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聚焦过程

在传统的CBT中,认知概念化提供了一种透过认知模型(情境→自动思维→反应/结果→自动思维)来理解当事人的框架。而在其他形式的CBT中(短程或更偏行为的取向),关注的重点则更多地集中在了那些有助于促发或削减目标行为(或问题)的引发因素(如有什么人在、是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什么地点)上。这些引发因素可以包括自动思维与信念,但除此以外,其所涵盖的范畴可能还要宽泛很多。但不管是CBT的哪一种特定取向或形式,其评估与概念化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与当事人合作性地确认——是哪些想法、感受、行为、情境或者其他的引发因素形成了循环,维持着问题,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从而找到可以介入和干预的切入点。所以在第2章中,咨访双方还只是聚焦在目标行为或症状上,但在转入了评估与概念化后,焦点就将进一步落在干预/介入的靶点和任务上了,从而再逐渐形成一个治疗计划。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从“为什么改变”到“如何改变”的过程(Resnicow,McMaster,& Rollnick,2012)。因为到目前为止,咨访双方还主要是在讨论“为什么要改变以及为什么要参加CBT的会谈”。如果从业者并不清楚当事人对于改变的理由,那请先考虑第2章中的做法。但只要听到了当事人讲出了一些“为什么想要改变”的语句,即使其还在矛盾心态中,还会犹豫摇摆,此刻我们向着“如何改变”做详细的展开也是合情合理的。在MI-CBT中,我们会与当事人合作性地探讨“如何改变”:是将当事人自己的知识经验及偏好习惯,与我们所储备的循证资料(包括研究上的发现以及循证干预指南)及临床经验相结合起来(Stetler,Damschroder,Helfrich,& Hagedorn,2011)。这里可以使用征询–告知–征询技术(即先询问当事人对可能进行的干预有哪些了解,从业者接着将自己所了解的可能起作用的方法与技巧告知对方,然后再征询当事人的反馈),或者“行动反映”(action reflection)技术来进行。

行动反映

行动反映,使用当事人自己说过的话来引入新的点子或可能的循证干预方法。

从业者在提供建议时,会以符合MI的方式来运用ATA技术;但在这之前,仍然可以先做行动反映(Resnicow et al.,2012),然后再使用ATA。行动反映可将之后可能的行动或者干预方法融入反映中来(如“你说到靠少吃点儿,估计是不会管用的,所以似乎是有必要,得有一个更详细、更具体的饮食方案才行”)。相比起来,ATA是由从业者来提供新的建议,而行动反映则是使用当事人自己说过的话来引入新的点子或可能的循证干预方法。而且因为行动反映仍属于反映性倾听的范畴,是对当事人观点的反映,所以也无须像ATA一样征求许可。

行动反映可分为行为建议(behavioral suggestion)、认知建议(cognitive suggestion)和行为排除(behavioral exclusion)三个亚型。在行为建议中,我们对当事人遇到的阻碍做反映,并将其重构(reframe)为一句关于“行动”的陈述。例如,卡尔担心自己对酒的心瘾 (cravings),从业者会先做反映并接着说:“所以探讨一些技巧来管理这种心瘾,可能会对缓刑期的戒酒有些帮助。”而在玛丽的案例中,她说自己已然对任何事都感觉不到快乐了,从业者或许可以这样回应:“(所以)回想起那些曾经让你开心、快乐的事,也许能帮助你发现如何再把这种感觉重新带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认知建议的做法类似,但从业者所反映的行动或方法是围绕着“认知”而非“行为”来展开的,如“你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于是你就放弃了。所以当这些想法涌现时,有办法让自己继续做事也许是有帮助的”。此外,如果考虑采用第三代的CBT取向,从业者还可以这样说:“你之前也尝试过了改变想法,所以一种接纳想法但改变行为的方法可能更适合你。”

当事人有时也会谈及哪些干预方法是不太奏效的,所以我们做的行动反映也要去表达相应的行为排除。行为排除这一反映的通用形式是:“听起来似乎X这种方法并不太管用,所以咱们自然也会从方法列表里把它拿掉。”例如,玛丽因为减肥的事总被妈妈数落,一直心灰意冷,从业者这样回应她:“听起来,让妈妈来提醒你可能是不太奏效的办法,如果她总是数落你的话。”使用行为排除这种反映亚型,还可以传达或体现出我(从业者)在用心倾听,也听明白了有一些干预方法是当事人不想考虑的。例如,尤金偶尔会酗酒,他并不觉得这件事会干扰自己遵医嘱服药的行为,从业者可以这样做行动反映:“你觉得酗酒不会影响到自己服药的事,那咱们就先不聚焦讨论这件事了。”这句反映所传达出的是,从业者在用心倾听当事人优先想谈的内容,从而避免了引发当事人针对从业者建议或劝说的不和谐回应,如“对,但是……”这类话。行动反映虽然是放在本书“个案概念化”的部分来阐述的,但我们从初始会谈开始,以及在后续的会谈中,其实可以贯穿地使用该技术,从而确保那些干预目标能始终贴合当事人自己的经验,当事人也会将干预的计划或方案体验为来自他们自己的想法、意见或点子,而不是出自从业者这里。

聚焦评估的小窍门:做好行动反映

因为行动反映将建议或提议融入了反映之中,所以该技术也有助于我们避免“翻正反射”,即从业者的一种倾向——很想去纠正自己认为不对的事物。如前文所述,这一倾向体现了从业者对于当事人的自主性缺乏支持,往往也会损害双方的合作关系。对此,当事人可能出现的不和谐语句或持续语句有“(你说的这些)根本没用”或“对,但是……”。而结合以下的几点做法,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避免翻正反射,并降低当事人出现不和谐或持续语句的概率。第一点,我们说话的口气要自然放松,别太严肃或正式了;同时,也要留有余地,话别说得太满,保持着试探性,如“我也说不好,不过,或许这会有点帮助”“假如有一种办法,能在不被唠叨的情况下获得一些支持,那也许你就会让你太太来帮助你了”。第二点,我们通过多使用“你”字句表达,来支持当事人的自主性,如“听你提到”“你说过”“基于你谈到的”。第三点,我们所给出的建议需要笼统一些,是更偏一般性的(如“想一想你丈夫可以怎样帮忙”),而不是那种更具体的建议(如“请让你丈夫也过来参加会谈”);或者是提供了选项菜单的建议(“你觉得你的丈夫可以更多地帮助你,比如你想到了请他帮忙提醒你,请他规划一下出行的安排,或者,之后可能也让他来参加咨询会谈”)。 Z4vslrR7ef/Fm8tExH39W0HPKxp7g/upwvn4jHPYYK97NHH48vKANuI6WbKljQ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