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蜜月期、红海期和沉淀期

2007—2023年,是中国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快递开始从商务领域慢慢进入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旧时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如表2.1所示。这个时期,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7—2010年,快递市场需求逐渐放开,单价高、利润高、竞争有限,因此这个时期是快递行业发展的蜜月期。在2010年之前,快递行业主要还是服务于商务信件的派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商贸活动越发活跃,商务信件派送的市场也不断扩大。2007—2010年,快递完成量每年以20%~25%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个时期快递的单件重量轻,但单票价格在24元以上,相应的利润水平也高。这个时期快递公司数量较少,市场竞争程度也有限。

王伟说:“我们那时候在皂君庙,最开始都没有车,就是背着一个麻袋坐那个300路公交车,再后来,开一辆破面包车满城送,每个月都是两三万地赚,白天送快递,晚上就是KTV、夜总会。”

2011—2016年,电子商务需求放开,快递企业迅速成长,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单价、利润逐步下降,快递行业发展进入红海期。随着电商业的爆炸式发展,快递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快递业务量以每年约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快递业务完成量为36.7亿件,短短5年以后,到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完成量就达到了312.9亿件,增长至原来的8.5倍。尽管快递业务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那些快递企业在这个时期也初具规模,快递市场中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加上快递行业规模效应明显,边际成本低,许多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断降低价格,市场竞争加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快递的单票均价还在20.7元,到了2016年已经降至12.7元,降幅为38.7%,接近腰斩。

老杨:“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谁不降价谁得死,谁先降价谁先死……”

2017年至今,电商业的发展速度放缓,红利开始收缩,快递业务量的增长速度放缓,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开始出现内部整合的趋势,进入发展的沉淀期,但是每年仍然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2017年,天天快递被苏宁收购,2021年快捷速递被吊销营业执照,2022年国通快递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还有宅急送等之前大家耳熟能详的快递企业,虽然公司还在,但是已经大面积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出现了极兔速递。极兔速递于2015年成立,2019年收购龙邦速递,2021年收购百世快递,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背后反映的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平台的崛起。

如表2.1所示,2007年中国的快递业务完成量达12.3亿件,到2010年全年的快递业务完成量达23.4亿件,在三年之内实现了翻倍。2011年以后,快递业务完成量的增长速度加快,2011—2016年,每年的业务完成增长率几乎都达到了50%以上,其中2013年全年的快递业务完成量同比增长达61.6%。与此同时,快递业务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07—2010年,快递业务收入以每年超过17%的速度增长;2011—2016年,快递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速度加快了一倍,平均每年以34%左右的速度增长,快递业务收入几乎两年就要翻一番,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速度。2017年1月,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每天有超过1亿件快递;2020年,平均每天有2.28亿件快递;到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完成总量为1 105.8亿件,日均3.02亿件。日均快递量从1亿到2亿,花了三年时间,从2亿到3亿却只花了两年的时间。

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在全国邮政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占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不到1%,但是到了2007年,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28.2%,并且这个比重在持续增加。2012年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达到51.8%。到2016年,快递业务收入已经占到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的53.7%。与此同时,快递行业也对中国邮政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12年,快递业务增长量对邮政行业业务增长量的贡献比达到69.3%,这也就意味着2012年全年邮政行业实现的增长量中,有将近70%是由快递行业贡献的。

表2.1 中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2007—2023)

续表

注:(1)快递业务增长贡献比=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量/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长量。

(2)相比2020年,2021年全行业业务量数据较低,系某些品牌企业规范收入口径调整全年数据所致。

(3)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1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3 698.3亿元。《2022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则显示2022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3 509.6亿元,同比增长6.9%。2022年业务总量的数值相比2021年出现下降,但统计公报却表述为实现同比增长,应为统计口径问题(2021年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因此,2022年的快递业务增长贡献比无法计算。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如表2.2所示,以2016年为例,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为5 379.2亿元,同比增长33.2%;业务总量累计为7 397.2亿元,同比增长45.7%。但从表中可以看出,邮政业中的其他行业不断势弱: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36.2亿件,同比下降21.0%;包裹业务累计完成2 793.6万件,同比下降34.2%;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79.9亿份,同比下降4.3%;杂志业务累计完成8.5亿份,同比下降15.0%;汇兑业务累计完成5 804.4万笔,同比下降29.8%。那么,邮政行业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是如何实现高歌猛进的呢?

这是因为,只有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在2016年保持了高速增长。如表2.3所示,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约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 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63.1亿元,同比增长40.5%;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 099.3亿元,同比增长38.8%;国际/港澳台地区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29亿元,同比增长16.1%。 快递行业对中国邮政行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表2.2 2016年全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表2.3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类型及完成量

在快递企业层面,据统计,中国的快递企业数量一度达到约18万家,通过一系列的兼并与整合,截至2024年为约4.6万家。 如表2.4所示,通过对主要快递企业基本情况的汇总,我们可以发现,民营快递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2000年前后兴起了一大批民营快递企业。(2)快递企业的总部主要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中以上海居多,与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3)绝大部分的内资快递企业均以特许加盟模式为主,仅有邮政速递、京东快递和顺丰速运采用了自营的经营模式。

表2.4 截至2021年主要快递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企查查;徐勇.中国快递企业路在何方.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13.

与此同时,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以业务量计,2019年,中通快递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19%。其次是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百世快递、申通快递和顺丰速运,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14%、12%、12%和8%。

以业务量计,2009—2016年国内快递服务企业集中度指数CR4 从77.0%下降至49.9%,CR8从85.0%下降至76.7%,集中度持续下滑。CR4和CR8均呈现下降态势,但CR4与CR8的差距从8%扩大至26.8%,即排名4~8位的快递企业市场份额从8%增加到26.8%,逐步蚕食前四强的市场份额。但是从2017年开始,快递服务企业集中度又开始逐年上升,到2022年,CR8又回到84.5%。

随着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递业务量在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攀升。如图2.1所示,2006年快递业务量占GDP的比重为0.14%,到了2015年,快递业务量已经占到GDP的0.53%。经过2016年短暂的停留,2017年开始,快递业务量占GDP的比重又开始迅速上升。到2022年,快递业务量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1%。

图2.1 2007—2022年快递业务量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国家统计局。

而在更为微观的层面上,快递已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2.2所示,2007年,中国居民的年人均快递量是0.9个。但是到了2016年,中国居民每年每人平均收22.6个快递,十年内达到了约25倍。2016—2022年,中国居民年人均快递量的增长速度更快。到2022年,中国居民的年人均快递量达到了78.3个,是2007年的87倍。这是全国层面的数据,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居民的年人均快递量还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值。

图2.2 2007—2022年中国年人均快递量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国家统计局。 AM9d31RiFCdPEol0hf9gVwQ7LJjzoQSheS+IvZFwoSq9RNtwH/us4vZ2Kq2M3M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