泥潭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始重新回到世界强国的行列。时至今日,法国仍然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6 03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 (1) 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此外,法国还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欧盟的发动机之一,在当下的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国外特别是法国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国当代史体系。为了尽可能展示战后法国历史进程的全貌,本书在体例上采用分专题论述的形式,将内容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和文化五大部分。其中,政治、经济和外交部分基本按照年代发展的线索展开论述,社会和文化部分则根据其自身内在逻辑细分为若干小专题进行分析。

在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法国是主要西方大国中唯一发生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国家,这是法国当代史的首要特征,也是国内外史学界着力最多的部分。因此,本书第一章至第三章首先勾画出战后法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脉络,系统梳理第四共和国的兴亡、第五共和国的建立和第五共和国的发展,时间下限至2017年奥朗德下台。作为两个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民主化的源头,法国以自身实践继续推动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四章审视战后法国历史发展的经济基础。战后法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是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随后进入快速增长期直至1970年代初,被誉为“辉煌三十年” (2) ,彻底完成了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但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经济开始出现停滞,此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入21世纪,还经历了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考验。法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英美国家有所不同,如国有企业、经济计划等,在西方大国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这场变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法国学界甚至将其称为“第二次法国大革命” (3) 。本书第五章从人口与家庭、社会财富与生活水平、城市与乡村、阶级与阶层等方面展开观察,力图多角度透视战后法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第六章是外交部分,探讨法国在战后世界新格局中的应对得失。法国积极投身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在非殖民化过程中有悖于历史潮流,自食其果。戴高乐的外交政策帮助法国重返大国行列,并对此后法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法国还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本章专辟一节梳理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曲折发展。

最后,鉴于法国文化对世界的杰出贡献,本书第七至第十章详细论述战后法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第七章介绍文学、艺术和大众文化;第八章涉及哲学、宗教、教育和科技;第九章聚焦史学的创新与贡献;第十章追踪知识分子的历程。如果说,当代法国在“硬国力”或“硬实力”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已经存在着明显差距的话,那么,在“软国力”或“软实力”方面,法国仍然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本书由沈坚、朱晓罕合作撰写,其中沈坚撰写25万余字,朱晓罕撰写15万余字。由于全书涉及领域广泛,难免存在许多不足和失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2年4月于杭州

(1) 世界银行数据,https://data.worldbank.org.cn

(2) Jean Fourastié,Les Trente Glorieuses ou la Révolution invisible de 1946 à 1975,Paris:Fayard,1979.

(3) Henri Mendras(avec la collaboration de Laurence Duboys Fresney),La Seconde Révolution française:1965-1984,Paris:Gallimard,1988. 8CYaXTzc50pCmhJLwSjKeC5HVSsuiBa68/dLwbRVR9whjvIMzlnxsxJvkzohx+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